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224
- 积分
- 680
- 威望
- 0
- 桐币
- 58
- 激情
- 1383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567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10-23
桐网贡生
- 积分
- 680
鲜花( 1) 鸡蛋( 0)
|
鸡窝,桐城方言称为“鸡cài”,读若鸡菜。围绕cài的本字,有很多猜测。
1.鸡赛。查阅安庆一些地方志,一般将其写为“鸡赛”,但没有任何解释。曾经,我们根据相关材料,将“鸡赛”解释为:《说文》“赛,报也,从贝,塞省声”。《长箋》“今俗报祭曰赛神,借相夸胜曰赛”。众所周知,母鸡下蛋后亦“报”也,“咯咯蛋”地借相夸胜,于是母鸡下蛋的窝称之为“鸡赛”,后来推而广之通称鸡舍也。
现在看来,这个解释是完全错误的。(1)桐城方言将鸡窝称为“鸡cài”,而不是“鸡sài”,两者在读音上是有差别的;(2)母鸡下蛋“报”喜,怎么就将鸡窝称为“鸡赛”呢?显得过于牵强附会;(3)就算母鸡下蛋的鸡窝可以称为“鸡赛”,那么公鸡窝称作什么呢?要知道,桐城方言所说的“鸡cài”明显是指所有鸡窝的,并不单指母鸡窝;(4)更为重要的是,桐城方言所说的“鸡cài”,并非指母鸡下蛋的临时鸡窝,而是指晚上与公鸡一起歇息的永久鸡窝。所以,“鸡cài”跟母鸡下蛋没有任何关系,本字不可能是“鸡赛”。
2.鸡宿。有人说,“鸡cài”疑是“鸡宿”的音转,很多方言将鸡窝称作“鸡宿”。但是,这个观点也是错误的。(1)从表面上看,“宿”是宝盖头,似乎是一种房舍,其实并非如此。宿,甲骨文象人睡在室内席子上,本义是住宿、过夜。《说文》止也。《玉篇》夜止也,住也。也就是说,“宿”是个动词,表示逗留居住。宿舍,“舍”才表示房屋。(2)似乎,“宿”动词名词化,也可以表示住宿的地方,但这一般指人,而不是指动物。后面我们还要提到,古代驯养的动物不太可能有专门的房子供其居住,所谓的“鸡cài”也不可能是房子。(3)cài与“宿”(sù),读音上还是有差别的。
3.鸡窝。窝者,小也,鸡窝方言又称为鸡窠。在桐城方言中,母鸡下蛋的临时处所才称为鸡窝,所有鸡晚上栖居的地方不可能称为鸡窝,因为它根本就不是窝。
4.鸡埘。埘,shí《说文》鸡栖垣为埘。就是这短短的5个字,说明了很多问题。(1)“埘”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字,《诗•王风》鸡栖于埘。(2)“埘”的字义非常明确,就是指鸡窝,没有其它任何别的意思;(3)“埘”处在“垣”当中,是“垣”的一个组成部分。
那么,“埘”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广韵》《集韵》凿垣为鸡作栖曰埘。现代词典通常解释:埘,指在墙壁上挖洞做成的鸡窝。这个解释有点让人匪夷所思,肯定是有问题的。在墙壁上挖一个大洞,还是挖许多小洞?如果是大洞,墙壁日久不会倒吗?如果是小洞,一个洞里放一只鸡,如此麻烦,符合先民简朴的生活作风吗?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小洞除非全部贴着地面,否则小鸡怎么上床呢?莫非每天都要人工捉放?如果这些小洞全部贴着地面,那不是在挖墙脚吗?
实际上,《说文》“鸡栖垣为埘”,意思并不是在垣上凿洞。只是。后人实在搞不懂小鸡如何能够栖息在墙上,便臆想为在墙上凿洞。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显然看出了这个问题:“按许意与古异。连鸡栖于庳垣,不必凿穴也”。意思是说,《说文》“埘”的本义跟后人的解释不一样,本义是指鸡群栖息在庳垣下面,没有必要在墙上凿洞。庳垣,“庳”指两旁高中间低的房屋,“垣”指墙,“庳垣”是指围一个矮墙院子,墙上面有伸出的遮檐,晚上小鸡到墙檐下栖息。
由上可知,无论从字义上,还是从实际功能上,“埘”表示桐城方言所说的“鸡cài”,都没有任何问题。剩下来唯一的问题是读音,“埘”(shí)与cài读音差别过大。问题是,“埘”是个古老的字,“埘”的上古音并不读shí,而是读若逗。
埘,从时,市之切。市,古音是d声,之,古音读若顿,市之切读若顿、逗。时诗史使驶,古音相同,古音读若逗。时,本义季度、季节,度者、节者,段也,可见“时”古音读若度;诗,本义诗歌,歌者读也;史,记事者也,古音读若夺、豆。概而言之,“埘”古音读若逗。现在,南方一些地方将鸡窝称为“鸡窦”,由于“窦”的本义是洞,有些人便望文生义,认为是在墙上凿洞,实际上“鸡窦”就是“鸡埘”。粤语至今还直接保留了“鸡埘”这个词,“生分鸡攞(寻找)弗着埘”,是指小鸡一时还找不到鸡窝,比喻新环境难以适应。
鸡cài,读若鸡菜。菜采彩,古音相同,古音读若逗。菜从采,采者,摘也,采、摘方言读若滴,古音读若逗。彩,多色也。cài,音近睬、踩、才。睬,方言称为“逗着看”;踩,跺也;才,始也,古音读若窦。
综上所述,桐城方言所说的“鸡cài”,本字是“鸡埘”,指围起来的矮墙院子,墙上面有伸出的遮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