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00679
- 积分
- 411
- 威望
- 0
- 桐币
- 0
- 激情
- 617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153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3-10-12
文都秀才
- 积分
- 411
鲜花( 0) 鸡蛋( 0)
|
作为历代王朝的礼制建筑,文庙的修建无论布局还是施工,都有着严格要求。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清朝廷专门颁布了《文庙正殿两庑位次图式》,钦定文庙建筑组群的礼制—山东曲阜孔庙为九进院落,完全享受皇家的规格;地方文庙则为三进院落:万仞宫墙至大成门为第一进,大成门至大成殿为第二进,大成殿至崇圣祠为第三进。而且,文庙的建筑格局,都须沿南北中轴线,依次为“万仞宫墙”“棂星门”“泮池”“泮桥”“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等建筑单元。
而一个地方学子登科及第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事关文庙的立废兴衰。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沱江之滨的富顺出了第一个进士,全县士民欢欣庆贺,在富顺知监、北宋著名学者周延俊的倡导下,富顺官民集资建成文庙,而周延俊也十分热心教育,常在为政之余,亲任儒学教授,前往文庙为生员讲课,于是富顺文风大开,宋明两代,富顺学子赴京会试,中进士者数超两百,富顺因而获“才子甲西蜀”的美誉。但清代立朝到清道光中期的百余年间,富顺仅出进士11名,人们认为这是文庙多年失修、对孔圣不敬导致文庙风水流失造成的。于是到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富顺知县邓任坤决定重建文庙。历经四年的精心建造,重建的富顺文庙,高广坚致,神圣庄严,富丽堂皇,逾旧数倍,成为地方的地标性建筑和桑梓学子的圣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