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水草倪倪 于 2009-8-26 00:26 编辑
儿子生病,我这样做
每次去医院,看到小宝宝在那输液,我都很心痛,我不敢想像我儿子输液该怎么办。我认为现在让儿子受点罪,对他以后的身体健康都有极大的好处。
而每一次看到孩子生病,医生一建议吊水,父母就忙着给儿子输液,我更加心痛。恨我们的医生不负责任,但是作为父母,我觉得还是掌握一点基本的常识,多一点胆量,孩子会少受好多罪。
我的儿子1岁快7个月了,没有吊过水,不是因为他每次生病都遇到好医生,没有乱建议我们输液,而是因为我没有同意。
儿子第一次生病是刚满4个月的时候,刚开始就只是感冒的症状,发烧是最明显的症状,到儿童医院医生看了喉咙很红,有点炎症,其实那时候最高39度2,但是儿子精神很好,还是很调皮,一点没有生病的样子,到后来才发现是幼儿急疹。
儿子第一次生病,确实满担心的,不过到现在我都在庆幸,我们第一次去医院遇到一个很负责任的医生,当时还是半夜去挂的急诊。我因为年轻没经验,婆婆也不太懂,儿子发烧还特别包了一个薄毯子,想着出汗就好了,在医院有位年长的阿姨就告诉我,发烧要给孩子晾晾,好散热,才容易退烧。医院好多孩子生病,排了半天队才轮到我们看病。医生简单检查一下,告诉我,孩子太小,不能打针,还是要吃药,先鼻滴安乃近退烧,然后去查个血。后来检查完了,医生开了一些感冒的药回去吃了,还开了一只百服咛,叮嘱发烧38度5以上才能吃。当时也有这一点常识,在医院排队等候的时候,就遇到有一位家长闹着要找院长,原因是他的孩子发烧38度医生不愿意给吊水,气得不得了。
我真的不知道能说点什么,其实我们大多数的家长是缺乏医学常识的,孩子一发烧就着急了,要求输液,这些都要靠医生来把关。遇到一个好的医生,能保护孩子的免疫机能,孩子终生受益;真的遇到一个不负责任的医生,给孩子大剂量的使用抗生素,说实话从长远角度来看,确实不可取。真的要从医学角度来说,我也是说不上来的,隔行如隔山,只是心底隐隐觉得,能吃药就尽量不打针,打针行尽量不输液。
直到3天后,儿子烧彻底退了,之前一直反复发烧,但是身上出了一些红色的小疙瘩,查资料才发现是幼儿急疹,知道了这种病是烧退疹子出,过几天就会慢慢消掉,不需要吃药,也不会留下疤痕的。到此为止,我们全家才算是彻底放心了。
平常泡社区,看育儿杂志,特别是喜欢看立夏的连载,也学到很多简单的医学知识,知道感冒一般是病毒感染,病毒是无药可医的,一般的感冒药都只是能够缓解症状,病毒感染是具备自愈性的,一般1-2周可以痊愈,无需吃药,注意护理,多喝水,注意饮食。如果发烧,一般是有炎症,还是需要服用抗生素的。所以,儿子感冒只要不发烧,我是不给吃药的,还交待好婆婆勤喂水,注意观察,只要不发烧,不用吃药。
好在婆婆虽然年纪大了,只要是对儿子好的都听我的,儿子有点生病,公公婆婆都喜欢让我看病的同时也上网查一下资料,多了解一些护理方面的情况。真的庆幸有对开明的公婆,他们不会在儿子一生病就嚷嚷让去打针吊水什么的,也愿意听我的,我怎么可能会去害我的孩子呢?
儿子的身体也一直比较好,很少生病。印象深刻的第二次生病是在儿子6、7个月的时候,得的肠炎。起初并不知道是肠炎,只是儿子突然腹泻,很异常,当时已经是下午5点多钟了,没有带儿子去医院,直接取了儿子的大便去化验。给我们看诊的是以为很年轻的大夫,我一直以为是实习医生,这个医生在帮我看化验单的时候很不专心,不停的查看手机,好像是在发短信。当时他明确告诉我,是肠炎,必须要输液。我接着就问,不输液行不行?可以吃药吗?他说,不输液的话怕止不住,万一拉得厉害了,拉脱水了引起电解质紊乱就麻烦了。 之前也简单了解了一下腹泻的护理知识,知道腹泻最怕引起电解质紊乱,到这里我真的有些动摇了。但是这个医生让我极度不信任,就因为他的不专心,对于他的诊断我很不放心,对他的医术产生了质疑。当时想着,既然已经拉了,也不差多拉一夜,不会有太大问题,等到第二天看门诊吧。
当时已经做好了给儿子输液的准备了,打电话给单位请了3天假,当时同事建议我带儿子去二院看看儿科,说是二院的儿科比儿童医院好。回家的时候,还特地跑到门口的社区诊所询问是否能给6个月的孩子输液,想着必须输液的话开回来在这里输液方便,不用每天跑儿童医院。
就是这家诊所彻底改变了我原来的想法。当时接待我的医生对于我要给6个多月的宝宝输液很不理解,随口问了一句,什么病啊,这么小就输液?我心里一动,让他们给看看吧,反正我也不相信那个年轻大夫的话。就把化验单给她看了,她说请他们院长给看看。见到他们院长,看来应该是个退休的老大夫,看完化验单跟我说只是很轻的肠炎,白细胞不是很高的,没必要输液,吃点抗生素完全可以下去。这下子等于给我吃了定心丸,心里一下子有了主张,先吃药看看。医生建议吃阿莫西林结合思密达止泻,另外开了一种调理肠胃的要让我等儿子好了之后给吃。回去就给儿子按照医嘱吃了药,前后3天,儿子大便就恢复正常了,只花了20多块钱,最重要的是儿子少受罪。
第三次印象深刻的是去年中秋节那天,儿子发烧1天了,没有明显好转,精神还是很好的。带着儿子去了儿童医院,看诊的是个中年女医生,还是副主任医师,心里满信任这位医生的。验完血,看诊完,医生诊断是扁桃体发炎,让我们输液。当时儿子早就断奶了,我心里想着别的宝宝输液哭闹可以喂奶哄哄,我儿子要是哭闹了怎么哄啊?儿子又调皮,万一动掉了针,又得重扎,得受多少罪啊?再加上有了几次生病的经验了,心里稍微有点谱,先吃药,不见效再来输液。但是也不好直接跟医生说我们不输液,怕她不高兴不好好给我们看病啊。我慢慢跟医生说,能不能吃药啊?大十五的,我们不想输液。刚好是中秋节,是个借口,医生给开了吃的药,另外开了一只喷的药,喷喉咙的。
回去后也是按照医嘱给儿子用药,晚上已经不那么烧了,到了第二天早上已经基本不烧,说明炎症在好转,放心很多,继续用药就是了。
第四次生病是秋季腹泻,这是一种轮状病毒感染。起初的症状是呕吐,儿子一夜吐了十多次,刚开始吐胃里的东西,后来喝奶吐奶,再后来没东西吐了,吐黄水,到了早上还在吐,抱着儿子明显能感觉到儿子吐的时候小身子一阵痉挛。吐过了早上就开始拉了,拉的是水样便。我和老公还有婆婆都很担心,赶紧取大便带儿子去二院。这次选择不去儿童医院了,综合几次看病的经历,感觉儿童医院医生太不负责任。到二院,挂号排队期间先让老公去化验大便,真便宜,才2块钱,儿童医院16块。大便常规显示正常,心里很纳闷。轮到我们的时候,跟医生说了一下症状,说了我的疑惑。医生给我解惑了,这应该是秋季腹泻,化验大便常规肯定是正常的,我们需要化验轮状病毒。
听医生这么说,我感觉也没必要化验了。我们取的大便用完就扔了,再等大便太麻烦。问了医生可以吃的药,需要注意的事项,就回去了。
之前看了立夏的文章,了解了秋季腹泻的常识,知道轮状病毒也是无药可医的,也是病毒嘛。这个病需要注意护理,不需要特别吃什么药,有自愈性,一般1-2周就可以痊愈,特别需要注意补充水分,因为拉的大多是水样便,容易脱水的。
因为家里备了一些电解质冲剂,也问过医生可以吃,医生说这个很好,适当补充一些。另外医生说可以吃点必奇、思密达止泻,另外可以吃点妈咪爱补充益生菌,问过知道家里有,医生也没有另外开药。
看完之后,心里感触挺多的,觉得二院的医生还是很负责任的,甚至都没有乱开药,更没有建议输液。所以,自那以后,儿子生病都去二院。
这一次腹泻好的稍微慢一点,因为跟婆婆说给儿子吃电解质的,婆婆搞错了,吃的抗生素,加重了病情。秋季腹泻忌用抗生素,容易破坏体内菌群,加重病情。
第五次还是秋季腹泻,这次有经验了,先化验了大便常规和轮状病毒。因为之前怀疑是秋季腹泻,但是不太像,化验确定是轮状病毒,听医生诊断就直接回家了。
第六次就是最近的一次了,儿子生病从山西赶回来的,到医院检查,喉咙里有个疱疹,医生诊断说是咽喉疱疹。当时医生跟我说是一种类似手足口病的病毒感染,我还真吓坏了。现在是谈手足口色变的时期,最害怕孩子得手足口了,好在医生看了儿子的手脚没有异常,我才放心。之后医生再三询问是否输过液,对于我儿子1岁半了还没有输过液,医生也是很吃惊的,估计这么大的孩子都输过液。现在的医生最常建议的事情就是输液。确认儿子没有输过液,医生说验一下血,血象不高的话就吃点药。结果出来后,医生看了化验单,给开了药,阿莫西林和清开灵,都是常见药。
不过,医生交待,这个病有部分孩子会并发脑炎,当然只是很少一部分,但是也要注意观察,一旦发现持续发烧并且呕吐,立即来医院。
回去按照医嘱给儿子吃了药,不过第二天反而更严重了,一整天儿子都没吃什么东西,应该是喉咙痛,吃不下去。说实话,我和婆婆都挺担心的,婆婆说要不咱们去输液吧。我咬咬牙,跟婆婆说,再看看,过两天要是还不见好转咱就去输液。儿子也挺乖,每次都配合吃药,有时候儿子不配合,我还说,好好吃药啊,吃药才能好得快,要不然妈妈就带你去打针了。
到了第三天就比第二天好了一些,开始好转了,明显看到儿子比前一天多吃一点东西,我们也放心不少。既然药物见效了,就等着好吧。这几天儿子确实也受不少罪,吃不下多少东西,我心里就一个念头,儿子现在受点罪,对他将来一生的身体健康都是有益的。生病的时候婆婆曾带儿子去过老公奶奶和姥姥家,老人都说那么受罪,去输液吧,好的快。婆婆就一句话带过去了,说我不让去输液。回来跟我说起,我说到现在都见好了,况且医生都没让输液,说明没有输液的必要。现在的医生都是不需要输液的建议输液,没理由需要输液的反而不建议了,是不?
后来大概1周左右,儿子完全恢复正常了,当时医生也说1周左右会痊愈。
目前为止,加上小感冒,儿子生病也有十余次了,综合这十多次生病来看,一般发烧都有炎症,最多的是扁桃体发炎,抗生素有用。对于感冒,我的观点是不吃药,多喝水,注意饮食清淡,保证营养,发烧的情况除外。但是对于1个月内的新生儿来说,不管有没有别的症状,只要发烧,甚至是有生病症状,还是得赶快去医院。
只是说了一些我的经历和浅见,未必科学,希望对妈妈们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