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5441
- 积分
- 5757
- 威望
- 2346
- 桐币
- 967
- 激情
- 3116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1902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4-28
荣誉会员
- 积分
- 5757
鲜花( 8) 鸡蛋( 1)
|
发表于 2009-8-18 18:4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桐城县城——城关镇简史
: W- G! L7 m( b* z* E8 b4 h此文转载网络 作者/佚名! k+ o; _, O1 g) b% y" S% Y
桐城县城——城关镇,位于桐城县境中部稍偏西北,东经116°57′,北纬31°03′。龙眠山雄峙西北,龙眠河穿城而过。北距省会合肥113公里,南距行署所在地安庆75公里,古有“七省通衢”之称,今有206国道纵贯城区,素为军事、交通重镇。
+ Y g! i. J! u. Q- s; i1 M 桐城县城始建于隋大业九年(613)。桐城县时名同安县,县城亦名同安城。《太平寰宇记》载:“同安故城,在县廓东门外,隋大业九年筑。”大业十三年为农民起义军李子通所破,县治迁县境南山中(今枞阳县会宫焦岭),隋末迁回。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县城迁筑龙眠河西岸(即今址),又名山城。至德二年(757),同安县改名桐城县,县城遂名“桐城”。元和八年(813),县治地多蛇、虎,县令韩震下令焚烧草木而灼焦地面,故称山焦城。南宋末,为避元兵,县治迁枞阳镇,后再迁贵池李阳河,元统一后迁回。明万历四年(1576),知县陈于阶筹银2万余两,将桐城土城改建为砖城。砖城周长6里,高3.6丈,雉堞1673垛,城门6座,分别称东祚门、南薰门、西成门、北拱门、向阳门、宜民门。城池之固,居江淮之冠。崇祯八年(1635),为御张献忠起义军攻城,再次对城墙修葺加固,并增设窝铺炮台8座。张献忠起义军曾数度攻城未克,遂有“铁打桐城”之誉。
: Y" v# `" S$ l 宋、元、明时期,全县设4乡,县城属北乡。清乾隆年间,全县设5乡,县城为县市乡,亦称城乡,辖14保。民国初期,仍沿清制。民国19年(1930)全县设9区,民国24年,全县设5区,县城均属第一区。民国27年6月,日军侵占县城,县国民政府迁避桐西唐家湾,民国28年迁回。为便于居民疏散防空,奉命拆除古城墙。同年,县城设3镇:城中为中心镇,城东北为孟侠镇,城西南为阜城镇。翌年,3镇并为孟侠镇。1949年2月,县城解放,桐城民主县政府由桐西蒋铁乡迁入县城。10月改孟侠镇为城关镇,隶城关区。1950年1月,城关区改置城南区,城关镇为县直属镇。1953年4月改称城关区。1956年9月,再度改为城关镇。1957年5月,划归县直属乡管理。1960年1月,改隶石河公社,称城关管理区。1961年12月,称城关人民公社,隶石河区。1962年11月,由石河区析出,复名城关镇。1987年,城关镇辖胜利、公园、建设、东关、河沿5个居民委员会。
' H6 { P, f( J, D4 K 桐城旧城,面积约0.8平方公里,人口3000余人。街巷里弄较多,有“七拐、八角、九弄、十三巷”之称,主要街道有4条。城内建筑如衙署府第、街坊民巷、寺院庙宇等,多建于元、明、清时期,古朴典雅,错落有致。建国前,县城为消费城镇,工业仅有纺织、卷烟、皮革、轧花、印刷、织袜、秋石冶炼、制烛、铁木竹器制造等小厂和作坊,大都为手工生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