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耳鼻喉科常规检查 检查部位:耳廓、外耳道、鼓膜 检查目的:检查外耳、中耳结构是否异常,考虑通过药物治疗或手术来改善听力。 二、听力学检查 听力学检查:分主观检查和客观检查两种。 主观检查需要孩子在听到声音后做出相应的反应,这要求孩子能够配合检查。 客观检查则不需要孩子对声音做出反应,测听设备会自动记录测听反应的结果。 (一)客观检查 1、中耳声导抗测试——必查 检查部位:鼓膜,听小骨,咽鼓管等中耳组织结构是否正常。 检查目的:分析患儿中耳结构是否异常,能够手术康复。 2、耳声发射(OAE ,otoacoustic emission)——必查 检查部位:耳蜗听毛细胞。 检查目的:在中耳和外耳无异常的前提下, 如果引出反应,则听力损失<30dB。 DPOAE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TEOAE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 3、听性脑干反应(ABR,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必查 检查部位:听神经——耳蜗——脑干这段的神经通路。 检查目的:利用电声刺激诱发出神经冲动,潜伏期一般在10ms以内,分别出现1~V波,以V波的出现与否,判断听阈。主要反映2K-4KHz的听阈,一般高于测听的阈值5~20dB,根据波形的分化程度、潜伏期,判断听神经功能是否正常。 4、40Hz诱发反应(40HZ AERP,40HZ auditory event related potentials)——选查 检查部位: 补充ABR的不足,主要反映500Hz、1000Hz的听阈,一般高于纯音听阈5~10dB。 5、多频稳态诱发电位(ASSR ,multipleauditory steady-state evoked responses)—必查 检查部位:听神经和脑干。 检查目的:同时用多个不同频率刺激声的脑干电位进行采集,叫做“多频”ASSR,是快速获得500 Hz、1000 Hz、2000 Hz、4000 Hz的听阈方法,有利于助听器的选配。ASSR的听阈值比行为测听的阈值接近或较高,取决于各临床测听的校准差值。 在测试中,我们发现,对于重度以上的听力损失,ASSR的结果比较准确,和患儿的真实听阈比较吻合。如果患儿为轻中度听力损失,请结合主观测试。 (二)主观检查 1、行为测听(BOA/VRA/PA) 根据年龄和配合程度选择不同的测试方法——必查 行为测听是指给予被测试者一个声刺激,观察被测者的行为反应,如将头转向声源或做出某种动作,通过这些反应检查者判断小儿的听阈,测试结果可表明听力损失的程度、性质和听力损失对孩子交流能力的影响。 采用不同方式的测听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行为观察测听(BOA)、视觉强化测听(VRA)、游戏测听(PA)。 (1)行为观察测听(BOA) 适合0-6个月婴幼儿测试,正常听力儿童此时已经会转头,并且对不同的语调做出不同反应。此时是言语的有意识交流阶段,7个月左右,能重复:“爸爸”、“妈妈”。 (2)视觉强化测听(VRA) 适合0.6-2.5周岁儿童测试。正常听力儿童此时已能寻找声源,通过用声、光结合的方法,使孩子能对声音产生寻找的眼神或转头。此时是词语组合阶段,孩子能用句子表达意思。 (3)游戏测听(PA) 适合2.5周岁以上儿童测试。正常听力的孩子能遵循简单的指令。言语水平处于早期造句阶段,已经能用一定的短句和家长互相交流。测听任务是激发孩子对声音兴趣与正确的反应。 2、言语测听(2岁以上)——选查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传达信息的工具。语言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是用口说的“言语”,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能否听懂言语,是判断听功能状态的最主要的指标。检查受试者能否听懂言语,是判断听功能评价的最重要的检查项目。正常情况下言语听阈和纯音听阈是一致的,但言语分辨率则不一定,作为声刺激来检查受试者对言语的听阈和识别言语的能力是听力学检查中的基本方法之一,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言语测听法。 言语测听是给受试者听一些词汇,每个词给出后,留一定的时间让他们重复这些词,然后记录正确或错误的数量。 三、影像学检查 颞骨CT 颞骨CT主要是用来观察内耳及乳突的病变。比如说可发现内耳及中耳的良恶性肿瘤,听神经瘤,乳突的炎症,颞骨的外伤。儿童做CT检查,主要是为了排除骨性结构异常,常见于前庭导水管综合征和耳蜗畸形等相关疾病的检查。 以上就是与儿童相关的听力学检查,对于聋儿来讲,主客观测试一定要相互结合相互依据做出合理的判断,不能以单一检查结果来判断。这些检查结果是我们选择合理的听力干预方案的必要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