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9107
- 积分
- 3132
- 威望
- 69650
- 桐币
- 6056
- 激情
- -27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43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3-8-25
荣誉会员
- 积分
- 3132
鲜花( 0)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04-12-10 13: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size=2]祝义才独特的经营手法仍然是个谜,我们不妨到他的创业史中找找答案。200元做成9000万的生意年轻人总是苍白的,他们的背后鲜见动人的故事。在采访了祝义才之后,我们就不这么看了。 1967年,安徽桐城的一户姓祝的贫苦农民家庭迎来了他们的第四个孩子,取名叫义才。在1958年那场建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自然灾害中,他们的前三个孩子被活活饿死了两个,祝义才的出世给了父母无尽的慰籍和全部的希望。 一贫如洗的家境赋予了他埋头苦干、顽强进取的精神,半工半读一直到大学毕业,分配到合肥交通部门下属的一家企业工作。太多的苦难让他早熟,自己的事业需要自己去争取。1990年,工作不到一年就怀揣着200元钱辞职下海,没有资金,没有背景,没有目标,当时祝义才的想法很简单:给自己一个机会,不成功就回家种地去。 200元钱能做什么呢?一个朋友告诉他做水产贸易不错,于是他天天到水产市场逛悠,不出一月,他就与水产摊的小老板们混熟了,也知道了做水产品出口的利润要高得多,他决定把“散户”们组织起来集中向外贸大公司供货。在电话黄页上,他找到了一家专做对日贸易的水产公司,立马就大着胆子单枪匹马杀了去。水产公司的经理把这个一无资金、二无公司、来路不明的毛头小子礼貌地打发走了,此后的三天,祝义才连着吃了三回闭门羹,到了第五天,经理终于对他说:小伙子,你的执着打动了我,让我不得不给你一个机会,你去拿样品来吧。 祝义才欢天喜地回到水产市场,向朋友们赊了几只上等的虾蟹,经理看了很满意,为打消对方的顾虑,他还主动要求送货上门,验货后付款。第一份批量订购合同就这样签订下来。 他廉价租来了一辆大三轮车,拿着订单到水产摊去赊货,然后一车一车地送到水产公司去,他坐在满车的冰块上押车,经常是冻得腿都伸不直,一单货足足拉了15天,一结算,竟赚了10万元。 做成了第一笔生意,极大地坚定了祝义才的信心,接着他又拿到了省内外几个大公司的订单,他的信誉也在水产市场蔓延开去。这一年早出晚归下来,祝义才无本起家,销售额惊人地达到了9000多万元,纯赚480万。这为他今后的发展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开局。寻找新的奶酪真正成功的商人,在本质上是一个持异议的“叛徒”。他不断去寻找成功的最佳方法,开拓新的领域。 正如同第一次辞职那样,1990年底,祝义才突然就决定放弃了做得顺风顺水的水产品贸易。在祝义才的灵魂深处,他始终不能将这份尽管能为他带来滚滚财源的水产品贸易视作他真正的事业,“做贸易,我不踏实。我无法做出自己的品牌,再发展我也只是个中介,实业才是事业,我得创立新的项目,拥有新的市场。” 整整4个月,只背着一个小包的祝义才独自开始了对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20多个城市的考察,迈进过近千家大小商店,走过无数的大街小巷,他才领悟到,市场最大的需求莫过于人的吃穿用住行。基于“围绕人来找商机”的考虑,祝义才又进一步发现,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肉类加工食品市民接受度高,但品种少,市场供应量不足。 这里面无疑蕴含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兵贵神速,1991年3月,祝义才回到安徽合肥,投资450万元迅速成立了华润肉食品加工厂,从设备安装调试到投产仅用了15天时间,自行研制的红肠系列肉食品也迅速在当地打开局面。 然而,外部环境的恶劣程度远远超出了他的承受力:当地政府对民营企业明显歧视,在税收上,把民营企业当成个体企业来处理,再加上各个部门经常性的“吃拿卡要”,经营了大半年,华润的利润几乎为零。更可气的是,还经常遭到当地地痞流氓的敲诈勒索,扬言不交保护费,就别想正常生产,为收取了企业治安费的政府部门对此却不闻不问。一个初创的民营企业哪经得起这样的瞎折腾? 惹不起还躲得起。无奈之下,1992年12月,祝义才变卖机器设备,携资300万落户南京雨花区。35天之后,雨润肉食品公司正式投产。(8年以后,合肥市委书记得知此事后,痛斥各职能部门的官僚违纪行为,立誓要整顿吏治,改善投资环境,还专程赶赴南京,请负气出走的祝义才回家共商投资大计。) 迁址南京,一切变得顺利起来,南京市政府的礼遇让祝义才没有了后顾之忧。他开始一心一意去耕耘自己认定的事业。神话从平凡中来祝义才说:神话不过是人们把现实想象得无比美妙而已。现在人们把雨润的发展编织成一个神话,不过是外人看到的仅仅是雨润超速发展的结果,而没有看到其中艰苦的过程,我们也不过是抓住了几次机遇罢了。90年代初,人们对加工肉食品的需求量急速攀升,曾经红极一时的“春都”和目前风头正劲的“双汇”都是选择高温肉制品业在这个阶段脱颖而出。祝义才了解到,由于低温肉制品的营养保留度更高,更能保持原有的鲜味,在不少发达国家已成为加工肉食品市场的主流。于是他在国内独树一帜地选择了做低温肉制品。 有了好的产品,下一步是如何推向市场的问题。祝义才敏锐地发现,酒店是肉制品市场的真空地带,这个行业内还没有多少竞争,多数企业以为酒店购买量不大,进入困难而放弃了,这给了祝义才一个好的契机。他首先成立了酒店部,专攻酒店市场,虽然一家酒店一月只要上万元的货,但聚沙成塔,全市数百家酒店的需求总量就不是一个小数了。不到一年,全市90%以上的酒店都在用雨润的产品,开发酒店市场至少让祝义才在南京站稳了脚跟。 随后,祝义才开始大规模公开招聘业务员,准备全面进占副食品店。每个业务员负责一个街道或者一个小区,到每家副食品商店上门推销,祝义提出“诚信、毅力”的营销四字方针,以毅力做事,就能广建营销网点,打开市场,以诚信做事,就能巩固所建立的网点,形成良好的口碑。一次,在与一家副食品店结帐时,店主多付了5万元,祝义才得知后,亲自带着业务员上门退款,一时在商业界传为美谈。“有这样人品的老板,产品肯定错不了”。许多商店纷纷打来预付款要求进货。在以诚信建网点的平稳心态下,这种销售方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销售额也从1993年的800万上升到1994年的2000多万,雨润的产品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知和喜爱。 1995年,祝义才决定大胆走出南京,攻占全省。他在部分地区实行代理商制,为了刺激代理商的积极性,视不同区域,向代理商赠送首批价值1至5万元的货品,条件是以雨润规定的价格上柜销售,所得全部归代理商所有,卖不出去代理商自己倒霉。为了尽早拿到这“天上掉下的馅饼”,代理商们把其它品牌的产品冷落一旁,憋足了劲吆喝推销着雨润的产品。有效地提高了雨润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与代理商长期的互惠互利关系也随之建立起来,这种让利于经销商的策略,使得雨润每推出的每一个新产品,都能够迅速地实现理想的铺货面和到达率。 这一年,中国的超市业蓬勃兴起,祝义才马上认识到这与雨润的发展正好合拍,于是在第一时间抢占这一新兴业态,超市开到哪里,雨润的货就跟到哪里,也合理地弥补了销售网络中的空白点。建设全国销售网络同心圆1996年雨润销售额就突破了亿元大关,一城一地的得失,已不能满足祝义才的雄心。为了给下一步的企业扩张预留空间,他又制定了更高的目标:一年占领华东,两年覆盖长江以北,三年走向全国。 拓展上海甚至海外市场一直是祝义才的梦想,1994年,雨润就曾经尝试进入,通过努力,上海八佰伴商场也同意雨润的产品进入其超市,这也为雨润产品打进海外市场打开了方便之门。但八佰伴的提出了一个苛刻的要求,即雨润产品必须全部贴上八佰伴的商标,被祝义才断然拒绝。“我们当时虽然失去了进军上海乃至海外市场的机会,但我们保住的却是雨润这一国产品牌。”他提出了“小店包围大店”的方针,先进副食品店和小超市,待雨润品牌逐渐深入人心后,再进驻大商场,2年之后,雨润成功拿下了上海市场。 之后,祝义才开始着手梳理健全自有的营销体系,首先把全国市场划分为华东、华南、华中、西南、西北等八大片区,相继在各地建立了300多家销售办事处;组建培养出一支2000人的精干销售队伍;购置400台电脑,建立企业全国内部网,以便总部与全国各销售点快捷有效地进行信息沟通和反馈,营销一线人员每天反馈销售情况,同时确定第二天的供货量,生产部门据此下一天的产品生产计划,保证企业基本无库存,大大降低了企业的风险。此外,还配备了100多辆冷藏运输车,各销售点建有冷库,以确保产品从工厂的生产点直到各零售商场形成了一个0~4°C的“冷链”。软硬件均属国内一流的自建营销网络基本形成,它与原有的代理商体系融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而且保持扩张规模与销售规模的紧密合拍,陆续收购的11家企业和新建的10家企业的产品在这个网络里,可以轻而易举地被消化掉。 与此同时,祝义才开始对重点市场实施重点攻击,诚信再次成为他的杀手锏。1997年,贵阳市副食品中心和香格里拉饭店来函要求购买几十公斤的肉食品,量小路远,所获利润还抵不了运输成本,祝义才却认为这是开拓西南市场的一次绝好机会,并派人将货品空运至贵阳,客户深受感动,不久就寄来恶劣要求每月供应40吨雨润产品的订货单。 不断地开发新品,填补市场空白,为产品找着了市场空间。郑州市场向来是火腿肠双雄“双汇”和“春都”的天下,祝义才在调查后发现,当地居民口感偏辣,并喜爱略肥的肉制品。雨润便以猪头肉、猪爪等为原料,推出了“京酱猪蹄”、“猪耳粒”等5个新品种,果然大受欢迎。迅速在该市场占有了一席之地。 目前,雨润产品已有1000多个品种,几乎每个区域市场都有针对当地消费者口味的主打品种。而全国三星级以上的酒店,90%都在使用雨润的产品。 雨润很少做广告,一年不到1000万元的广告费用,对于年销售额34亿元的企业来说简直不值一提。诚信经商和信息畅通的销售渠道铸成了他防守的坚盾和攻击的利器。拔猪毛拔出的人才体系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中,很少有人能够完全掌握蓄才养势的要领。数量激增,盲目膨胀,抖空了多年积攒的家底。一些由盛而衰的民营企业家们几乎发出了同样的感叹:最大的失误是忽视了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以至今日失去市场容身之地。 祝义才的扩张不可谓不明显,他新建收购了那么多企业,每家企业都需要总部抽调大批骨干去传经送宝,久而久之,总部是否会失血过多?回答是没有,至少不明显。原来他还有一套人才供血的高招。 较为成熟的经理级聘用人员先去各部门担任副职,考察两年,再予重用。对于非成熟人才的培养则是祝义才最独到的地方。 雨润每年都要大规模招聘上千名应届毕业生,如此大批量“新鲜血液”的注入,考察和培养工作至关重要。 首先是对他们吃苦耐劳和敬业精神的培养。迎接他们的是一次为期3个月极其艰苦的军训生活,有1/3的人员承受不住这地狱式的训练而被淘汰掉。熬过了第一关的大学生别高兴得太早,先下车间干至少4个月公司最脏最累的活,与工人们一起切猪肉、拔猪毛、洗肠衣,此招旨在打消大学生的骄娇二气,“能屈能伸,拔得猪毛再做经理”。从1996年到现在,公司一直处于一个急剧扩张的过程中,急需要大批的管理层人员,但新招来的大学生却缺少实践,先到车间熟悉企业的各道工序和管理模式,有利于企业在扩张过程中一脉相承,这就是雨润之所以在成功扩张过程中始终能保证人员素质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个程序又将淘汰1/3的人员,留下来的1/3就算过关,基本素质达到可造之才的标准。他们被分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接受再培训。 二是与知识有关的培养,雨润每年都投入数百万巨资,登报公开聘任著名学府的高校教授、博士为企业员工讲授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商务谈判等理论知识。组织他们去国内外参观考察,学习先进的高新技术,保证了企业员工的再充电。 三是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管理,2001年12月上旬,雨润集团获国家人事部批准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雨润博士后科研站的建立,不但加强了雨润与国内外大型企业间的交流合作,有利于开发具有较好市场前景和较高学术技术水平的研究项目,以及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而且加快了企业内部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和造就高层次的科技和管理人才。同时,也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必要的科研、生活条件及其它后勤保障打下良好基础,对新型科研项目的开发及创收创汇意义重大。 祝义才从收购国企中找到了自身企业发展的空间,也为自己的下属提供了畅通的上升通道,很多大学生工作两三年,业绩突出,就成为分公司经理、部门经理,而他所收购的企业中,派去负责的骨干领导也多是30岁以下的年青人。多元化不是吃人的老虎作为奇迹创造者的祝义才,又开始盘算着创造新的奇迹。他说:只要企业主业稳固,发展多元化就不是吃人的老虎。在建立起自己肉食品帝国之后,又是如何竭力地遏制其内在非理性冲动,迅速地脱胎换骨,以一种平常的姿态和形象成为经济生态圈的普通一分子? “食品工业是道德工业”一直是雨润人谨记的第一法则。与高温肉制品相比,低温肉制品加工技术更先进,科技含量更高。为了保证质量,他先后投资4.5亿元引进国际最先进的低温肉制品生产设备,他高薪聘请了30多位国外肉制品专家,在原国企职工中挑选有潜质的工程师,共同组成集团的核心技术力量。对每道工序严格制订了卫生等级标准。 高品质的产品还有赖于高品质的原料。为此,祝义才倡导在苏、皖、川等省建立多个畜禽良种基地和养殖服务网络,派出技术骨干对农民进行培训,提供改良饲料,并以合同形式规定保护价收购。2001年雨润消化生猪400万头、牛5万头、鸡500万只、鸭300万只、鱼、蛋3000吨,带动了5万名农户养殖致富。显示了作为低温肉制品龙头企业的强劲实力。 主业的稳固发展,祝义才更有信心地吹响了多元化进军的号角。他也给自己送了一条戒律:三年收不回成本的项目,不去做。以实业理念制胜的祝义才,清晰设计着事业的发展前景:雨润集团已有的肉食品、房地产、高科技等产业,将以肉食品为主业,房地产、高科技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形成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战略格局。 在房地产方面,先后开发了北京60万平方米,上海40万平方米,广东7万平方米,深圳15万平方米的楼盘,这些楼群的有序开发无疑为企业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除此之外,雨润也开始步入高科技领域,纳米、软件工程都会将企业引领到一个更高的起点。 采访完祝义才已是凌晨3点,他说他上午就要去香港,此去估计能同时收购两家香港上市公司,能融到10个亿的资金,这样一个巨大的利好的消息在他讲来也是轻描淡写的。他的能量有多深,谁也猜不透。 一个人的一生可以错过一个时点,但是不可以错过一个时期;一个国家可以错过一个时期,但不可以错过一个时代。国家没有错过这个时代,祝义才也没有。
[/siz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