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梦呼唤体育家庭
中国梦在13亿中华儿女的心中升腾,强身健体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前提。可是,泱泱大国,有多少体育人口?又有多少体育家庭?
发达国家国民素质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体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一般在50%以上。在芬兰、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发达国家,体育人口的比例均达到总人口的70%以上。中国的统计数据却令人汗颜: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是28.2%。
国际上判定体育人口的标准差异较大,如美国实行对学生的体育与教育的“双育”理念,学生在文化学习和体育运动上并驾齐驱,相得益彰。美国不存在国家队与各省队、市队的“国养”专业竞技体育队伍,除了篮球、网球、橄榄球等商业化的职业联赛,所有参加国际国内体育赛事的运动员都是业余的。美国竞技体育运动员绝大多数来自德、智、体兼优的在校学生。美国大学生运动员有35万,中学生运动员更是有650万,可见发达国家体育人口的含金量是非常高的。
目前,中国的体育人口的标准是:每周活动频率3次以上,每次活动时间30分钟以上,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程度以上。如果家庭16岁以上的成员均能成为体育人口,那么这个家庭便是一个体育家庭。
一个人是否能够从我做起,成为一名货真价实、坚持一辈子的“体育人口”,既是一个个体在体能、体质、体魄三位一体自我实现中的人生升华,也是一个人精气神能量场平时蓄积、用时爆发的力量源泉,更能为强国之梦的实现增添一分力量。不能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总挂在嘴上,如果连成为一名体育人口的毅力都没有,中国梦又如何实现?
同为亚洲人种的日本,人均期望寿命比我们长,健康生存的寿命也比我们长,体育人口的比例高出我们一倍多。日本政府能对腰围超标的公务员喊“不”,责令其限期锻炼改正,仍然不达标者将“逐”出公务员队伍,中国为什么不能号召全体公务员为国民做出表率,首先自己成为体育人口,继而将自己的家庭带动为体育家庭?而且公务员的年龄段正好在25至60岁的中国体育人口最缺失的“U”型谷底。
中国不乏影星、歌星、笑星,为什么不树一树体育人口之星、体育家庭之星?中国目前最缺的是有号召力的体育人口体育家庭的公众形象与公益广告,中国需要通过体育形象、体育信念来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健康人格与健康信仰。
中国需要猛击一掌,在房奴、钱奴、车奴、孩奴以至于“赛奴”的身心桎梏中解脱,去拥抱本来应该属于自己的健美身体:猎豹般的迅猛与刚毅,海豚般的柔韧与智慧,苍鹰般的矫健与舒展。
中国梦呼唤体育人口,中国梦呼唤体育家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