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珍惜身边的食物
大量剩下的餐饮食物,如果不能得到妥善的利用,它们就会成为污染环境的垃圾,传播病菌的来源,甚至是食品不安全的隐患。珍惜来之不易的食物,减少餐馆里的食物浪费,其实只需要餐饮店和食客双方稍微改变观念,就完全可以做到。
改变一:餐馆改变“大份”销售方式。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餐馆的一份菜肴量都偏大,西部地区尤其数量惊人。大份的食物,不仅会造成食物浪费,而且据美国大量相关研究,大份食物往往会引导过量饮食,增加肥胖风险。尤其是就餐人数较少的时候,点一两个菜显得不够丰盛,口味也不够丰富;点菜稍多一点,就必然会严重浪费食物,顾客经常处于两难境界。盒饭也一样,不论男女老少,都装入一大盒米饭,最后女士的米饭几乎都会扔掉一半。
如果能够改变食物分量,尽量以小份销售,或者提供大、中、小份的不同选择,就会极大地降低食物浪费的几率。消费者愿意吃到丰富多样的食物,但并不愿意饮食过量,也不愿意把自己的餐费白白扔在餐桌上。
改变二:食客改变“过量”点菜意识
在我国,由于传统的好面子心理,人们在餐馆请客吃饭的时候,都习惯于点过量的菜肴,似乎盘子空了就显得太小气。为了避免这种尴尬,请客方往往会在盘子中菜肴减少的时候再去加菜,一定要剩下三分之一才觉得心理上舒服一些。食客明明已经吃饱,由于主人的盛情,也不得不多吃一些。
既然食物不足时代已经过去,对客人最大的尊重,就是让他们吃得舒服,而不在于桌上剩多少菜。如果要体现自己的热情,可以考虑点一些客人平日吃不到的特色食物,或者特别精美的菜肴点心,数量无需过多,优先选择小份,但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又不会造成食物浪费。
改变三:食客改变点菜内容和比例
点菜的内容不同,吃完菜肴的速度也大不一样。如今在大城市当中,餐桌上最受欢迎的往往是蔬菜,它们吃起来也比较快。在餐馆中经常可以看到,蔬菜、点心已经吃完,而大鱼大肉还多半剩在盘里。为了客人或亲友的健康考虑,不妨多点一些制作精良的菌蔬素菜,一些美味的粗粮小点,减少鱼肉海鲜的比例。因为害怕食物太快吃完而满桌高脂肪高蛋白“硬菜”的做法,实际上是远离时尚的行为。
改变四:携带盛装容器,安全打包剩菜
在家庭聚餐、亲友会餐之后,人们有心把剩下的大鱼大肉和精美点心带回家,却往往因为打包麻烦而放弃食物。大部分餐馆提供的餐盒质量低劣,不仅容易漏汤漏油,安全性也未必有保障。其实,只要自己携带质量可靠的密封餐盒,打包就方便、放心多了。在自己的车里提前准备餐盒和环保袋,食物不会漏汤漏水,提着袋子也不觉得别扭,自然就能大大方方地打包食物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