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只有和人在一起时,才能享受到作为一个人的全部快乐。过去,我喜欢安静,常倾向于 ----------;现在,我宁可选择----------,而不要孤寂。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自闭 群居 B.离群 合群 C.孤寂 喧嚣 D.独处 热闹 2.这些访问都有着深层的地缘政治和能源利益的----------,表明日本意欲保持和巩固既有的中东石油能源供应格局,同时在不断增大的竞争压力下,----------对中东产品出口新的制高点。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较量 夺取 B.考量 抢占 C.考虑 占领 D.比较 获得 3.《家园》采用在50多个国家航拍的高清晰度图像,以纪实手法----------地展现地球的壮美与创伤,与世人分享对大自然瑰丽造化的 ----------和对地球未来的不安。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完美无缺 惊诧 B.淋漓尽致 惊叹 C.酣畅淋漓 感叹 D.标新立异 赞叹 4.有唐诗作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看了这个好榜样,宋代诗人就学了乖,会在技巧和语言方面----------;同时,有了这个好榜样,他们也偷起懒来,----------了摹仿和依赖的惰性。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精益求精 放纵 B.吹毛求疵 助长 C.另辟蹊径 养成 D.精雕细琢 滋生 5.这是一个市场经济大潮汹涌的社会,几乎任何事物都被打上了经济与市场的 ----------,就连文化的----------与发展,也要以经济为基础,要以市场为依托。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烙印 传承 B.标志 保护 C.印记 继承 D.痕迹 延续 6.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禹贡》主要以山脉、河流和海洋为自然分界,把所描述的地区分为九州,不受当时诸侯割据形势的局限,把广大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分别阐述九州的山川、湖泽、土壤、物产等,是自然区划思想的萌芽 ②此后,主要论述疆域、政区建制沿革的著作不断涌现,除正史有地理志外,各省、府、州、县也多编有地方志 ③《山经》以山为纲,综述远及黄河和长江流域之外的广大地区的自然条件 ④班固所著《汉书•地理志》是中国第一部疆域地理著作 ⑤中国最早的区域地理著作是战国前后出现的《山经》和《禹贡》 A.⑤③①④② B.⑤③①②④ C.④②③⑤① D.④②③①⑤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任何国家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粮食安全问题。中国多年来 , , , , , 。 ①实现了粮食供应从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 ②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③使粮食产量不断攀升 ④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的粮食安全战略 ⑤推广良种、改善水利条件、精耕细作 ⑥在上世纪末突破5亿吨大关 A.④⑥②⑤③① B.④⑤③⑥①② C.⑤①⑥④③② D.⑤④③⑥②① 8.王祁咏竹诗“叶垂千口剑,干耸万条枪”,可谓深得古诗对仗和中国传统语言意境之美,但聪明的苏东坡却以一句戏评曲终奏雅:诗是好诗,但竹子太差,十根才一叶耳!金岳霖少年时就发现传统谚语“金钱如粪土,朋友值千金”实在有违逻辑,照此推理便是朋友如粪土。或许我们的传统文化一般都不会这么较真,但偶尔来这么一下,要么带来东坡似的黑色幽默,要么启发了天才逻辑学家的少年天赋。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观点,即( )。 A.中国传统文化如果细品,大多经不起较细致的逻辑推敲 B.中国传统文化独一无二的魅力恰好就在于它的模糊美 C.习惯了传统文化的模糊美后,“较真”一下会收到奇效 D.传统文化应当在逻辑严密性方面加强,使人较真不得9.先秦时代,“文学”一词的概念是指包括文学在内的一切学术。到了汉代,随着文学(主要是辞赋和散文)的日益繁荣,人们对于文学的认识逐渐发展,文学有与一般学术分离而独立的趋势。《史记》为文学家单独立传或合传,而没有把他们写进《儒林列传》,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 )。 A.从先秦到汉代,“文学”一词的涵义扩大了 B.到了汉代,文学作品开始形成一个独立的门类 C.司马迁没有把文学家的事编写入《儒林列传》 D.汉代文学的主要形式是辞赋和散文 10.不要过分地依赖语言。不要总是企图在语言上占上风。语言解不开的,事实可以解开。语言解开了而事实没有解开的话,语言会失去价值,甚至只能添乱。想到让事实说话的人比起动不动就想说倒一大片的人更安详。这段话的主要观点是( )。 A.语言是不重要的,而事实才重要 B.平常不要说太多的话以免惹出是非 C.没有事实基础的语言是毫无价值的 D.事实比动听的语言更有力量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11-15题。 技术跨越发展是指后进国家吸收世界先进技术,开展自主创新,跨越技术发展的某些阶段,直接应用、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形成优势产业,在技术和经济方面实现迅速追赶。 历史已经证明,技术跨越是后进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必由之路。第一次产业革命以来,世界技术和经济中心从英国转移到德国,再转移到北美,无不是依靠技术创新实现技术跨越的结果。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大量吸收西方先进技术,并实施反向工程,向国际市场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从而实现了针对欧美的技术和经济赶超。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在不少技术领域赶上或超过了美国,并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东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仿效日本技术创新模式,也迅速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化经济体。斯堪的纳维亚诸国是技术相对落后的发达国家,但是,他们采用了跨越策略,现在一举成为电信产业先进国,出现了爱立信、诺基亚等世界知名公司,这些国家的社会信息化水平也名列前茅。 近年来,技术跨越策略也受到一些国际机构的重视。世界银行在其1998—1999年发展报告《知识与发展》中说,在知识成为战略性资产之日,正是由于存在着巨大的技术差距,发展中国家遇到了迅速赶上发达国家的大好机遇。在电信领域,吉布提、马尔代夫、毛里求斯和卡塔尔等发展中国家直接采用新技术,它们跨越了金属导线和信号模拟阶段,实现了电信网络数字化。而先进工业化国家仍有半数电话网络使用高成本的落后技术。 我们对绿色革命记忆犹新。绿色革命首先发生在南亚,是发展中国家利用世界知识宝库实现农业技术跨越的一个范例。绿色革命发祥地印度很快成为粮食、棉花和其他经济作物的出口国。由于推广绿色革命,亚洲和南美的粮食产量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增加了一倍以上。 事实上,目前很多发展中国家都全面或者局部地运用了技术跨越策略。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鲁杰罗指出,因为发展中国家普遍运用跨越策略,世界经济力量正在从北向南和从西向东转移。英国和美国实现工业化所花的时间分别为150年和100年,而亚洲仅用了不到一代(三十年)的时间。约占世界人口30%的10个发展中国家,在从1980年到1995年的15年内实现了人均收入倍增。世界银行预测,从现在到2020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可达5%—6%,这意味着,它们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将从1992年的16%提高到那时的30%。这些数字说明发展中国家将通过技术跨越达到经济增长的高速度。 11.下列对“技术跨越发展”有关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后进国家采用技术跨越发展策略,是追赶先进国家的必由之路 B.后进国家吸收世界先进技术是实现技术跨越发展的前提之一 C.后进国家直接应用、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是技术跨越发展的目的 D.后进国家实现技术跨越发展,可以跨越技术发展的某些阶段,形成优势产业 12.文中作为发展中国家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将从1992年的16%提高到30%的依据,正确的一项是( )。 A.亚洲和南美的粮食产量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增加了一倍以上 B.亚洲实现工业化仅用了不到美国所花时间的三分之一 C.约占世界人口30%的10个发展中国家,在从1980年到1995年的15年内,实现了人均收入倍增 D.世界银行预测,从现在到2020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可达5%—6% 13.下列对“发展中国家遇到了迅速赶上发达国家的大好机遇”这句话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由于存在着巨大的技术差距,发展中国家有着技术跨越发展的巨大空间 B.发展中国家大量吸收西方先进技术,可以向国际市场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 C.由于存在着巨大的技术差距,发展中国家可以直接采用新技术,实现技术跨越发展 D.在知识成为战略性资产之日,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世界知识宝库,实现技术跨越发展 1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发展中国家实现技术跨越的结果,将造成先进工业化国家使用高成本的落后技术 B.后进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巨大技术差距,是可以通过技术跨越发展来缩小或消灭的 C.后进国家可以通过技术跨越发展反超先进工业化国家 15.下列事件中,不属于技术跨越的是( )。 A.二战后,日本吸收西方技术,经济得到迅速提高 B.发展中国家,通过技术改革,变成农业出口国 C.印度学习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D.斯堪的纳维亚诸国是技术相对落后的发达国家,他们采用了跨越策略,成为电信产业先进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