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37|回复: 0

中河田埂小坝沟古石桥

[复制链接]

836

主题

873

回帖

2310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310
鲜花(13) 鸡蛋(0)
发表于 2019-6-9 21: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河田埂小坝沟古石桥
——安庆石桥系列
第1776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实物资料,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地方,希望得到网友的理解和反馈,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中河田埂小坝沟古石桥。

   中河田埂小坝沟古石桥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寺前镇与潜山市(县级市)交界地带,这里两山夹一河,河被称为中河,潜山有一乡镇横中乡(现横中村)的中,就是中河,一条长长的中河从潜山流出,途经潜山、太湖两县,最后汇入花亭湖。
   端午节期间,卒子从太湖县寺前镇单人单骑沿中河向刘家河村行进,这条常年没有多少车辆的村村通小路,其中很长一段路是沿中河而建,路两边很多民居,其中有一座明清时期的古民居是最新被发现的,后期卒子再介绍这座建于清中期的孙氏老屋。
   孙氏老屋是沿中河而建,清朝中期,孙氏在此还建起了一座石板桥,卒子偶然间的发现,希望得到文史工作者的研究和再发现。虽然文物普查没有列到这座古桥,但它造型优美的三拼石板桥,却是清朝中期孙氏迁到此处造福一方的见证。
     这座中河田埂小坝沟古石桥建中潜山县与太湖县两县交界的中河一个山冲间,山冲一条小溪顺山而下,流入中河,在这条小溪上,宽不足三、四米,深不足二、三米,却在清朝中期由迁到此处的孙氏后裔建起了石桥。
    中河田埂小坝沟古石桥的位置很偏僻,在通往中河的一条小溪上,周围是一片田野。这座青石板就横在小溪田埂上,由于常年没有人迹,这座桥早被灌木和杂草所掩盖,除了种田的农民来往经过踏出一条小径,几乎看不出原来模样。这也是桥不为人知的原因。
    走到中河边,这座秀美的石板桥才印入卒子眼帘,这座古石桥造型简单,是安庆地区最为常见的石板桥造型,由长约四米的三根石条拼接而成。
  桥身并不设栏杆,线条显得简洁优美,根据卒子目测,桥的长度约在四米,高二米左右,宽度也有近一米余。完全为大青石砌就。卒子问询当地一位八十多岁老人,老人称,这座桥是他小时间就存在的,建于何时他也不知道。
    当地一居民告诉记者,这座桥原本是上头(桥上方)的孙家老屋的孙氏修建,过去村村通公路还未修建时,这座石桥是来往和潜邑与太邑之间的枢纽,历史上也是条要道,曾相当繁华。
  但几十年前通了公路后,原来的土路渐渐荒废,坍塌成了田埂,这座桥也被人遗忘了。至于为什么叫孙氏石桥,现在几乎无人清楚。唯一能够提供的信息,就是现年八十多岁的老人,他说解放前此地世代有一孙姓的富人,石桥可能与他家有关。
    在石桥上,卒子还发现有一个这座石桥,由三根宽约三十公分、长约四米的石条拼接而成,石条完全由人工开凿而成,开凿的横切面有锯齿状凿印。
    据了解,潜山与太湖之间,唇齿相依,过去由河而来往人百姓络绎不绝。
  卒子此次发现的清朝中期古石桥,就位于潜山与太湖之间的中河上。由于村村通公路的修建、围堰造田,填河修路等等,使得不少自然河道萎缩,导致了石桥逐渐被湮没。
  因此这座清朝中期的石桥,也是淹没在田野之中,成为了早已经没有了溪水的旱桥。


    卒子在已经发现的安庆地区古石桥中,绝大部分古桥其建造年代都集中在清朝中后期,尤其是在近一百年至二百年间的石桥。
  据了解,清朝中晚期江南地区移民较为普遍。由于当时北部灾害、战乱频发,大量灾民、躲避战乱的百姓在清廷的引导下来到江南安庆府各邑垦荒种植,一时间很多石桥就诞生在那个时期。
    此次卒子发现的中河田埂小坝沟上这座古桥,是中河两岸高山之间流冲的一个小坝沟,从沟间流入中河后便注入花亭湖,再流入长江,但现在,小坝沟早已经干涸,古桥也早已经失去作用。
(本篇完)

楼主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