一) 老师们终于认清了我的煤油灯本质(3) 在无数次上演了早上必备节目“十八相送”,日子也就这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悠悠而过。转眼到了幼儿园的运动会。跟大人运动会一样的是,园长发言,然后是家长代表,一位大概是外婆或者是奶奶的老人家发言,然后是小朋友代表发言。 在孩子们前仰后合,七倒八歪,甚至顺手顺脚的表演中。大人们简直是乐开了怀。运动场上的稚拙,绝对比每个六一舞台上面僵化的表演更让人捧腹。 第二天早上,送孩子的时候还专门去跟校长做了一次谈话。我告诉她,对于运动会上家长代表的发言,我持一些不同态度。对于家长的概念,大部分情况下面应该特指爸爸或者是妈妈。我不认为每个爸爸或者是妈妈忙的比丘吉尔还忙,连孩子开运动会发个言鼓个掌的时间都没有。 这件事情彻底的奠定了我的煤油灯形象。可是,我也是在用自己的行动来告诉老师们,即使我信任她们的教育,我仍然会承担起我作为家长的教育责任。对于孩子的事情,于我,都是大过天的。 (一)老师们终于认清了我的煤油灯本质(4) 在我这个年龄阶段,基本上都是受过一些高等教育的。而在现在这个姿势决定命运,态度决定一切的时代,这个教育带来的好处是,我们会有一些预见性。 比如,他们幼儿园的窗子很普通,就是简单的往外推的,然后挂在固定一个孔里,多余的部分一般孩子们用来挂书包什么的。然而,对我这个不省油的而言,其实这个是安全上面的隐患。 我跟他们老师提出,跟他们校长提出,直到有一天有个顽皮的孩子在飞奔的过程中撞了个脸开花。家长的心痛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实际上面很多事情可以防患于未然的。 现在做家长的,我们往往觉得只要我们迁就老师们,迁就他们的语言,迁就他们的方法,希望他们可以对我们的孩子好点,照顾的多点。可是,她们的部分还是相当年轻的,没有做过妈妈经验的,我们凭什么要求她们,又怎么能够让她们做的能够符合我们的预期呢??!!! 明确的告知我们的要求,不要多,关键的一条、两条就足够。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样好。做个不省油的家长,是多用点心,多操点心。当真的对孩子负责任的时候,身边的人是可以感受得到的。我用心了,做老师的,就会当心了。对整个白天都不在身边的孩子,我才能有所放心了。 二、 别人没有义务来疼爱我的孩子(1) 我是属于那种比较有孩子缘的人,不论是走在路上,还是逛商场,总能看见一些可爱的孩子冲着我微笑的脸庞。这个感觉带回家里,我家的那个更是横看是帅哥,竖看更是帅哥了。问题是光我一个在这里腻歪是没有用的。每天跟几十个孩子在一起的老师们,恐怕每天都在天堂和地狱的两端游走。她们实在是没有必要,能力和精力来疼爱我的孩子了。 想通了这点,事情就变得非常简单了。 吃、喝:跟老师讲好,不要逼迫孩子吃那些他不吃的东西。我尊重他作为人的个体的选择的自由,但是他也必须接受选择的后果,不吃就得饿着。在幼儿园可不比在家里。(在家里,其实我做得到的,可惜偶家婆婆是绝对担心会饿着了她的宝贝孙子)。 拉、撒:在家里尽早训练他早点知道叫大、小便。我不在乎老师耐不耐烦,可是我很在乎孩子在集体中的形象和体验。 睡:托班的时候回家睡。小班开始就跟老师沟通好,在不影响他人的前提下,睡不睡由他。 至于学习,不在我操心的范围。孩子的天性是玩,在玩的过程中他要学习到很多实际的本领。他自己应该去跟同学、老师去沟通,获得认同,比他多认几个字母还是多几道运算,在我看来实际的多。如果时髦一点,我会叫这个:SOCIAL SKILL。 对于个体而言,这些其实已经足够了。可是这个是一个集体生活,每天出入20几好口。一定有碰撞,有摩擦,也有纠纷。 老师是没有义务来疼爱,但是我绝对是有义务,有责任来疼爱我自己的孩子。如果,自己的孩子,自己都不来关心,别人更加没有理由来帮我关心了!!! 所以,我做的一件事就是打倒错误言论一:孩子在幼儿园里面磕磕碰碰很正常!! 二、 别人没有义务来疼爱我的孩子(2)
刚开始入托的一段时间里面,去接孩子都是婆婆的事情。再三关照她,先要大致瞧瞧脸上、手上的有没有什么抓伤,碰伤,挂伤什么的。回家的第一件事情,是洗澡换衣服,也要这里擦擦那里摸摸,以确保没有哪疼了,碰了的。 碰到有些抓伤或者其他的伤痕,必是打电话或者跟老师当面详详细细再三询问,伤是怎么来的。谁弄的,怎么弄的?那问的叫一个清楚。态度诚恳,我本来也没打算上来就批评人。但是,老师们也知道我的把细,对孩子日常的料理也便精心一些。 说到这里很多妈妈要很不待见了,会说我怎么这么闹腾啊???可是,孩子是我的啊,别人不疼,咱自己还能不疼么????!!!我不是不能接受磕磕碰碰的结果,我不能接受这个借口罢了。 看到很多爷爷奶奶辈的带孩子,这句话总挂在嘴边:孩子么,磕磕碰碰的就长大了。自家人都觉得磕磕碰碰无所谓,别人为什么还要帮着操这个闲心呢??!!! 我不会跟老师们泼妇骂街般的争吵,那样只会伤害的是孩子。哪怕只是细小的划伤/擦伤,我也绝不可以当作没有看见。我的详细询问背后的潜台词是: 1. 怎么会发生的? 2. 为什么会发生的? 3. 如何避免这样的事情的再次发生? 4. 为什么你不能足够的仔细一点? 5.还有就是,谁也别来蒙我,孩子的事情,我可是上心着呢!下回麻烦你也当心一点,所有的麻烦就会没有了。我也不会来百折不挠的问了。 如果孩子在幼儿园的磕碰难免发生,我痛恨别人以这个作为理由来搪塞我。我兢兢业业的对待孩子的事情。老师们知道,她们没有义务疼爱孩子,但是她们却需要当心孩子。我不想制造麻烦,但希望谁也不要惹麻烦。其实,一次、两次以后,她们也不会需要我多说什么的。 我不会当着孩子的面大惊小怪,这个可能是我前文没有提到的。因为一直谈的是家长跟幼儿园之间的事情。像我在一开始孩子入学就跟校长说,孩子有兴趣就学,没兴趣就可以不要逼他的话。在这里,MM们看见了,可我也不会跟孩子去说,你不学吧,我无所谓的。那样的结果是坑了自己的孩子(那样我也太BT了),也会影响了老师,毕竟孩子的成绩有些时候跟她们的绩效有一定的关系的。 我这里强调做大人的在意,留心和努力,是一种张力仅限于大人们之间的,不是在孩子面前也表现的神经西西的,那样会吓到孩子的。 二、别人没有义务来疼爱我的孩子-儿子在幼儿园被人咬了!!!(3)
小男生跟别人有点争端,或者有些打闹,或者打斗什么的,一般而言,我是不会介入的。吃、喝、拉、撒、睡已经忙的为娘的我晕头转向了。我可没有太平洋警察的水准,也就乐得找理由偷懒了。 可是我不找事,事就来找我了。一天,婆婆慌慌张张打电话来,小家伙在幼儿园给人咬了。回家一看,没说的,我还真的挺心疼,深深的牙齿印,刚刚凝固不久的血痂。还有抓伤什么的若干不等。处理好伤口,冷静下来问儿子究竟是怎么回事?据说是在玩具角有个玩具大家都看中了,然后就有个争执,然后那个小朋友就直接上来咬了他。他自是不甘示弱的打还,最后的结果就是这些伤口。 跟儿子讨论下来的结果是:小朋友咬人是不对的;他自己打人也是不对的;而且,最明显的结果是:打架并没有解决玩具问题。两个人最后都得不到玩具。光在那打上了。 然后,我去见了老师,估计由于我之前的一贯“表现记录”,班主任老师一个劲的说对不起。首先因为没有孩子在场,我还是指出老师的看护不当,并严肃表示不希望类似事情的再发生;其次要求那个孩子的家长带孩子来跟我跟孩子当面谈这个事情。那个孩子先咬人,至少他要先给我儿子说个对不起;然后,我会让儿子也跟人家小朋友说对不起。如果可以,两个小朋友以后要做不打架的好朋友。当然,所有的必需在全班小朋友面前,发生在学校总得在学校来解决。 可是,第二天发生的事情真的让我大跌眼镜。那个孩子的妈妈据说是单亲,自己做生意的,非常有钱却也非常忙。所以,孩子是全权托给舅妈带的。当时,那个舅妈冲进教室,劈头给了自家那个孩子一个耳光,你是狗啊,咬人啊??!!!跟你说多少遍了。。。。(以下省略500字)。在我、老师和全体孩子还在错愕的当口,回过头来,对着我儿子说,你什么好玩意啊???他咬你,你还不是打他的。。。。(以下再省略100字) 我冷冷的说,怎么,咬人的连个道歉的话都没有么??准确的讲,当时的我其实也没有足够的心里准备来应对或者控制这个局面,一下子上来的火药味搞的我的心情也跟个战斗中的老母鸡一样。 就在这个时候,教务的老师匆匆进来,跑到老师旁边,跟她说,今天上面派人来突击检查,你们搞什么搞啦??本来在旁边没发声音的老师,马上就摆出了老师的面孔。来,你必需马上向×××(我儿子的名字)道歉!
那个孩子估计还在那个耳光的影响中没有立刻回过神来,抽抽噎噎的说不出话来。他舅妈立刻就开始,让你道个歉这么难啊?他们家里都是公安局的,到时候捉你进去关黑房子!!!!那个孩子站在那里,低低的说,对不起!~~~~。在那个瞬间,我的心里除了怜悯,就是怜悯了。 老师马上讲,好了,今天先到这里了。小朋友回到自己的位子,我们准备上课了。那个舅妈得意的看了我一眼,走出教室的时候,她居高临下的说,你大概就是要闹腾一点医药费,他妈妈无所谓的,你拿病历来~~~~~~~~~~。 这件事情到这里,我们来看一下: 首先,作为老师的,她的利益是要得到保证的。不相信那个孩子的有钱的妈妈没有送礼,塞东西。可是在相比长期利益的关头,人的本能意识是让她抱住饭碗。 还有,那个孩子的家长的态度决定了老师对待孩子的态度。在息事宁人的权衡中,人都默认了同样的态度。孩子也是人,这个舅妈最失败的地方是她像对待家里一个宠物的态度一样对待了这个孩子。当家长用什么态度对待孩子的时候,别人采用类似的态度是不奇怪的事情。 后来,这个孩子又发生了几次在幼儿园里面咬其他孩子的事情。学期结束,这个孩子也转学了,没有再看见。 三、鸡肋的兴趣班其实是必修课(1)
幼儿园里面的兴趣班大部分都是玩玩性质的,以培养和鼓励小朋友为主。其实,无论对孩子、家长还是学校、老师,这其实是必选的内容。只是,我是不吝撇开表皮看真皮的。 在孩子层面:上课是玩,下课是玩,多个兴趣班无非是多个东西来玩罢了。何况,很多课程是打破了班级的界限。给小朋友多了一个认识新朋友,结交新知己的好场所。首先,值得肯定的是这无疑给了小朋友一个新的社交机会。认识新的老师,周围的人也多少跟平时有些不同。这种新鲜的刺激也从某种程度上面提升了学习的动力。秉着兴趣学习的原则,这样的实际学习效率是大为提升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朋友在父母以外的人群中的表现欲望也进一步加强。他们其实进一步渴望得到父母以外的人的肯定和赏识,以肯定其社会价值。这其实是集体中的很重要的一种体验。兴趣班一般一周也就一到两次,在有限的时间里面得到一个不是非常熟悉的人肯定和赞扬。和父母或者很熟悉的老师的千篇一律的你真棒,其感觉是截然不同的。说实话,我真是不在乎他能在这个其中学到多少知识,但是这个体验可以提升孩子的自信。 只花一点不多的钱,但是或者可以得到一个不太熟悉的人来赞扬,鼓励孩子。尤其是这种赞扬是在一个集体的氛围中的。其结果的性价比是很高的。可比我花高价请个家教来,其效果切实多了去了。孩子能够有乐天的性格,能够被集体,人来接受、肯定。真是做梦都要笑醒的事情
三)鸡肋的兴趣班其实是必修课(2)
家长层面: 幼儿园中的这种兴趣班,一般一个月多则百来块,少则也就七、八十块。其实也罢了。一般而言,我们下班到家都不会早了。所以,接孩子这些事情,一般要家里老人帮忙的。而兴趣班,一般比正常接孩子的时间要晚个20分钟,到半个钟头不到。 这点时间可是足够充分发扬了退休老年妇女的“生命不息,八卦不止”的革命作风。幼儿园里面有点啥风吹草动的,都逃不过他们锐利的眼镜,和喋喋不休的嘴巴。而且越来越发现她们这种引擎,比GOOGLE来的切实多了。 每天我只需要花点晚餐时间,就可以轻松了解园中的事情。连东家的阿毛打了喷嚏,西家的小孩流了鼻涕,都逃不过她们的火眼金睛。在不动不移中,局面尽览。而且这个20分钟的八卦,还不仅仅是家长间的,还要跟老师们也八卦八卦的。大大加强了家校的联系。实在是一个投入少,而产出巨大的“事业”。 (三)鸡肋的兴趣班其实是必修课(3)
老师层面: 写到这里,我已经想象我自己犹如诸葛亮的草船一样,待会就要装满锋利的箭支。 说句实话,有了孩子以后我是深刻的体会了什么叫做小祖宗的概念。套用一句名言,儿子真的是满足了我对男孩和男人的全部幻想。问题是他率性做他自己,搞得我却常常要神经错乱。一人尚且如此,要是一群呢,简直有些不敢想像,何况是朝朝复暮暮。人不是机器,不能时时刻刻保持固定的频率。 有天下午早早出来,给孩子一个惊喜。可是其实因为平时不太接送,对他们的规律实在知之甚少。兴冲冲的说服门卫,冲到班级门口,却看到了一幕我非常不愿意看到的一幕:大部分孩子去上兴趣班了,班里大概只有10个不到孩子。老师也不用给这几个小朋友上课,充其量也就维持一下秩序。一个小男生正因为大概是调皮或者是不遵守规定,被老师拎着领子教训。对错我也不知道,但是当妈的心,就是不能看到这样的场景罢了。我的心当时就咯噔咯噔的了。 看到门口的我,老师也有些错愕。毕竟不是接送时间。放开了那个孩子。我赶忙说,家里晚上有点事情出去,我早点来接孩子。那个老师跟我说,他在走廊那边的班级上兴趣班。走到那头,我看见孩子在教室里面做着什么游戏,小朋友拉着手在那里转着,做着什么动作。反正,我看到我儿子兴高采烈的表情,想到刚才的孩子。我想,我还是花点钱买个太平吧。 平心而论,就充其量1-2分钟的事情,我也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老师的教训也许是非常的正确的。但以我的性格而言,我宁可看见孩子傻乎乎的乐着,也不要看到他在那里给人拎着批评的样子。说句良心话,带孩子的辛苦,我是可以体会的。我不会要求老师分分钟钟的对孩子笑脸相迎。可是,要我看见老师的晚娘脸,我还是概莫能接受。 三)鸡肋的兴趣班其实是必修课(4) 学校层面: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一直都是一个真理。所以,理解学校也要借各种机会来表现自己。学校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兴趣班,在活动中,招生中,是可以作为市场宣传的卖点的。凭着在职场多年练就的功利,我是不吝采用不多的精力,有限的财力,来成就别人的成功的。有家长埋怨,我们都已经一个月交了2000多块了,还要这样,那样的,怎么怎么的。在这点上面,我倒是坦然的很,已经交了2000多了,我还吝惜多个多个区区的百块么。如果这个事情确实对孩子有好处的说。 放在学校里面,很大的一个心思是要图个放心。如果傻到事事处处的为难学校,为难老师,那样孩子放在里面家长还真是不用活了。送礼是很UNDER TABLE的事情,不是能光明正大的来说的。可是像这样小小的利益,举手之劳,对别人却有着很明显的作用。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还是要提及的是,这里的兴趣班都是真的是些鸡肋。学了不会看见太明显的好处。不上也不见得有什么害处的。对社会上面常而见之的增长能力的不在范围内。说到底,我也根本懒得让孩子去受这个累。 上海这些日子风行考铜章,就是市里一个通用的少儿英语的口语考试。一般都是小学一、两年级的需要通过,现在渐渐的幼儿园也要通过,这样考小学多个证书。应运而生的是很多周末补习班可以让小朋友参加培训帮助通过。看了一下也就600-1000元不等。可是对于这样的兴趣班,我真的就非常的抵触。考前大概一个半月,我买了书给儿子,磁带什么的,让他自己每天跟着复读机去练习。开始还有点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慢慢的每天花个15-30分钟不等。一个男生如果连这么一点控制能力,自制能力都没有,那对我,比他通不过铜章会对我的打击大很多的。我们有时候也去提醒他一下,但是大部分的时间是放任自流,我跟他说了,考试是他自己的事情,指望我是没啥用的。那天铜章考出来的时候,我真的是好激动,(够丢人的呵),骄傲确实发自内心的,他凭的是自己的努力。当然还有很大部分也归功于他们的双语教学。其实,我更愿意接受他努力的过程,远远胜于考试这样的结果。 (四)来一场风花雪月事情-死缠烂打的初恋
起这样的题目,是因为想起了研究生时代,我们三个老姑娘在一个寝室。难免要谈谈男人,谈谈恋爱这个事情。我们三个当中最大的那个是工作过一段时间才来考研究生的,她当时说的,我至今都记得。男人追一个女人很简单的,表示了好感之后,就每天死缠烂打,天天看见,无论是有心还是无意。然后消失一天,两天,视情况而定。然后再重复上述的过程。人的心理都有依赖的。慢慢了解多了,好感也就慢慢的产生了。 死缠烂打,用这个词说实话是有些高射炮打蚊子了。不过,谁让咱先看上了人家不是么???孩子刚刚入托那会,我真的是高度体现了这个精神面貌啊。差不多要跟他们老师早请示,晚汇报了。(度,度,再次强调这个度啊~~~~~,要送秋波也要看对方的心情的) 今天谈谈孩子的事情,改天谈谈她的孩子的事情。要不谈谈她租的房子的问题。物价高的没法混了,房子涨的只能干瞪眼了。。。。。。。反正想尽一切办法拉拢,腐蚀,注意,这里的腐蚀就是精神层面的啊。谈钱,庸俗了不是???(上来就来钱,这个关系也就没有办法维持下去了。看到的都是对方的龌龊,还谈什么风花雪月。)人心都是肉长的,举手不打笑脸人是一个普通常识。另外,从这点也反应了,绝大大部分老师其实都是好人,跟你我一样都是普通人,老师只是个职业身份。直到半年多后的教师节,我也没有送任何东西给老师。最少,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她们其实并不寄望家长能带来什么好处,太太平平的,安安稳稳的上班来,下班走。 当然,这个时期,交流最多,也最直接的仍然是我的孩子的问题。比如,他是不是适应啦?哭了没有啊?能不能坐在板凳上面了?还吃不吃手指头了???。。。。。。凡此种种,这个因为是主旋律问题么。这个时候老师对孩子的关心也会稍微增多了。但是,千万在这个时候不要疲劳轰炸。风花雪月不成,反把别人吓走了。恋人的体贴和甜蜜往往在初恋的时候最淋漓尽致了。懂得适可而止是最最重要的。 兜了一圈,问题回到了起点。这个时候要不要跟老师提要求呢?提,为什么不提呢?实话实说,该咋样就得咋样。谈恋爱的目的要别人接受的是自己。不是那个虚伪美好的一面。前面说过,校长会关照老师的。当我客客气气的跟老师提相同的要求给老师的时候,她们有了心理准备,她们不会拒绝或者反感。校长这个媒婆做的真是不错。而且,你越是不提要求,越显得有所企图的样子。再风花雪月,那还是两个个体,个体差异是绝对的。你提了你的要求,让人家反到放心,这个人的居心就是这样的。最最主要的跟这样的人交往,不会危害到她的职业前景。老跟人家打哑谜,人家的防备心理也会加重的 (四)一场风花雪月事情-平静甜蜜的热恋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都对这个爱情的主题-孩子,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熟悉。我作为家长对这个爱情的看重也是有目共睹的了。而这个时候,小打小闹,小争小吵的基本不可避免的要摆在台面上来解决了。 再次显示了之前坦诚的好处了。谈恋爱也是对对方有期望值的,我的期望是孩子平平安安、快快乐乐。是目的也是手段。能服务于这样的中心,最好,不能的话,也要拌个嘴,吵个架什么的了。无条件的迁就是不能造就一段佳话的。 这儿,显示了送礼的一个必要性了。送礼不是目的,但绝对是一个手段。这个手段却不是用来贿赂对方,这个手段应该是用来作为借口,打开进一步沟通的大门。挤在一个节日,一个假期拼命的送东西,塞东西,太多了。难免有了比较,就有了分别。又不是选富擂台,我也没有办法倾我所有来送礼。何况,即使倾我所有,跟那些富人而言,说不定仍然是九牛一毛。如果,一场风花雪月轻易的被金钱打倒,这个恶俗的结局也不是我所愿也!! 制造惊喜在这里显的非常重要了。不要多,也不见得贵。但是要打动人心,平时的沟通就很重要了。送礼要送到心坎上,也别跟人家一窝蜂。教师节什么的,逢年过节,我肯定会让儿子精心制作卡片,做小礼物。我可绝不跟着赶趟。我的年龄也早过了千军万马杀过独木桥的时候了。 (四)来一场风花雪月事情-成熟稳定的婚姻
孩子一天一天长大,“爱情”的苗苗茁壮成长。这一场风花雪月,希望的是水到渠成的收获。而作为双方而言,一个成熟而稳定的婚姻关系的基石在于坦诚和良好的沟通。而这一切是在不断的磨合中来实现和完成的。 每每看见论坛上面的吐血贴,就忍不住上去踢两脚。等人救,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自己明白不过来了,别人说啥也是白瞎了。自己都不说,闷着闹,别人能明白么?又不是肚里蛔虫!维系这场风花雪月的故事,不仅仅是孩子,也不仅仅是金钱和礼物。在这个过程中投入了多少感情,投入了多少精力,这一切都是不断的沟通,不断的交流来维持的。 送礼了,人家不见得要对孩子好。太功利的背后,只能收获人性的萎缩。别人对待孩子的态度,不是靠金钱和礼物来打动的。用心,老师不是我们的敌人,她们实在应该是我们风花雪月的对象。而这个绝对不是靠单方面的妥协来达到的。 (五) 明明白白我的心
我的一些做法也不一定招人待见。呵呵,不过,我的观念其实比较简单,坚持自己的原则,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的双赢。我在衡量一切前因后果之后,我会排除一切双输的可能。为了达到目的,在不损人的基础上面,我会用点手段。 是有个“度”的概念在里面的。我的原则,我是非常的坚持的。也绝不会太多。但是,对于差不多的事情,我不会刻意的去计较。前面不是还有妈妈在质疑我,意见照提,钱照送么???!!!这个说穿了是个张弛的平衡。捅一下,我也会适度的在其他的地方让一让。说到底,我还是要保证孩子的根本利益为前提。与其等事情发生了大吵大闹的,不如在事前做点功课。我不吵也不闹,该说的话还是要说的。 原则要坚持,绝不退让。非原则,眼开眼闭,乐得装傻! 个人体会,我就这么走过来了。以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孩子一天一天长大,我也一天一天的更加爱他。为了他的利益,我会采取一切我认为是必要的手段来帮助他,成就他。 回复问题:
(1)问:借楼主智慧咨询下:我的孩子很敏感:偏偏碰见一个严厉爱训小朋友,全班同学都比较怕的老师,我怎么疏导她,才能让她越过这个问题? 答:换做我,可能我会采取“两面派”手段。 一方面,我会去跟老师私底下沟通。让她明白,她的严厉不是人人都可以接受的了的。这个要看当时的状况,和老师的脾气。原则就是别吵架,也别闹。在气场上面,我定胜她的,可以直接要求,让她对我的孩子稍微照顾一下。如若不然,我就换个软和的方式跟她要求。并且一般幼儿园一个班不会只有一个老师,这个老师特别难打动的,我就委托其他老师代为多加看护孩子。或者曲线救国,让其同事来跟她说。 另外一方面,我跟自己的孩子采取冷处理的方法。在孩子当面,我绝对不会大惊小怪的。老师跟爸爸妈妈不同,跟家人的态度不同是正常的。家长的态度对孩子是有导向作用的。大人的淡定,让孩子觉得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自然不过的事情。
(2)问:写得太好了,不过最想知道你做了这些以后,老师的回复是什么,态度又是怎样? 答:这个是在利用人的心理上的一个问题。刚开始我的不妥协,说明什么呢?这个家长不是那么好糊弄的,这是个信号。这时候,我并没有侵入她的利益空间,她会警惕心加重了。但是,还不到她要给宝宝颜色看的地步。因为还根本没有那个必要。 其次看场合,我不会在孩子面前跟老师张牙舞爪的。一旦别人没了退路,没了脸面,其实也等同于把自己置在死地了,没有脸面了。 同事之间的钳制,学校结构上面的干预。我们的体制实在是漏洞很多的。蝴蝶效应太明显。都是我们可以利用的地方。 最后就是态度平和,不吵不闹的。我不是尖刻的怨妇,但是绝对是个冷静的孩子他妈。只要符合共同利益,孩子好,就一切都好。 如果条件可以,我是最乐意,早点跟老师沟通了。建立情感层面的沟通。不要表现的功利和市侩。即使送礼也要送的风轻云淡,不着痕迹。 节日里面视情况而定,家里有老人的,可以适当在传统时节送点礼。体面也体贴。家里有孩子的,那就要不究年节了。想人家关心点自己的孩子,自己也花点心思关心一下人家的孩子。如果是年轻老师,我会花点心思。精致一点,别致一点。与众不同一点。赶着教师节什么的送礼,一点都没有意义。而且,很快被人遗忘。 [此帖子已被 水草倪倪 在 2008-5-17 21:56:10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