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高级营养师 于 2011-7-23 17:50 编辑
明年的猪肉不知是否安全?
刚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文稿中说:“国内首次将克隆技术用于进口种猪的尝试,年底克隆“猪二代”将与当地民猪配种自然繁殖第三代,第三代克隆猪肉明年将走上百姓的餐桌。”
看后,不知是喜还是忧?现在由于猪使用了大量抗生素而导致国内肉价大增,百姓直呼吃不起,如果克隆一下是能增加产量和抗病毒而降低成本,这样肉价一定会降下来的,满足百姓生活所需,这是好事。但克隆猪作为大众食品后其安全性又如何呢?国家是否有相关行业和质量标准?真的让百姓又吃得起又吃得安全吗?这不会是美国的战略输入吧?诸多问题有待观望啊。
附原稿(来源: 中国食品产业网):
我国首次将克隆技术用于进口种猪
经过三年多的研究培育,由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忠华教授科研团队与哈尔滨三元畜产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玉田博士带领的技术团队共同研究的“体细胞核移植复制进口高品质种公猪及其生产应用研究”课题取得成功并推向产业化生产。据了解,这是国内首次将克隆技术用于进口种猪的尝试,年底克隆“猪二代”将与当地民猪配种自然繁殖第三代,第三代克隆猪肉明年将走上百姓的餐桌。
据了解,美国长白猪和大白猪是世界公认最好的肉食猪品种,有生长快、抗病性强、产仔多、瘦肉率高、体格大、体型匀称等特点。但是,进口一头种猪不但通关手续繁锁,且时间长达半年或一年之久,价格也高得惊人,大约需4万元人民币。运用克隆技术复制优良个体基因,可以令种猪得到最大化利用,大量节约进口成本,而且走向产业化后还将带来更为可观的后续经济效益。
据东北农业大学刘忠华教授介绍,克隆是一种人工诱导的无性繁殖方式,就是将种猪的体细胞取出,与已经去除细胞核遗传物质的卵母细胞体外重组胚胎,然后用一定的设备和技术手段将胚胎移植到代孕的母猪子宫内,通过妊娠完成生育。2006年6月12日,刘忠华和他的科研团队为9头成体猪做了胚胎移植手术,同年10月12日,我国首例采用体细胞克隆的东北民猪诞生,并创克隆猪单胎产仔数世界记录。
刘忠华讲,该项目旨在将外国高价引进的优质种猪资源利用生物克隆技术不受限制保留使用,从而改变黑龙江省生猪资源遗传背景和生产水平,并推向产业化。目前克隆出的26头种猪,其品质与进口种猪完全一致,千余头克隆“猪二代”将作为种猪推广,最终走上百姓餐桌的将是克隆猪三代。10多个月后,会有大量的克隆“猪三代”投放市场,这些克隆猪自然繁殖后代既保持了原进口种猪的所有特性,又与传统食品一样安全,市民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