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开始咿呀学语,是每个家庭关心和兴奋的大事。有的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说话早而开心,也有不少家长为孩子迟迟不说话担心。于是,旁人总会用“贵人语迟”的老话来安慰他们。老话真的有道理吗?
孩子说话晚分为语言发育迟缓和语言发育障碍两种。目前,语言发育迟缓最主要的原因是孩子语言环境频繁更换、不稳定造成的,尤其多见于男孩。比如,奶奶讲广东话,外婆讲湖南话,保姆讲四川话,如果6个月到3岁的孩子频繁更换照顾者,往往会说话晚。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不能上幼儿园,但却是模仿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因此,建议给孩子一个稳定的语言环境。
一般来说,孩子学说话的过程分为五个阶段:1岁以前模仿声音;1~1.5岁开始能说出几个特殊的字词,但是对语法还不懂;1.5~2岁词汇量开始增加,甚至能说出句子;2~2.5岁能更清晰地表达意思,用更准确的词,语法也开始形成;2.5岁以后学会表达顺序和因果。家长从孩子6个月后可以开始鼓励他发音,用不同的语气和孩子说话,创造语言环境。和孩子说话时可以经常伴随一些引发他兴趣的动作,如指着一个物品清晰、准确地告诉他物品的名称、颜色、形状和大小等。即使孩子听不懂,也要经常和他一起阅读图画书,并多与其他孩子或者大人交流玩耍,促进孩子的语言模仿学习能力。
孩子2岁还不会说话时,就要考虑语言发育障碍,尽早到医院检查了。第一,要考虑听力障碍问题,由此造成语言发育障碍的孩子占40%。如先天性耳聋、分泌性中耳炎引起的听力障碍等,应根据其严重程度及早治疗和干预。第二,发音不准的孩子应到口腔科排除口腔发育问题,如先天性唇裂和腭裂、牙齿缺失或畸形以及舌系带过长等。第三,要排除脑发育问题,如智力低下引起的语言发育迟缓。第四,说话晚还可能是自闭症,这是一种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类疾病。自闭症的孩子喜欢一个人独自玩耍,缺乏与父母之间的目光对视,对父母的指令“听而不闻”。发现孩子这些异常,家长应及时带他到医院诊断,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对孩子进行专业的语言康复训练,不要错过及早干预语言训练的时期。
每个孩子的发育都有其自身规律,家长既不要过分敏感去比较,带着孩子四处看病做检查;也不能对孩子出现的问题抱有侥幸心理,以为贵人语迟,听之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