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15时45分,“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十六”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首次在梦天实验舱内面向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科普授课。安徽省桐城中学有幸成为全国五个地面课堂之一,桐中88名高二学子将与“太空教师”交流对话。 本次桐中地面课堂设置在学校科技艺术馆内,场馆的视觉设计突出了航天元素,现场布置以蓝色为主基调,课堂内统一摆放好蓝色桌椅和航天模型。此外,吴汝纶先生“后十百年人才奋兴胚胎于此,合东西国学问精粹陶冶而成”的楹联及“勉成国器”的校训、桐城文庙等图片的加入,也体现了桐城本地和桐城中学的地域文化特色。 作为“天宫课堂”地面分课堂之一,桐城中学的学生获得了与航天员直接交流的机会。授课过程中,学生们饶有兴致地看着三位“太空教师”演示球形火焰、奇妙“乒乓球”、动量守恒、又见陀螺等各种有趣的实验,听着他们讲解其中的原理,在物理老师的带领下做动量守恒实验,并与航天员“天地连线”。 “刚才老师介绍了时频实验柜,我想请问一下,它创造的超高精度究竟有多高?有什么具体的用途?”高二钱学森班的姚瑶同学抓住难得的时机向“太空教师”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航天员桂海潮详细地为她解惑答疑。课后,她的仍难掩激动。她表示,能在“天宫课堂”与航天员互动不仅让自己激动不已,更是在自己心里埋下了科学的种子,对科学世界充满了向往。作为新时代青年学子,一定要树立科学报国的志向,刻苦学习,心无旁骛,矢志不渝,逐梦蓝天。 除了在直播间与航天员“面对面”交流,桐中其他班级学生都在班级观看课程直播,同学们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对于他们来说,虽然航天员远在太空,但由于“天宫课堂”地面分课堂就设在自己就读的学校,不少学生表示从未感觉航天员距离自己如此之“近”。对任何人来说,都可能是一生中很难有的经历,但这一切就发生在了自己的学校,发生在了自己身上,自己既兴奋又自豪。 桐城中学因其培养了吴曼青、毛万标、程堂明等众多优秀航天人才而被载人航天中心确定为今年五个地面课堂组织方之一。121年来,在“勉成国器”校训的指引下,桐城中学坚持立德树人,落实五育并举,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教育教学发展的新形势下,学校十分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通过日常课堂教学、科普宣讲活动、开展“桐中科技节”、参与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方式,来涵养学生的科学素养。2020年,桐城中学创设钱学森班,培养具有精英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优秀航天人才。近年来,学校每年有30余名学生考入航天类大学。(作者;张倩 审核:吴世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