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教师教育自己的孩子,必须了解这8点身为教师,面对繁重的教学工作之外,也要把对自己的子女教育问题当作重大的人生课题来对待。
教师,具有专业的教育理论和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但当学校教育转向家庭教育时,作为家长应该注意什么?在教育自己的子女时如何发挥优势?首先,我们需要认真了解自己的职业特点,对症下药,并在进行家庭教育时注意以下8个方面的问题:
拒绝“斯文”,让孩子充满活力
家庭氛围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般来说,教师的生活方式比较稳定、清静,这种生活方式对孩子学习是有益的。
但是,这种稳定、规律、清静的生活一旦发生变化,也许孩子会很难适应,从而不敢突破条条框框,害怕面对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事情。
作为家长,要时常让孩子从太文静、太规律、太清静的状态中跳脱,可以适当让孩子参与一些体育活动,比如篮球、足球等,在强健体魄的同时,提高机体的运动平衡能力和反应速度。
也可以给他们安排一些有挑战性的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孩子也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实际的困难,努力去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就是增强他们应变能力的过程。
拓展视野,培养孩子独立人格
教师人际交往的圈子相对单纯,但作为家长,要注意这样的情况是否限制了孩子的活动空间,是否影响了孩子的社交视野。
教师可以从自身做起,多多关注时代的走向,并创造不同的机会让孩子了解现实的不同层面,培养孩子对社会的感知力。
带孩子外出走动,增强孩子的阅历,鼓励孩子多跟不同层面的人交往,敢于在陌生的环境中确立自己的主张。
创造各种条件拓展孩子的视野,带孩子郊游、上兴趣班、去福利院做义工,专注地研究某种动植物,到大街小巷寻找城市发展的足迹等等,这些有益的活动,只要鼓励孩子坚持做一两样,都会在很大程度上陶冶孩子的情操,增强孩子主动跟人交流的愿望,提高孩子感受实践之美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
切莫包办,引导孩子认识自我
教师经常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也帮家长、学生出谋划策,所以对自己子女各方面发展的信息收集更迅速,也能及早发现子女学业的特点和特长,更容易了解各个学校专业发展背景,帮助子女选择合适的学校、专业。
这时,千万不要理所当然一手包办,规划设计孩子的前程。作为老师,更作为家长,重要的是帮助孩子认识自我,实现自我,千万不要认为,按你的计划做,孩子就能塑造成你心目中的样子。
立足现实,教好社会这本大书
长期的职业习性,会使教师时常忧虑自己的孩子变成特别难教的孩子,其实,老师不必太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变“坏”,而应该教会孩子用什么方法保护好自己。要让孩子了解社会,要懂什么是坏事,什么样的人才谁是真正的坏人。
千万别把孩子放在一个“无菌的隔音箱里”,否则当孩子走向社会,就会发现社会中有太多防不胜防的“骗局”,与自己的设想有太大出入时,孩子的情绪也许会不安、崩溃。
角色转换,把不愉快留在家门外 很多人也许对教师的工作不太理解,他们不懂得上几节课的背后需要付出几倍的时间备课,不清楚需要付出多少时间批改作业、研究学生,老师手头的工作可以停止,心理方面的工作是很难停下来的。
所以在走进家门之前,要告诫自己:不要把一些不良情绪带回家,一回到家要立即变换角色,这样暗示自己以后再推门。
作为老师,在学校就把工作的事情装在脑子里,回到家,就作为家长的角色把家里的事情装在脑子里,这是一种思想习惯、心理习惯,养成这样的习惯对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很有必要的。
合理期待,儿女非圣贤孰能完美
较高的期待会成为束缚孩子的枷锁。教师在学校会遇到各种类型的孩子,包括非常优秀的孩子,自然会给予自己的子女很高的期待,长期以来会造成心态失衡。
作为家长,要运用一些策略,重视自我调节,否则自己的孩子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或反抗心理。
可以邀请那些优秀的孩子到家里去玩或跟自己的孩子交朋友,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孩子,正如教育家孔子所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一味地“好坏对照”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父母的心愿,但是,你对待自己的子女应该承认目前的现实,对他们的期望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不要给子女过多的学习压力。
要用不急不躁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子女,帮助他找出成长中所遇问题的原因,帮助他掌握解题的方法。
平和态度,给孩子十二分的耐心
教师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常识,了解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在孩子的一些关键期(如小初衔接、青春期)能够理解孩子的感受,及时给予心理支持。
作为老师,在学校能为学生答疑解惑;作为家长,作为妈妈、爸爸,应该用更加平和的态度细心、耐心面对自己的孩子,留出时间去跟孩子交流、沟通,以朋友的身份来倾听、解决孩子的问题。
从心开始,沟通交流产生美
老师每天在学校要上课、要跟学生交流,难免会因为说了太多话感到疲惫,那么在回家之前,调整一下状态,闭目养神,休息一会儿吧! 为自己的体力充充电,保留一部分爱和关怀给自己的孩子,在交流中增进情感,在沟通中发现一点问题、解决一点问题,循序渐进,你会发现你的孩子在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