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行香子 于 2012-8-9 16:34 编辑
从前,有一位外地的王秀才在赴京参加科举考试的途中,到桐城投宿。桐城良弼桥头有座茶楼,就餐、品茶、住宿一条龙服务。当王秀才来到龙眠河边时,只见晚霞满天,夕阳西下,便决定到此茶楼住上一晚。他站在良弼桥头,眼望着清澈如镜的龙眠河水滚滚东去。他看到自己的影子映照在水中,隐约晃动。于是,诗兴大发,随口吟出一上联:
良弼桥边独立,人影不随流水去;
可是,搜肠刮肚也想不出下联。后来王秀才在科举考试中名落孙山,心情郁闷。再加上对不出自己的下联,积思成疾,一病而逝。桐城良弼桥头茶楼的主人闻此噩耗,为了怀念这位王秀才,特地把这一上联刻写在桥头上首的亭柱上,以便征得下联。
翌年春天的一个傍晚,桐城某地有一位进京应试的李秀才到此茶楼住宿。李秀才一到茶楼,就注意到了亭柱上的这一上联。他反复吟咏,细细品味,想起读书人的满腹辛酸,不禁昏昏入睡,做了一个梦。在梦中他中举回乡,与亲人欢聚一堂。一觉醒来,茅塞顿开,挥笔而就,写出了下联:
茶楼枕上孤眠,梦魂回到故乡来。
打那以后,桐城良弼桥头的茶楼生意更红火,来往行人都夸赞亭住上的对联对得工整而又贴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