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72339
- 积分
- 2
- 威望
- 0
- 桐币
- 0
- 激情
- 8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7-7
文都童生
- 积分
- 2
鲜花( 0) 鸡蛋( 0)
|
本帖最后由 丿灬飯尐悕丶 于 2011-7-7 14:56 编辑
进入夏天,这个时候的天气天热而又多雨,在这样一个湿热并重的特殊季节中,如果你在这时常常感觉自己的身体虚弱疲倦、沉重无力、身体燥热、胃口不佳、汗出不畅,但是一过秋凉季节,所有的症状又逐渐减轻,中医称此为‘疰夏之症’也。
其实容易中暑也好,疰夏也好,都有一个本虚标实的体质,严格来讲就是气阴不足、暑热湿盛质。临床上多见于婴幼儿、老年人、孕妇、产妇或是本身罹患慢性疾病的人像是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哮喘、重感冒、甲状腺亢进、慢性肝肾疾病等等。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科主任陶红提醒广大市民,预防中暑首先要重视生活起居,保持充足的睡眠、白天可稍作午休,平日养成体育锻练的好习惯,多饮白开水、适当补充营养,室内要通风良好、隔热遮荫,即使外出也要作好衣帽防护、避免高温暴晒。
其次要重视夏日的饮食,避免肥甘厚味、暴饮暴食及恣食生冷,如此容易造成肠胃功能的损伤,进而加重暑湿的症状。适合夏季的食补中药有西洋参、麦门冬、莲子、山药、百合、白木耳等。
此外夏季还有许多应时的蔬菜水果上市,这些蔬果往往具有清暑热、化湿浊的效果,例如西瓜、丝瓜、冬瓜、苦瓜、黄瓜、苋菜、芦笋、竹笋、甘蔗、莲藕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