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296|回复: 0

[百姓杂谈] 不要抹杀孩子们天性

[复制链接]

48

主题

165

回帖

512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12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6-8-29 23: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早茶月光 于 2016-8-29 23:02 编辑

1. 孩子从出生到现在,在这个世界上充满了好奇与恐惧
一个12岁小女孩的故事:一天,妈妈不在家。吃晚饭的时候,小女孩坐在了妈妈的位置上。这时,她非常庄重地宣布:“今天妈妈不在家,我做妈妈。”于是,她开始向她的小妹妹发问:“7×8=?”这时,小妹妹从容不迫地说道:“孩子,妈妈忙,问你爸爸去!”
这是一个笑话,可是折射出了一种生活的现状。好奇心是我们不断要培植的。好奇心泯灭了,再去教育孩子,就不大可能了。而我们在生活中,有多少这样的推辞,损伤了孩子至为宝贵的好奇心。
对于孩子来说,对世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好奇是他的天性。恐惧是他的感觉。为什么好奇是天性呢?孩子对这个世界没有经验,他就想要去探索。对孩子来说,他对这个世界的规律一无所知。
在这个社会上什么叫“能力”呢?能力就是搞懂成人的游戏规则。你看你能不能胜任这个规则。在十八岁人的眼中,谁的拳头硬,谁能打,就是老大。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发现不按这个规则做了。你打没有用。你打了,把你关进监狱,仅仅会打架没有用。怎么才能成为这个世界的优胜者?那你就要搞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搞懂社会游戏的规则。人是有社会属性的,怎么在权利的游戏中成为优胜者,最后当官;怎么在金钱游戏中成为赢家,今天就发财;怎么在事业的游戏中成功,那么这个事业就做成了。对于孩子来说所有属性都是陌生的。他对什么事都充满好奇,但是由于个人的经历,对他来说,都不懂。
  在孩子眼中,一切都是好奇的。如果一个家长不把孩子的好奇心发扬光大,却把好奇心泯灭,你的孩子可能会培养成日本电影《追捕》中的横路敬二。孩子的好奇心是他人生最宝贵的资源。他有无穷无尽的好奇心,想要试这个,想要试那个。由于好奇心可能要做各种各样的事,由于好奇心可能会做错很多事情。做错事,你就打,最后,好奇心就被打没了。好奇心是求知的原动力,如果没有好奇心,原动力也没有了,所以家长打骂孩子要适合而止。
2.孩子天性会在存储在大脑中
 孩子的发育首先是耳朵,然后是眼睛。人是通过多种渠道接受信息的,看用眼睛;听、触,通过身体的感觉,体育运动是通过动作来学会的。那么,孩子在开始状态的时候,这些功能都有。他已经记住,像录音机一样,录音的时候,你的录音机没有显示器,也没有显示灯。你按一下录音按键,因为没倒过来听,你就认为他没录上。有两种可能性:一个是录上,一个是没录上。
其实对于孩子,他的大脑是容度的智能。由此推断,他会把所有见到的、听到的、触到的全都存储在大脑里。人脑的这个功能是已被证明为科学的,不是空谈。这一些东西并不是我看见什么就反映出什么,他是经过有意识的存储规则,得到记忆。什么叫记忆?不是说这东西没存进去就没记住。是记住了,而是在没有意识的时候,提不出来。在脑海里,像是一大堆糟乎乎的东西,都放在里面了。没有意识提取的东西是提不出来的。人的学习过程是有意识记忆的过程,就像是大脑被“格式化”的过程。
 还有一个概念就是学习的过程就像是打中草药库的架子。到中药店看一看:这是黄芪,这是白术,这是半夏,等等。其实人的学习过程就是把这种东西放到架子上的过程。把数学装进去,把物理装进去,把化学装进去。这就是学习,有意识的学习。并不是没意识的东西不学习。假如你要学习外国语的话,你想一想你学汉语是怎么学会的?你的孩子怎么“冒话”的?没教他,他怎么会了呢?所有做母亲的都有这种感受。实际上并不是孩子真的是天才,而是在他不会说的时候,这些话已经存在里边了。等到后来,说话机能开始发育,脑海中的话就开始出来了。觉得你没教过他,他怎么冒出来了呢?这样家长的所有好的坏的话语,孩子全都学习了。假如孩子从零岁开始,你就为教他学英语,每天给他听非常柔和的英语磁带。你不管他会不会,不看他的反应,你就让他听,每天给他听,伴着音乐给他听英语,从小就把英语输入到他的潜意识中。
实际上,人是在潜意识里学习的。学习外语不一定说把哪个单词背住。外语要想把每个单词背住,那样学肯定得累坏了。外语真正的学法是反复听,反复学。不是说不会,我非要搞懂。外语完全不是这样学的。不会再来一遍,再来一遍,直到会了。如果每个字都得记,每个句都背,每个语法分析透,你是一辈子都学不会外语的。你的孩子要是学外语,这么样就惨透了。要学一门外国语,你背单词,背语法,造句子,你恐怕30年也学不会。在人的潜意识里,会按照潜意识学,不是有意识学,有意识听,然后就学会了。
我们学会的东西都是有机的:这是数学,这是物理,这是化学。只要生活中能做的事情都在记入大脑。所以,教育孩子的时候,你绝对要知道,我们的那些观念是怎么遗传到他那儿的。如:撒谎是怎么来的?撒谎有可能是你这个榜样作用的效果或是被你逼迫的,孩子觉得不撒谎就太痛苦了。撒谎就能熬过挨打。今天作业没做好,孩子要说真话就得挨一顿揍。他肯定会对你说:做好了。这样的话,他就可以今天保证不挨揍了。
我们成年人有这样的经历,可能父母打过我,或者我们说:如果你怨我,埋怨过我,一句话伤害过我。但这句话到成年后几乎没有人记恨母亲,这是人性。然后你就推理:所以我孩子,和你一样,他也不会记着我。他在理性状态上是这样的。可你一次踢了他一脚,打了一个嘴巴。这个东西是怎么回事?他在理性上,已经不嫉恨父母,理解父母为了我好,才打我。所以应该原谅父母亲的恶行。于是,就原谅了父母,这是理性的。
当时,他做了一件事情,你不由分说一个耳光,打到他耳朵上。他耳朵嗡嗡响,这种痛苦的感觉留在了潜意识里,留在了刚才那个大的资料库里。要知道,一个不懂事孩子,感觉越敏感。对这个东西记忆越深刻,如果当时他对这个感觉是足够的深切,一下子就存在里面。因为这件事情不断确认的话,在他的体内形成了一个“心锚”。“心锚”形成是什么样?只要在以后相同的情境,他就会调出这种感觉。比如说:如果面对一个强大的权威,一个比自己更强大的人的时候,如果我进行抗争,反抗就等于痛苦,这样的话就会产生自卑感、无助感。他这些感性,不是在大脑中意识到的,他是大脑中存储的,自动反映。在他成年以后,表面上非常平静。父母打他一次,骂他一次,什么事也没有,这是一个心理状态。可是在他到某个相同场景,面对强大的敌人,权威,挑战的时候,你曾经打他的那个耳光就起作用了,自然地败下阵来。
 

不要抹杀孩子天性1.jpg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