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发现,老年性耳聋的人群分布有这样的特点: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从事工业生产者发病率高于从事农业生产者。可见,耳聋不仅与老年人身体衰老相关,而且与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也有关系。对于老年性耳聋,当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在这种情况下,预防就显得至关重要。 这一代青年人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的人数正迅速增多,调查也显示,自身无意识的长时间处于强声刺激环境下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是致病的重要因素,这甚至可以导致这一代青年人比上一代提早30年开始听力下降。专家呼吁,听力保健应从青少年时期抓起。 因素一:热衷于强震撼力环境的娱乐场所
青年人热衷于去迪厅蹦迪、到KTV飙歌、在嘈杂的游艺厅打游戏……殊不知,当他们沉浸在庞大的噪音中乐此不疲时,人耳长时间受到高强度声音的影响,极易疲劳,致使听觉器官及脑供血不足,久而久之,导致听力下降,甚至出现失聪。
建议:别在这种强噪声的环境中呆太长,隔半个小时就应到外面透透气,缓解一下耳朵的压力。 因素二:沉醉于耳塞式电子产品。
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塞着MP3耳机听音乐的人。这种耳塞式电子产品音量有时可达120分贝,而青年人往往将音量开得很大,这样特别容易造成听觉的过度疲劳,有的人甚至因此导致突发性耳聋。听力丧失的过程往往非常缓慢,需要10年左右时间才能显现,早期可能察觉不出来,但发现时就无力挽回了。
建议:用耳机听音乐的时候,尽量别开的太响,一天不要超过两个小时。当耳朵不舒服的时候,要立即停用耳机听音乐。 因素三:不良的生活习惯。 有些人在接电话时耳朵往往离话筒很近,音量开得很大,同时习惯性地用一个耳朵听电话,这也会造成听力受损。此外,掏耳朵不当容易损伤外耳道,把细菌带进外耳道,感染中耳炎,影响听力。还有,烟酒对听神经有毒害作用,尤其是烟中的尼古丁进入血液,使小血管痉挛,血流缓慢,黏度增加,造成内耳供血不足,促发耳聋。 建议:接听电话时耳朵与话筒保持一定距离,音量适中,接听一段时间后更换一下耳朵。掏耳朵最好用软软的棉花棒,找光线比较好的地方,切忌在掏的时候与他人打闹,以免发生危险。日常生活中,应合理饮食,戒烟少酒。 因素四:重度用耳人群对听力保护的忽视。 建议:在嘈杂环境中工作的特殊岗位人群(如工业噪声),配戴防噪音耳塞可降低噪音20-30分贝(不要用棉花----棉花并不能阻止强烈声波冲击耳朵)。呼叫中心的工作人员,管理者应懂得通过正确使用降噪耳麦及耳麦适配器来降低座席代表呼出音量,让每一位座席代表都用比正常音量稍低的音量说话,即可保护听力,又可保护嗓音。此外,平时经常用手按摩耳廓并轻轻地用掌心向内耳挤压和放松,或用手指不停地挤压耳屏,可以对鼓膜起到按摩作用。 很多东西,拥有的时候感觉不到,失去了,才发觉是那么重要。科技的进步了,近视可以戴眼镜,耳聋可以戴助听器,但是“替代品”永远没有“原装”的好。 保护好我们的听力——从年轻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