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732
- 积分
- 5131
- 威望
- 576
- 桐币
- 1790
- 激情
- 3931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593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10-22
桐网贡士
- 积分
- 5131
鲜花( 0) 鸡蛋( 0)
|
徐静蕾是个有艺术崇拜和进步强迫症的女演员。尽管艺术崇拜和艺术家崇拜不是一回事,但她“上面还是有人的”。至少,在她人生的几次关键转型时刻,“有同一位我很信任的朋友”,他都扮演了指引方向的精神导师的角色。但很快,徐静蕾这个角色的命运就要超出她和她的精神导师的预期。那将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和神秘挑战的未知世界。这个世界同样是在2003年埋下伏笔的。
2003年,为了拍摄《我和爸爸》,徐静蕾注册成立了一家公司,名叫“鲜花盛开影业有限公司”。公司的办公室就在朝阳公园附近的一座公寓里,离徐静蕾家几步之遥。这家公司现在还在,主要经营影视、广告和艺人经纪,其中最有名的艺人就是这家公司的老板徐静蕾。2005年秋天,这家公司经历了成立两年来的第一次业务搁浅。徐静蕾筹拍一部由王朔担任编剧的古装电影《宫里的日子》,投资8000万人民币,由于投资方资金周转出现问题,影片最后流产了。
这次波折对徐静蕾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她回忆说,“我的兴趣转移了,我觉得拍电影不好玩了,虽然看起来我做电子杂志那些事跟做电影没关系,但是实际上是有关系的,我人生的状态在发生一些改变。”这时候的徐静蕾已经被从寻常女演员堆里摘出来了。横竖无事,她从2005年10月开始在新浪写博客,到了这一年的12月,她的博客日最高访问量达到60万人次,她开始以“博客女王”的身份出书,并且接受大量采访。2006年年初,正值企业投放广告预算的季节,诸如AMD和长虹这样的广告客户都找上门来。
博客不仅带来了广告合约,还为公司以及投拍的电影项目省去了大量的宣发费用。徐静蕾从2006年2月开始筹备《梦想照进现实》到6月影片公映,几乎全部的过程都在博客上作了呈现。最后这部投资500万的影片仅凭百合网、松下高清以及诺基亚等广告主的赞助就收回了成本,甚至在成都的首映式也是徐静蕾代言的长虹赞助的。2010年,《杜拉拉升职记》的商务合作和广告植入也复制了这个模式。这部影片号称在上映之前就已经收回了三分之二的成本。
2007年7月13日,徐静蕾的博客点击率突破一亿大关。此时,媒体称徐静蕾的收入已赶超章子怡(按照2007福布斯“中国名人榜”的计算,章子怡收入为1200万元)。据互联网专业人士的计算,徐静蕾的“人气资产”有近三分之一是用博客“挣”来的。
参看本文的附录对话你就会明白,徐静蕾是个没什么商业自觉的人,但她有商业直觉,并且她还有强大的控制自己人生走向的欲望。这时候,有很多人上门游说—“徐静蕾”已经明摆着是个有价有市的品牌,它已经成功地把粉丝转化成点击率,又把点击率转化成广告客户,它的商业潜力理应更大。有八卦杂志报道说,吴征杨澜夫妇试图投资徐静蕾未果。有严肃杂志报道说,时尚集团某本杂志试图做徐静蕾的个人刊中刊,以商业方式来包装她,未果。徐静蕾自己承认说,当时还有湖南卫视来找她做主持人,未果。
这些拒绝并不表示徐静蕾没有认识到“徐静蕾”的价值。“其实我到现在也不觉得我是一个小老板,或者大老板,我的性格决定了我很难跟别的公司合作。你看我做演员的时候就没签过任何公司,我的性格不需要别人来告诉我怎么做。但是我必须找到自己的方式来做事情,我就需要有一个能帮我处理事情的团队,那这个所谓团队其实就是公司。但我既不是公司的法人,甚至说连股东都不要是我,我对那个东西没太大兴趣,最终,徐静蕾有多少家公司,我一点不High那个。”
2007年4月16日是徐静蕾33岁的生日。这一天,她在北京天伦王朝饭店举办电子杂志《开啦》的创刊仪式。8个月后,徐静蕾在读者见面会上哽咽着宣布说—这份电子双周刊成立仅八个月,投资回报率已有60%。杂志第一期的下载量是220万,第三期之后,几乎每期下载量都在300万以上,最高一期达到了570万;加上在线阅读,每期总阅读数号称有800万。2008年,为了独立运作《开啦》杂志,徐静蕾成立了她的第二家公司鲜花盛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从这个时候开始,徐静蕾真正尝到了做“头儿”的滋味,商业也为她带来了在电影之外的利益和名望。但是,她还是有点扭捏地不肯承认自己是个“老板”。徐静蕾这个角色在商界的亮相还是个半推半就的结果。作为一个36岁的女演员,徐静蕾都不介意别人叫她“老徐”,甚至不介意记者叫她“一代果儿”,可她却不喜欢被叫做“企业家”和“老板”。
“自古以来商人在中国的社会地位就不是特别高,现在企业家在中国的地位这么高,我也觉得不是很正常。我看一个人更重要是看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是说他生意做多大,有的人生意做很大我也不喜欢……”她虽然对于商人有疑心,不过,她又不至于跟个愤青一样仇富,她对于商业有基本面上的尊重。一年前,她在筹拍《杜拉拉升职记》的时候获得了中影集团的投资,韩三平也提出了“一亿票房”的目标。徐静蕾并无二话。
“我是一个极会为投资人着想的人,要是给人家赔了,我会有压力,我会觉得,人家拿钱干什么不好,干嘛给你拍电影呀?一亿票房,我没想过。当然越多越好,只要好一点也是好的。说白了,你钱存银行2%的利息,我给你挣5%,我觉得就挺好。”
雷晓宇 2010年05月06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