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69984
- 积分
- 930
- 威望
- 1
- 桐币
- 50
- 激情
- 2323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257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4-11
桐网贡生
- 积分
- 930
鲜花( 1) 鸡蛋( 0)
|
如何判断拓片的真伪和优劣
【编者按】随着收藏的最后一片“洼地”--- 拓片被广泛关注,拓片收藏骤然升温,大量的资本进入拓片交易市场,拓片价位节节攀升,拓片这种古老的收藏品种再度焕发出强劲的活力,一张拓片换一处四合院的历史将再度重演。但伴随着拓片市场的火爆,假冒伪劣也充斥市场。本中心【收藏大讲堂】从即日起分别邀请在颖拓、平面拓、高浮雕拓、全形拓方面的代表人物,给大家分别讲解相关鉴别知识,请大家及时关注。
【收藏大讲堂—-拓片鉴别第一节】我们邀请享有盛誉的颖拓代表人物、本中心高级顾问崔隽川先生为大家讲解相关鉴别知识。以下文字是根据崔隽川老师现场讲解整理。
我本人主要从事颖拓的绘制,对颖拓了解一些。谈不上精通,今天让我来为大家讲解颖拓,有点赶鸭子上架。我尽我所能给大家一起交流吧,不当之处还请在座的老师指正!
什么是颖拓呢?颖指笔尖(颖是古人对笔尖的别称),颖拓就是用笔画出来的拓片,也称为“画拓”,要求不露画的痕迹,看着像拓的一样。颖拓是笔拓的一种,响拓也是笔拓的一种,有关响拓,朋友们可下去查阅相关资料,这里不特别介绍了。
据我考证:颖拓源自于发轫于元代的中国画种锦灰堆(又称八破图),古时所有锦灰堆作品中必画拓片入画,因锦灰堆主要描绘书房的破旧物件。权贵之家和书香门第均觉不登大雅之堂,一直受“冷遇”。到了清末,金石学热,拓片收藏不断升温,很多人求之不得,金石学家从锦灰堆中得到启发,开始画拓片,颖拓就此锦灰堆中脱离出来,形成了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这门艺术一面世,便高、大、上,受到当时众多权贵、藏家和学者的热捧,收藏者众,一纸难求,市场价值极高!
我个人偏向于颖拓是画,因为它源自于画(锦灰堆)。但现实中,众多业内人士把它当做拓。我想把颖拓放在拓中也有其道理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颖拓是修复古旧拓片的一种方法。二,对不宜触摸的文物用传拓方法不能进行的,可以对临实物,用颖拓方法实现。三,对于流失海外的文物和遗失的文物,仅有照片和图样的,用颖拓对临能再现其风貌。其中第二、第三是传拓方法完成不了的。按这些方面来讲,颖拓归入拓的家族无可厚非。但它又是一种画,把它当作画来创作,作者可以不遵照原器物,用艺术的手法对“模特”(原器物)进行叠加和删减或“凭空”想象,用自己的艺术感悟创作出不同形式的画作。这是一种罕见的画种,如果把颖拓当画来对待,就市场而言,那价值就高了,虽然现在拓片收藏升温,但想达到清末民初时期一张拓片换一处四合院还有待时日,抛开所拓器物的珍贵、稀缺性,现在当代名家名手的拓品超过十万元的几乎没有。但看看当代的画家,一幅作品上百万、上千万的还真不少。物以稀为贵,因为罕见、稀缺、加之创作难、耗时长、“产量”少,随着收藏市场不断升温,所有藏家都在挖掘新的“宝藏”,颖拓(画)很快在市场上会有强劲的表现,同时颖拓会反过来带动拓片收藏的进一步升温。综上所述,我认为这样解释颖拓较为贴切:“颖拓是中国画中罕见的画种,也是传拓艺术的一种特殊形式。”
大家基本了解了颖拓,接下来我们讲如何判定颖拓的真假和伪劣。
任何一门艺术,一旦市场有需求,就会出现假冒伪劣,颖拓也不例外。我先给大家讲两个我亲身经历的事情,然后我们再深入探讨这个问题。
作为一名颖拓画家,我也购买颖拓作品,不仅为了收藏,更重要的是研究和学习别人,来提升自己。一次在网上碰到一个卖画的,他向我展示几张“颖拓”作品照片,看照片我认为比我画的好的太多了。报价不高,我没多想,就选了一幅我认为最好的作品,汇钱后请他尽快寄过来,然后每天都期盼能尽快收到作品,当收到作品那一刻,我十分激动,赶快打开。打开以后我傻眼了,这哪是颖拓啊,纯粹的墨疙瘩堆砌且无生气,别说像拓片了,与“拓”离的十万八千里。十分气恼,上当了,就联系这个卖画的,怎么拿修饰过的照片糊弄人,人家回话没有做任何修饰,不信你可以自己拍一张看看,我当真拍了一张照片,真的是,无话可说,算学习了一把。这是我碰到“伪劣”颖拓的一例,作者不懂颖拓技法,凭空臆造画法,弄出来这不伦不类的“颖拓”来。
还有一次,与一位书画收藏的老友交流,他给我发几张刚买的“颖拓”照片,绘制的是青铜器。我一看非常亮眼,光影效果和墨韵都好,而且“笔笔”细腻,隐藏的很好,看不出笔画的痕迹。十分喜欢,就央求匀给我一张,老友爽快,很快寄给我一张,打开一看确实漂亮,但看第一眼的同时就感觉不对,马上仔细观察。原来是刻板拓印的,根本不是什么颖拓,完全是刻板后用拓包完成的,(注:这种方法现在全形拓中常用,但全形拓高手对此也嗤之以鼻,因为这种方法脱离了原器物,虽然造型准确、形式精美,但与原器物两张皮,失去了全形拓的意义)。这是典型的假冒颖拓,卖家很精明,抓住买家不懂颖拓,或者弄不清颖拓和全形拓区别,高价兜售。
通过这两件事情,我总结两条:
一, 颖拓不能看照片,必须看原作,辨别颖拓的优劣和真假,仅从照片很难判断。
二, 越精美的作品越要仔细,颖拓毕竟是笔画出来的,仔细观察,与拓包拓出来的还是有区别的。就如男扮女装的反串艺术,纵然再相像,你仔细观察还是能从语音、喉结、手指、肤色等处看出问题来,千万不要因为“精美”过度打了眼。
接下来我们详细说一些颖拓的造假手段和辨别方法
一,直接印刷,现在印刷技术十分先进,在宣纸上印制已是十分简单的技术。只要仔细观察,还是能轻松辨别的。第一,手感,无论哪种印刷品,表面凸凹感都是一致的,有的根本就没有,真迹有很强的凸凹感,且高低不同。第二,看背面,印刷品一般都不透墨,颖拓因为是绘制的,作者不可能在用笔时用力均匀,肯定有透墨的地方,尤其是轮廓线透墨非常清晰(这一点极其重要,无论鉴别哪种造假方法,这都是重要的参考依据,下文不在一一详解了)。
二,直接拓印,刻板拓印或沿轮廓用拓包拓印。这种方法也很好鉴别,除上述提到的看背面之外,还有一种方法帮助鉴别,就是看笔触,毕竟颖拓是画出来的,再好的颖拓画家,不可能能笔笔藏锋,肯定有露锋的地方,而拓包是没有笔触的。
三,半印刷半手工绘制或半拓印半手工绘制。这种方法稍微有点难辨别,你从背后看可能也有透墨和若隐若现的轮廓线,颖拓用笔着墨很难与印刷出来或者拓包拓印出来的墨色一致,做到天衣无缝的混合很难,主要看精细程度,颖拓是用笔画出来的,其精细程度与拓包和印刷相比,还是有点的“粗制”的,没有印刷和拓包出来的“精细”和规律。印刷是整个面全部一致的精细,拓印会因拓包大小的不同,小区域、小面积的精细一致,但拓包再小,也没有笔尖小,它的“局部面积”又会比笔尖出来的大,所以他们混在一起是很难做到天衣无缝的。这点看似很难,你观察的多了也就变的简单了。
四,要多熟悉画家的作品,颖拓入门技法基本是一样的,但画家在长期的作画中,各自又有自己心得和体悟,进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艺术风貌。自己独特之处是秘不示人的,他人极难模仿。
颖拓的造假手段和鉴别方法很多,这里主要就讲这几点,时间关系,其它就不一一列举了!
接下来我们讲颖拓的优劣。
谈到优劣,这是个很大的概念,各人理解不同,见解也不同,就其风貌来说,有的作者偏重金石感觉、有的偏重于“创意”、有的偏重于温润细腻、有的偏重于气象......很难用一个标准衡量。我想我们还是从技法上来讲,大家更容易理解一些。
郭沫若称颖拓为“别开生面之奇画也”,我派生一下这句话,古今中外的绘画都注重线,中国画更注重线条,而颖拓恰恰“无线”,要与拓相像,我想这就是颖拓的神奇之处,从这一点来看,颖拓第一要求不能露线,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第二要求就是不能露出笔触。颖拓要求不露线,也不能露笔触,否则就明显看出来是画出来的,不像“拓”了,也就失去了颖拓的意义了。
从传拓上来分析颖拓,我们把传拓看作母体,颖拓是子体。传拓要用布做的拓包着墨,拓(扑打)在紧紧覆盖器物的纸上。因为布有天然的纹理,本身就有微妙的凸凹,所以呈现在纸上自然黑白相间。颖拓所有技法都围绕这一要求进行,就是“墨要透气”,忌出现大小不等的墨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死墨疙瘩(注:某些风化剥落效果出现的墨块与此不同)。更不能墨团堆砌。但很多人解决了这个问题后发现没有生气,就是我们常说的没有“墨韵”,有呆板、僵硬之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死气”、“燥气”。古今画颖拓的不少,懂此理的不多,所以颖拓第三要求墨要透气,有墨韵、没有燥气。
达到以上三点要求,我觉得就是一幅“及格”的颖拓了。到这一步就很不容易了,至于达到如黄宾虹所言“颖拓犹画,亦应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传统美学观念审视之”这般有情怀的境界,就看作者的造化了。
今天该讲的我已经基本讲完,最后说明一下:今天给大家的讲解,几乎全用大白话,很少引用专业术语,目的是为了让各位简单明了的理解,能听的明白。但也有用词不当,臆造术语,请大家理解,谢谢大家!
附:崔隽川简介:
崔隽川:颖拓画家、青年学者、词作家、本中心高级顾问。
代表事件和代表作品:2014年8月,在日本投降纪念日前夕,我国首次发起向日追讨被日本掠走的我国流失海外第一国宝《唐鸿胪井刻石》。因国内没有拓片,为配合追讨这件国宝,崔隽川对临照片,用颖拓再现这件流失海外106年之久的国宝风貌。对外发布后,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专家和爱国人士的强烈关注,近四十多个近现代受日本侵略和伤害过的国家的专家、学者在此作品上签名,支持中国对日追讨这件国宝。同时引起媒体的强烈关注,中央电视台及近千家媒体给予报道。此作现存唐鸿胪井刻石博物馆,被列为馆藏一级珍品。
学术专著:出版有《颖拓技法》教学视频等。
桐乡市凤鸣民间历史研究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