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23|回复: 11

[转贴]20世纪桐城派研究述评

[复制链接]

222

主题

2867

回帖

3132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3132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2-4 19: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ize=3]20世纪桐城派研究述评

作者:高黛英

桐城派是清代文学史上集中国古典散文、文论之大成,并占有突出正宗地位的古文流派。此派自乾隆之世揭橥"义法"大旗结立门户之初便毁誉繁兴、人言言殊。进入20世纪以后,桐城派研究也几经起伏,大体可分为四个时期,呈现出两落两起的态势,下文分述之。

一、承续期的桐城派研究

世纪初20年是桐城派研究的承续期,它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选派后劲刘师培、黄侃等人对桐城派体与辞的批评;二、"五四"新文学先驱胡适、陈独秀等人对桐城派的价值否定。从学术渊源看,前者接续了乾嘉骈散论争,后者尽管另有思想资源,但晚清经世文派"主变敢逆" 、"喜以经述作政论"以"变法图强"的革新,对"五四"新文化运动打出"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理论旗帜,进而全盘否定桐城派无疑起着先导作用。至于戊戌维新时期改良主义文学家梁启超发动"文界革命",锻造"新文体",自然是以当时雄踞文坛正统地位的桐城派作为对立面,从而挑战传统古文清规戒律的,当可视为对桐城派另一种形态的批评。但在当时,梁氏对桐城派"没有专论",[1] 有的只是一些是非学理层面的"片断的"、"结论式的断语"。[2]被学者们经常引述的那段"然此派者,以文而论,因袭矫揉,无所取材;以学而论,则奖空疏,阏创获,无益于社会,且其在清代学界,始终未尝占重要位置,今后亦断不复能自在"的批评,则是梁氏于1920年10月间作出的,[3]其对桐城派全盘否定的评价和对桐城派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用的判断,明显有失偏颇,与史实不符,兹不赘述。

骈文,作为中国古典散文的重要体式,与散文的对立起自六朝"文笔之辩"。至嘉道之际,阮元针对桐城古文雅洁有余而文采不足的局限,提倡建立《文选》派,他援用六朝文笔之说作为理论根据,力辩"沈思翰藻,有韵用偶"的骈文优于无韵言事、奇句单行的桐城古文,为骈文争夺坛席,欲扫桐城古文于文坛之外。延至民初,选派后劲刘师培接绪乾嘉骈散论争,在《论近世文学之变迁》、《文章源始》、《广阮氏文言说》、《中国中古文学史》等论著中,再引六朝文笔之说作为理论武器,力主"骈文一体,实为文类正宗",訾诋被桐城派继为文统的八大家散文,以为桐城古文据事直书、无韵单行、不尚藻采算不得文学,只能称之为"杂著"。其说偏颇且无出清人阮元之上。黄侃在《文心雕龙札记》这部颇邀时誉的论著中,纠正其师刘师培、章太炎关于文学界说的偏颇,近一步发展了选派的理论,并在《题辞及略例》、《原道篇》札记、《丽辞篇》札记等篇目中,更为激烈地批判了方苞"义法"说和姚鼐"阳刚阴柔"风格论。称桐城派语言上讲"雅训"不讲"俪辞"、文势上强调气势而不讲骈偶用典的主张为"褊隘",不满桐城派抹杀六朝骈文成就的言论。而桐城派最后几位大师姚永朴、姚永概、林纾则一方面讲授古文辞,坚持古文创作,另一方面系统探讨总结桐城古文理论,以扩大桐城派的影响。姚永朴《文学研究法》、林纾《春觉斋论文》、《韩柳文研究法》就是桐城文论集大成式的代表作。这些著作继承了桐城文论偏重于传授古文学习方法和写作经验的传统,以至于被有的学者讥刺为 "若无何发挥,第掇拾其先人遗绪而已" [4]。

选派与桐城派的这场骈散论争,使得桐城派在清末的京师大学堂民初的北京大学里由占绝对优势到咸去大学,转被章(太炎)门弟子所替代[5]。这场论争,正如周勋初所评价的"对散文和骈文写作中的许多问题作了理论上的辨析和总结"[6] ,但其总体上是囿于传统杂文学体系的门户之争;仅就选派对桐城派的批评讲,建树无多。他们对方、刘、姚的文章未加厚非,只是抨击了近世文坛"多托于桐城""以便其空疏"的"枵腹"之徒。章太炎论文则宗魏晋,认为桐城派"文能循俗" ,态度上 "不病"亦"不尊",同于早期学者李详。[7]他所鄙薄的乃是严复同林纾,在《社会通诠商兑》一文中訾诋严复说"犹未离帖括申夭之态","概附仰于桐城之道左,而未趋庭庑者也"。在《与人论文书》中批评林纾文章"辞无涓选,精采杂污,而更浸润唐人小说之风,夫欲物其体势,视其蔽尘,笑若龋齿,行若曲肩,自以为妍,而只益其丑也"。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新文学先驱胡适、陈独秀等人以西方文学作为参照系,以进化的文学观和惟白话文学为文学正宗的一元思维,重新审视传统文学及其观念时,将桐城派作为旧文学的代表,进行了全面的讨伐与批判。率先发难的是胡适,他发表《文学改良刍议》,立言谨慎地提出文学改良八事,说:"今之‘文学大家',文则下规姚曾,上师韩欧;更上则取法秦汉魏晋,......而皆为文学下乘。"[8]虽未点名,但批评所指显系桐城派及其坚守的道统文统。继之,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锋芒锐利地点名批判当时统治文坛的三大权威流派:选派、桐城派、江西诗派。提出文学"三大主义",并将桐城三祖方、刘、姚和明代前后七子及归有光并称为"十八妖魔",说"此十八妖魔辈,尊古蔑今,咬文嚼字,称霸文坛",说桐城派方、刘、姚等人的文章,内容上"希荣誉墓,无病呻吟",形式上"摇头摆尾,说来说去,不知说些什么"。[9]还断然拒绝胡适"愿国中人士能平心静气与吾辈同力研究此问题"的倡议,表示 "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而不容他人匡正也"[10]。钱玄同起而呼应,两次致书陈独秀,表示赞同和支持文学革命的主张:"顷见五号《新青年》(实为2卷6号、作者注)胡适之先生文学刍议,极为佩服。其斥骈文不通之句,及主张白话体文学说,最精辟。......具此识力,而言改良文艺,其结果必佳良无疑。惟选学妖孽,桐城谬种,见此又不知若何咒骂。虽然,得此辈咒骂一声,便是价值增加一分也。"[11]战斗姿态异常鲜明,且从兹不忘径呼桐城为"谬种"的发明,再三称述,从不改口。总之,在新文学先驱看来,桐城派作为中国几千年封建文学的总代表,作为重建新文化总体格局的障碍物,"直无一字有存在价值"[12],必扫荡廓清全盘否定,否则,白话语体的新文学将无法建立。这种决绝的反传统的态度,是对中国文学传统载道观念及长期弥漫在文学界复古主义思潮的反动,其历史功绩在于它促使散文文体从载道之具的文学主流地位退居边缘,定位于叙事状物言情,逐步回归于文学自身,完成了中国古典散文向现代新语体散文的嬗变。但批评中的"政治"功利观念对以后的桐城派研究有着不小的负面影响。

二、发展期的桐城派研究

狂飙突进的"五四"之后,20年代中期至40年代末是桐城派研究的发展期。首先是"五四"新文学家对他们曾经攻伐过的桐城派不再持全盘否定的态度而有所选择和汲取,论述上也有了客观具体的分析。如认定古文是"死文学",只有白话文学才是"活文学"的胡适,在他的《五十年中国之文学》一文中重新审视桐城古文创作,分析、肯定了桐城派"使古文做通顺了,为后来二三十年勉强应用的预备"的功绩。[13]刘永济《中国文学通论》、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变迁》、吴文祺《近百年来的中国文艺思潮》等论及桐城派时,观点与胡适相近,不过论述更为详细。仍持否定意见的学者是先前不大谈桐城问题的周作人。他在为现代散文溯源的描述中,不仅对桐城派作了彻底的清算,而且矛头直指被桐城派奉为文统的唐宋八大家特别是韩愈。周氏在《中国新文学源流》第四讲《清代文学的反动——桐城古文》中,肯定桐城派的文章"比较那些假古董更为通顺",但又借用清人王湘绮、伍绍棠、蒋湘南的论说,批判桐城派"文章统系也终和八股文最相近"。[14]周氏的这一观点一直影响着后来论者对桐城派古文价值的评判。

至三、四十年代,以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考?撰述考》、姜书阁《桐城文派述评》两部专著和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钱基博《中国文学史》中的相关论述为转折与标志,桐城派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和成绩。其表现为第一次将桐城派作为纯然的学术对象来归纳研究,研究的视角转向了"文学之内",研究步步深入,由文派流变史的研究到桐城派理论及创作的深入探讨,初步建构了20世纪桐城派研究的基本框架和范畴。如分别于1929、1933年出版的刘姜两人的著作,一部为"考其师承,录其名氏,括其生平,详其著作,提示传记、评论之所在,兼具‘学案'、‘目录'、‘索引'之作用"的桐城派研究的工具书;[15]一部为系统评述桐城派缘起、传衍、发展、递变和衰落情形的专著。姜著自序说"本篇一大半叙述它的史实,一小半批评它的内容"。[16]作为草创之作,引述材料多杂采各家文集,取资第一手资料,对桐城派的评价,建立在史实和分析的基础上,较为公允得当,功不可殁。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采用或专人、或专篇、或专题的体例立论,用六个专节五万字的篇幅第一次对桐城派代表作家的文学观和文论体系作了系统深入的研讨。《桐城文派与其文论》一节首先肯定了桐城派在清代文学史、文学批评史上的"中坚"地位,总结桐城古文因其"雅洁"故"通于古而又适用于今"的特色,清晰勾勒出文派承传演变乃至衰蔽的过程,揭示桐城派之所以成派并发展流衍的根本原因。《方苞古文义法》、《刘大櫆义法说之具体化》、《姚鼐义法说之抽象化》、《姚门诸人之阐说桐城之学》等节分别阐述桐城三祖及其后学的理论建树,厘清了其间继承发展的关系脉络。《各家对于桐城文之批评》则描述自乾嘉以来骈文家、汉学家、经学家在事与道、体与辞、义与法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上与桐城派的分歧和论争。作者用心于桐城派研究的"史"的勾稽,以史家的眼光将研究对象置于整个传统古文创作及理论批评的发展演进中,结合时代学术思潮探本溯源作纵贯性的研究,颇有创获。其富有前瞻性的研究思路和基本观点影响深远,泽惠后人。钱基博《中国文学史》近十万字的《附录》,是作者研读桐城派各时期近20位代表作家别集的心得之作。《附录》先清理、介绍每部文集的编次、刊刻情况;次点评作家创作师承及风格特色;再采录作家可诵篇目于后。作者有着精深的国学修养和艺术鉴赏力,对造诣各殊的桐城文人古文创作风格特色的概括点评极为精当,并且是在通读了作家全集之后、在与其他古文家创作的比较中作出的。钱氏的作品论被周振甫评价为:"别识心裁,正属于‘成一家之言'。"[17] 上述研究在系统性、规范性及研究领域的开拓等方面为20世纪后半叶桐城派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时期还有高校学报及相关学术刊物发表过为数不多的泛泛介绍性的文章,学术价值不高。

三、低落期的桐城派研究

建国后至70年代末是20世纪桐城派研究最为低落的时期。近40年的时间,学界除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批评史中有关于桐城派的绍述外,仅1957、1961—1963四年中有关于桐城派的争辩之声。1957年,王气中发表《桐城派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重新评估桐城派。同年,马茂元发表《从桐城派的古文谈到姚鼐的〈登泰山记〉》,具体分析了桐城派的艺术特点,但均未获得学术上的反映。1961年5月有人在《光明日报》提出《桐城派在社会主义社会有无作用》的讨论。1963年底,讨论的主要成果由安徽人民出版社结集为《桐城派研究论文集》出版。文集中的12篇论文,论题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关于桐城文派的整体评价问题,侧重于其社会作用和思想政治倾向的评价;二是关于桐城派文论"义法"的阐释及评价。对桐城派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论者们大都或多或少地予以肯定。如王气中的文章就桐城派的文论体系、创作特色及其贡献等方面提出看法,认为桐城派"继承了中国文论以前的传统,加以总结、发展,给散文建立了较为系统的理论"[18]。这是建国后最早冲破桐城派研究无形禁区而持积极肯定意见的文章。但受当时思想文化界形而上学之风的影响,更多的论者机械运用唯物史观,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文学发展的外部规律上评价桐城派,否定意见仍占上风,特别是在对桐城派思想政治倾向的评价中,论者往往从桐城派与清王朝的文化政策、与程朱理学及汉学的关系及桐城古文与时文的关系等三个方面入手,简单徵引桐城派卫道的、诋毁汉学的言行或作品,评说其理论创作和发展变迁,从而否定文派的政治思想倾向。对桐城理论根基"义法"说的错误解释又导致了对其创作内容的否定。论者认为,桐城义法义指内容法指形式,将义法之"义"直接与程朱理学划等号,进而否定之。这种给古代文论及创作贴当代政治与阶级标签的简单武断的批评,当时就受到批驳。但相对而言,批驳之文写得拘谨局促似不敢放言高论。这一时期出版的两部权威的《中国文学史》,对桐城派也持基本否定的态度。[19]与多数论者用批判乃至上升到政治层面评估文学问题的方式不同,钱仲联《桐城派古文与时文关系问题》一文,运用大量史料辨析古文与时文性质及写作方法的异同,以批评桐城古文乃"变形八股"、"高级八股"的观点。钱仲联认为,明清古文理论家有时不免用写作时文的一套理论来处理古文,写作上有的也不免沾上一些时文的气息,但二者的循环影响,主要还在于古文影响时文的一面,即提高了时文的水准,而不是相反降低古文的品格。文章针对论者以桐城派所宗尚的明人归有光是时文名家、归方评点《史记》姚鼐选《古文辞类纂》所采用的评点有类时文选本的做法,方、刘、姚文语中有吹捧时文之论作为论据"诟病桐城古文......与时文沆瀣一气"的观点,具体讲述了归、方及桐城文人之评点不同于时文家的评点,应区别对待的。批评辩驳有理有据,值"不容辩驳争鸣的氛围",[20]识见与方法均属难得。

至于"文革"中的一些所谓的评论文章,更是远离学术,成为政治的工具或附庸。不再赘言。

四、复兴与繁荣期的桐城派研究

80年代以来是桐城派研究的复兴与繁荣期。随着思想解放和实事求是精神的发扬,桐城派研究出现历史性的转折与勃勃生机。复兴期首先冲破桐城文派研究无形禁区的文章是1979年马茂元的《桐城派方刘姚三家文论述评》和吴孟复《试论"桐城派"的艺术特点》。接着,1981年1期《艺谭》发表马厚文《桐城文派源流考》并刊发"编者按" 说,欢迎学界的朋友对源远流长的桐城派进行历史的科学的探讨和研究。随之,《江淮论坛》亦开辟"桐城派研究"专栏讨论桐城派问题。仅此一个刊物,至1985年底已发表桐城派研究文章近30篇, 40多万字。1985年11月上旬,首届国际"桐城派学术讨论会"在安徽桐城召开,这是桐城派研究的一次里程碑式的盛会。来自全国16个省市和海外香港、日本的160多位专家学者会集一堂,交流研究成果,畅言研究心得,提交论文70篇。安徽社科院文研所等单位辑会议论文25篇成《桐城派研究论文选》一书,由黄山书社出版,其余论文在《江淮论坛》等刊物发表多篇,形成了桐城派研究有史以来的第一个高潮。80年代以来大陆陆续发表的300多篇论文、近20部专著,台湾姚翠慧《方望溪文学研究》、尤信雅《桐城文派学述》、香港叶龙《桐城文学史》、《桐城文派艺术欣赏》、新加坡许福吉《义法与经世》、日本佐藤一郎《中国文章论》、前苏联卡里娜·伊凡诺夫娜·戈雷金娜《19世纪至20世纪初中国的美文学理论》等专著以及韩国金正国《论管同的思想与古文理论》、日本佐藤一郎《江户、明治时代的桐城派》、武内义雄《桐城派之圈识法》、香港杨钟基《曾国藩学文门径试探》等数十篇论文是这一时期研究繁荣的最好标志。

本时段研究的论题依然围绕着自有桐城派研究以来一直争论不休的整体评价、古文理论贡献、古文创作成就、文派流衍及历史经验教训的探讨与总结等几个问题;学术争议的焦点仍在以下几个方面,即桐城派承续道统、文统对古文理论的不断总结及其艺术实践,到底是对中唐以来古文运动及文学传统的承继与发展,还是清王朝文化政策扶持的直接产物?桐城派是反动的文艺流派、清王朝御用文学、程朱理学的传声筒,还是以尊崇程朱理学为其"门面语",而注重写作艺术原则和情感表达的古文流派?桐城古文是"变形八股"、"高等八股",还是以古文改造时文、与时文有"有鸿沟之殊"、或是互有影响的、古文中"最正当最有用"的文体?复兴与繁荣期以上问题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就,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研究方法的更新、视野的扩大和多元格局的形成。本时段研究者以全新的思想方法、文学观念、价值取向观照桐城派,大大拓展了研究的领域与视野。或从宏观的角度进行综合研究,或从微观的角度进行专题研究,曾国藩、戴名世等先前被视为禁区、或不大被学者关注的课题成为研究的热点。有的文章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从地理因素上探讨桐城派开宗立派流衍漫长的成因;有的文章运用考证的方法探索作家身世及其与诸文派、学派的关系;有的文章从语言学的角度谈桐城派与文学语言的发展......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多元格局。世纪末最后十余年相继问世的一批专著在此方面更是大有开拓。如王镇远的《桐城派》,将桐城派自雍乾至民初发展过程及历史贡献,绍述得简要准确有据、完整而不零碎,有正本清源之功。同时,作者在以地域为次讲述嘉道后桐城派传播流衍,视野扩及学者们一般不大注意或根本不提的戴均衡、欧阳勋等20位作家,对他们的理论贡献及创作个性,亦均从文派发展的角度给予了简要的评点,填补了桐城派作家作品研究的若干空白。晚于《桐城派》两年问世的王献永的《桐城文派》,其旨趣不在桐城文派本身的研究,而试图对桐城派发生发展的历史经验及教训作探讨和总结。全书用几近一半的篇幅探讨桐城文派的功过是非、经验教训,并第一次对"五四"至80年代末的桐城派研究讨论情况作出综述,从中可见作者探讨文学发展规律的热情和努力。吴孟复《桐城文派述论》一书史论结合,述中有评,论述"十有七八,言前人所未言"。[21]全书无论总述桐城派的历史渊源、地理因素、艺术特色,还是分述桐城文派师友相传、诸家风格,均新见迭出,持之有故,求是于实。其最有贡献之处在于能对桐城文派研究中最为缠夹的疑难问题作出自已的解析,显示了深厚的学养和眼光。周中明的《桐城派研究》,除实事求是,考镜源流,详细描述了桐城诸家的生平、思想、师承关系和于文论的建树、于创作的特色,于文派发展的贡献外,还从地域文化的角度考察了促进桐城派产生的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人文荟萃的社会历史环境、家庭教育环境的"小气候"和促其发展的历史时代的大环境、社会政治文化学术的"大气候"。作者既抓住了桐城派对清王朝文化政策相适应而发展的一面,更注意到桐城派与清王朝文化政策相矛盾而保持自身相对独立的另一面,摆脱了以派论人、论文的弊病。其对桐城派历史发展轨迹的寻求,对其成败得失经验教训的探讨和对百年桐城派研究现状的总结,都显示了著者深刻的识见与功力,是著者对桐城文派研究的贡献。何天杰的《桐城文派:文章法的总结与超越》是"中华文学遗产新论丛书"之一。既标举"新论",自要凸现研究者或方法、或观念、或角度、或结论的新。何著之新,在其对桐城派理论及创作的准确定位:桐城文论是文章学理论,桐城古文是在载道与崇文两难选择中最终偏重于后者的文学散文。何著所论偏重体验长于鉴赏,著者将桐城文论纳入"文章学"的座标,结合文本的细致分析来阐释其理论的内涵及发展,阐释不拔高不贬抑,准确有说服力。关爱和《古典主义的终结》对桐城派研究的突破之处有二:一是将桐城文论漫长衍进过程中散珠碎玉般零落的表述系统化,范畴化;二是对桐城派长达200余年的发展作"时段"与"群体"的研究。作者将桐城派兴衰发展的过程分为初创、承守、中兴、复归四个时期,以其标榜的道统——文统作为专著纵向展开的并行的双线,于此同时将桐城文派放置在200余年思想文化背景、学术士林风尚的推移、转换中,把握这一创作群体"一以贯之的精神气韵和因革损易的内在脉络,从而勾勒其形成发展兴衰变化的总体面貌",[22]我们从中看到的不再是一个个作家的简单排列,而是在不断推进的时段中有机活动着变化着的文学群体。总之,这一时段的桐城派研究,各家多有自己的角度与方法、发现与贡献,从而突破了研究模式的单一。

第二,由简单的价值判断转向文学事实的清理与研究,由功利转向审美。在我国,注重社会功用的政教批评有着几千年的传统。桐城派研究前三个时段不少论者或执着于价值评估,或专心于文学与时代政治关系的评价即是明证。复兴与繁荣期的桐城派研究冲破了此种局限,而代之以对桐城古文创作成就与特色的审美关注。桐城文论研究也侧重其对创作的推动指导作用的研讨。如张家英《龙门家法与韩欧精神》,着力探讨桐城文论及其艺术实践对中唐以来古文运动及文学传统有着怎样的承继与发展;马积高《清代学术思想的变迁与文学》一文,则将桐城文派与唐宋八家相比较,总评其论说、记叙、抒情三类古文的艺术特色及成就,并分析了桐城派虽承韩欧文统,然总成就不逮八家的原因。再如郭豫衡《桐城派的理论与实践》、吴孟复《再谈"桐城派"三个问题》、何士杰《桐城派:文章学的总结与超越》等著述评价桐城古文而深入至文本,理论归纳阐发结合作品展开;刘跃进《极摹世态炎凉、曲尽人情事变:从<忧庵集>窥探戴名世晚年心态》一文是创作心理研究的篇章,其研究创作,注意作家纠纷郁结的心态和隐曲复杂的民族情绪对创作的影响。庄严《试论桐城派文化的历史特点和美学特征》、艾斐《论桐城派的艺术流变与美学特征》等文章则深入探讨了桐城派的美学特征。

"五四"至"新时期"之前,学界对桐城古文成就评价较低,一般认为桐城派在创作实践上成就不大。新时期研究者对此做出了新的评价,如项纯文《桐城派评价臆说》认为,桐城文派创作成就不在是否出现了文学史上第一流的大散文家和惊世骇俗的作品,而在该派散文具有自已鲜明的特色,于一个泱泱大派的绵延不绝的创作实践中,散文艺术被普及到了一个较为提高的水平[23]。桐城派文章夥盛,作家济济,不仅形成了整体的流派特色,而且桐城诸子为文造诣各殊。马亚中《试论姚鼐古文的艺术特色》、刘守安 《才雄气肆,笔峻词丰:论刘大櫆的散文创作》、王镇远《论梅曾亮的文学主张及其散文创作》等一批文章为我们展现了桐城文章各有其自家面目的景况,其研究有许多精警之处。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散文是在叙事性的"史"、论说性的"子"和应用性的墓志碑铭、书札公文等体裁的基础上产生的。在传统杂文学的体系中,中国古代散文的文体功能、 文学属性及本质特征,均缺乏质的规定性。顾易生《方苞姚鼐的文论及其历史地位》、关爱和《坚守艺术的壁垒》、何天杰《桐城文派:文章法的总结与超越》等文章就致力于挖掘处于各个不同发展时期的桐城派领袖人物对古文文学特性、古文文体意识孜孜探求的努力。顾文从文道关系上把握桐城派力图把程朱理学与韩欧文学并举而作为行身祈向之时对古文写作艺术原则、艺术规律的探索,认为"这种二元论倾向和偏重文艺的态度,是对程朱哲学体系的背离,是对中国文论的发展与贡献"[24],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何天杰也认为,方苞"义法"说的历史性突破,就在他开辟了一条"在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上谈文法"[25]的道路,至姚鼐,其 "道与艺合,天与人一"的主张将"文""道"并论,让二者平分天下,"技精则近道"[26] ,这是前无古人的识见。关文则系统描述了桐城派方刘姚及其后学对古文文体价值定位的认识过程。作者高度评价了桐城派各个时期的领袖人物,"审时度势,着意寻找最适应古文家生存的理论,不断修正着对古文文体特质的认识"的努力,称桐城作家"围绕着让古文回到古文自身,把古文还之于古文家所作出的种种努力,为传统的杂文学体系向现代纯文学体系的过渡,作了一个鲜为人知的铺垫"。[27]

第三,理论探讨的细化与深入。以桐城文论研究中最为缠夹的义法说的研究为例。

"义法"说是桐城文论的理论根基,也最为世人所诟病。学界达成的共识是"义"指内容、"法"指形式。但"义法"之"义"是否如某些文章阐释的那样能直接与封建道统程朱理学划等号?"义"与"法"的关系是"义"决定"法",或反之?还是二者相辅相承、互依并立?"义法"合用是对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要求,还是对古文创作体制的规范?本期对此问题的阐释更切近"义法"说的实质,更近于文学史的事实。如王镇远《论方苞的"义法"说》一文,从分析方苞"义法"说之来源入手,考察了方苞以"义法"论文时的具体所指,并结合方苞个人学术、时代风气与"义法"说之关系及后代文人对"义法"之理解等问题,清晰地讲述了"义法"说所指及实质。他认为"义法"说源自方苞对《春秋》"义例"、"周官""仪法"的研讨,因而一开始就带上"义例""法式"等含意。从方苞运用和解释"义法"的具体文字看,它主要是指文章的格法,这也是桐城后学对"义法"的普遍理解。方苞以"义法"论文所指大致有以下数端:1、指文体对写作的规定和限制;2、指文章对材料取舍详略提出的要求;3、指行文的开合起伏,脉络呼应;4、以"义法"论文要求文字简洁。即提倡典雅、古朴、简约的文风。因之,方苞"义法"说,重在文章的体裁、详略、章法、语言等问题,是古文写作应遵循的艺术法则,是偏重于讨论文章形式方面的理论。尽管方苞提出了"义以为经而法纬之,然后为成体之文",即明确规定了"义"对"法"的主导作用,但统观方苞全集所有论述"义法"的地方,并无对思想内容提出的直接要求。因而"义法"在方苞的文论中,是指作文最基本、但又是最初级的模式和要求。桐城派文人都将"义法"理解为文法、文例,主要指写作须遵守的规律。以上对"义法"说内涵的解释,是符合"义法"说的历史面目的。顾易生也指出,"方苞常常以义法或义指内容材料的选择、熔裁和论点论据的组织安排","义与法在文章中的位置,两者似不无差别,但相辅相成、互依并立是肯定的,而且义法说总的说来还是属于论述文章作法"[28]。不少学者不仅注意到方苞论文言法,使初学者有阶级可循的一面,还注意到方苞本于义而言法,法并非是死的教条。如马茂元指出,"文有定法,但题材不同,体制名异,则法又有其不定的一面"[29],并具体分析了这不定的一面。笔者认为法是对古文写作的规范,而法的旨归在于使文章的形式不越于度。即要从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语言的运用上都要汰去一切不合乎体制的成份,使之雅洁谨严。至于如何探求"义法",或说探求义法的途径,《望溪集》中多次强调学行是根本。桐城文论偏重具体写作经验的传授和强调学行对创作的重要性的特征可以从桐城作家的职业特性上寻找成因。吴孟复等学者指出,桐城作家多职为教师,既职为教师,为文授徒均不得随意挥洒,而须为承学者指示门径,须依科举之需确立为文、评文的规范,因之形成论文而言法,力求有形迹可循,有程式可遵。理论研究的细化与深入使得复兴与繁荣期的桐城派研究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取得了前期研究所没有的进展和突破。

五、桐城派研究中的不足与缺陷

从近人20世纪的桐城派研究取得了世所公认的成就,但无庸讳言,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与缺陷。

一、桐城派研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研讨尚不充分,意见未趋统一。如新时期仍有学者认为桐城派是清朝的官方御用文学"[30],"是清朝统治者的文化工具"[31]。桐城派文论"以清廷的统治思想为依据,以清廷的文化政策为准绳"[32]。有的学者对桐城派的理论及创作实践均持否定态度,认为"‘五四'新文学运动对桐城派的批判,......今天完全应该给予肯定,不应该否定"[33]。学术观点、思想观念以及立论的出发点上都分歧赫然,有待于进一步的商讨。研究领域也需进一步拓宽。如桐城派除"桐城三祖""姚门四杰""曾门四弟子"外,门生广布海内,流布也不限于安徽一隅,而遍及大半个中国。从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考?撰述考》的著录看,有作家六百多人,著述千余种,现有研究成果的涉及面尚嫌狭窄。

二、桐城古文研究不够深入,理论研究常常孤立于创作实际之外,研究者对创作中表现出来的文学思想和审美意识多有忽视,且低水平的重复研究多,陈陈相因的浮泛粗疏的描述多,真知灼见嫌少。如有学者言,方苞所开创的桐城古文一代"雅驯不芜"的文风与桐城先驱戴名世有直接的渊源关系。其实这一论断不符桐城古文创作实绩所显现出的文学思想与审美追求。郭豫衡讲得好,他认为从地域和行文的某些主张和技术造诣看,戴名世也不愧为桐城后裔的前辈,不过,从思想和文风看,戴名世实乃明清之际文风的结束者,而不是桐城文风的创始者,他对桐城文章是有影响的,但这影响不在于他开创了桐城派的风格,而是在他那《南山集》之狱的影响下,桐城诸子如方苞、刘大櫆、姚鼐等引为鉴诫,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风格——雅训不芜。[34]。作者联系时代、结合作家际遇,从其理论与实践结合上,既把握作品总体风格上质的区别,又抓取作家创作的个性差异,才能对作家的文学主张、创作特色及价值、地位作出准确的评判。可知,不对文本下一番刻苦深入的研读的工夫,仅凭前人已有的评价或判断作印象式的描述,所谓的研究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是没有什么学术意义的。

三、基本文献建设欠缺。翻检有清一代文学总集、桐城作家别集、荟萃一代文章名篇的清代文编、文论篇章以及清代类书、丛书、辑佚书、年谱、学案、目录,其中有着极为丰富的桐城文派研究的第一手资料,然而,我们今天所能看到桐城派作家作品的校勘、笺注、评点等整理本只有王树民编校《戴名世集》、刘季高校点《方苞集》、吴孟复编校《刘大櫆集》、徐天祥、陈蕾校点《方望溪遗集》、徐寿凯、施培毅编校《吴汝纶尺牍》、《郭嵩焘诗文集》、《曾国藩全集》、《林琴南文集》等寥寥几部。桐城派大师姚鼐的文集至今尚无整理本问世。普及性的桐城代表作家的文章选本,也只有王镇远主编《桐城三家散文赏析集》、漆绪邦、王凯符选注《桐城派文选》、杨荣详译注《方苞姚鼐文选译》、陈耀东注译《方苞、刘大櫆、姚鼐散文选》四种;完备的桐城派研究专题目录也付之阙如。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桐城派基本文学事实的清理,基本文献的建设已经成为研究进一步深入展开的限制性因素,亟待有识之士的努力。

20世纪桐城文派研究所取得的世所公认的成就正是21世纪桐城文派研究的新起点,随着有志之士学殖的培养、方法的拓宽和不懈努力,我们有理由对新世纪桐城文派研究的新发展抱乐观的态度,桐城文派研究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见夏晓虹《觉世与传世》第3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 参阅范培松《中国散文批评史》第7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 见粱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十九)第50页,中华书局1954年版。
[4] 见姜书阁《桐城文派评述》,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5]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第194页对此段公案有所记叙,岳麓书社1986年版。
[6] 见周勋初《当代学术研究思辨》第2页,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7] 参阅李祥《论桐城派》,《国粹学报》1908年第49期。还可参阅周中明《桐城派研究》第408页,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 见《新青年》2卷5号。
[9] 见《新青年》2卷6号。
[10] 见《新青年》3卷3号。
[11] 见《新青年》2卷6号。
[12] 见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2卷6号。
[13] 见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胡适学术文集》第100页,姜义华主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
[14] 参阅周作人《中国新文学源流》第42-51页,华东师大出版社1995年版。
[15] 见吴孟复《桐城文学渊源考、撰述考序》,收入作者专著《桐城文派述论》第231页。
[16] 见姜书阁《桐城文派述评?自序》第2页,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17] 见钱基博《中国文学史?后记》第1139页,中华书局1993年版。
[18] 见《桐城派研究论文集》第2页,安徽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19] 钱仲联《桐城派古文与时文关系问题》载《文学评论》1962年2期。
[20] 参阅方铭《桐城派评价新论》,《安徽大学学报》1986年1期。
[21] 见《桐城文派述论》第1页。
[22] 见《古典主义的终结》第18页。
[23] 参阅项纯文《桐城派评价臆说》,《桐城派研究论文选》第52—55页。
[24] 参阅顾易生《方苞姚鼐的文论及其历史地位》。
[25] 见何天杰《桐城文派:文章法的总结与超越》第76页。
[26] 同上。
[27] 见关爱和《坚守艺术的壁垒》,《文学评论》2000年4期。
[28] 见顾易生《方苞姚鼐的文论及其历史地位》,《江淮论坛》1982年2期。
[29] 见马茂元《桐城派方刘姚三家文论评述》。
[30] 见敏泽《中国文学批评史》第941,94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31] 载《华中工学院学报》1982年1期。
[32] 见黄保真等著《中国文学理论史》(四)第205页,北京出版社1987年版。
[33] 载《文学评论》1996年4期。
[34] 收入《历代散文丛谈》第393—410页,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size]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22

主题

2867

回帖

3132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3132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5-4-23 13:2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学秩序的演变:曾国藩、章太炎与梁启超——以清季民初北京大学文学门的新旧更迭为例
[URL]http://www.cc.org.cn/newcc/browwenzhang.php?articleid=3446[/URL]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22

主题

2867

回帖

3132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3132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5-4-23 13:3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陈独秀与桐城派的关系

[URL]http://www.anqing.gov.cn/bbs/aqsl.php?lm=topic&id=8120&fid=8120#8120[/URL]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22

主题

2867

回帖

3132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3132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5-4-23 13:3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桐城派古文



中国古代很重视文章,曹丕便说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②文章分散文和骈体文。骈体文是一种介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文体,以对仗、骈偶、用典、有一定的音律、讲究藻饰为主要特征。人们常说“六朝骈俪”。著名的文章有孔稚圭的《北山移文》,丘迟的《与陈伯之书》和庾信的《哀江南赋序》等。到了唐朝,骈体文还很流行,如王勃的《滕王阁序》、骆宾王的《讨武曌檄》和李华的《吊古战场文》等。梁朝昭明太子萧统编过一部《文选》,里面收集了许多骈体名篇。清朝李兆洛编过一部《骈体文钞》。

和骈体文相对的是散文,唐朝韩愈曾发起过一次古文运动,即排斥骈体,要求写古典散文,不讲究四六对仗,排比典故,而讲究文章气势、神韵、简练,要朗朗上口。他提的口号是“文以载道”,“唯陈言之务去”,要言之有物,旨在创新,“文从字顺各识职”,文字流畅,反对矫揉造作,纠正了六朝以来浮华柔弱的文风和形式主义的偏向,史称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评价很高。后来散文写得好的有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等人,人称为唐宋八大家。明朝还有一位归有光,散文成就很高。名篇有《项脊轩志》、《先妣事略》等。到了清朝,先后有方苞、刘大櫆、姚鼐等人提倡古文,形成一个派别,因他们三人都是安徽桐城人,称桐城派。这一派在清朝影响很大,成为配合道统的文统,有人曾惊呼:“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①可见影响深远。这种文风的崛起是和清朝的政治密切相关的。

方苞(1668—1749)字凤九,一字灵皋,号望溪,安徽桐城人。他在青年时代便崇拜程朱理学,言“学行继程、朱之后,文章介韩、柳之间”②。他的文论讲究义法。义就是内容,内容要表达程朱的理,法就是“言有序”,指文章取材、布局、段落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他要求文章要文从字顺,简约雅洁,清通严整,清澄无滓,自成一家。方苞的文风是在维护程朱的道统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他为和硕亲王编了一本《古文约选》,是供八旗子弟诵读的示范读本。乾隆初年,乾隆帝诏颁各学宫,此读本成为清朝文坛上的正宗,得到了正统的地位。方苞的作品如《狱中杂记》,深刻揭露了清朝治狱的黑暗状况,使人触目惊心。另一篇《左忠毅公逸事》,记述明朝东林党左光斗和阉党恶势力之间的斗争,表彰明朝名臣的气节。他的文章带着明末清初时代转变的痕迹和烙印。对清朝的政治弊端还时有指责,民族意识也间有流露。方苞对雅洁朴质的认识也有偏颇之处,如说:“古文中不可入语录中语,魏晋六朝人藻丽俳语,汉赋中板重字法,诗歌隽语,南北史佻巧语。”①他认为一用这些词汇,便失去了雅洁。这里显出桐城派古文的保守性,排斥一切新起的、生动活泼的文学体裁和文学语言,显然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刘大櫆(1698—1779)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安徽桐城人,诸生,雍正时两举副贡生,晚年在安徽黟县做教谕数年,后归里,一生很不得志,个人牢骚极多。他虽然是方苞的门人,但遭遇不同,政治地位不同,因此文章也和方苞不一样。方苞对散文创作讲“法”,但涉及内容不多,刘则专门探讨散文创作的规律,着重研究散文创作中鉴赏的审美问题。他认为行文解事中,有四大审美要素,即神、气、音节、字句。神是风神、神韵、神气,是文家之宝,是作家精神品质的体现,是文章支配全局,最易打动读者心灵的审美特征,是作者高超技能手法的表现。气是气势、力量以及人们对它产生的审美感受。文章以神为主,以气辅之,那么,神气的最精处如何表现出来呢?则是用音节和字句来表现,他又具体分析探讨了怎样运用音节、字句才能达到美的境界。他的这种对散文审美规律的探讨是对方苞文论的一种发展。

姚鼐(1732—1815)字姬传,字梦谷,号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进士,官至刑部郎中,充四库全书编修官,中年弃官,在江宁、扬州、徽州、安庆历主钟山、梅花、紫阳、敬敷书院,讲学40多年,门生弟子遍及大江南北,由于他从事古文写作和宣传,桐城派得以形成。乾隆时期汉学大盛,学界扬汉排宋,姚鼐挺身而出,不赞成排斥宋学的倾向,提出义理、考证、文章三者不可偏废的主张。汉学家、宋学家都是重理轻文、重道轻文的,辞章家则只重辞章,姚鼐想调和汉宋,融贯三者,认为作家能兼长者为贵。他实际上是站在维护理学的立场,调和汉宋,兼采考证的长处,以考证充实理学的空疏,以提高桐城派古文的价值。他是把义理、考证、词章三者作为文人所具备的才能的合理构成来看待的。三者之中,义理仍是首要的。“明道义、维风俗以昭世者,君子之志;而辞足以尽其志者,君子之文。”①考证是文章的材料,论证“义理”,助成文章之美的手段,故云:“以考证累其文,则是弊耳,以考证助文之境,正有佳处。”②在文章的风格上,他强调阳刚、阴柔兼备者,他说:“苟有得乎阴阳刚柔之精,皆可以为文章之美。阴阳刚柔并行而不容偏废,有其一端而绝亡其一,……则必无与于文矣。”③他在如何写作上提出要讲究:神、理、气、味,格、律、声、色。神、理、气、味是文之精,格、律、声、色是文之粗。神是作品的神气、精神、神韵,是最本质的审美特征。理是作品的脉理、思理、文理,指艺术整体的思维规律。气是指行文的气势、作品的力度。味是指滋味、韵味,能激发读者的审美感受。以上是指作品中高层次的审美要素。格是规格,不同文体有不同的规范。律是法则,如虚实、详略、字法、句法。声是声韵节奏。色是辞藻的色彩,即对语言文字的加工修饰。这四者是属于较低层次的审美要素。姚鼐这套文学理论比方苞、刘大櫆更为系统,更为完备了。

姚鼐在乾隆四十四年编了一部《古文辞类纂》共75卷,是古文辞赋选本,分13类: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这种分类是按照文章的应用分的。所入选的作品以战国策、两汉散文、唐宋八大家,以及归有光、方苞、刘大櫆等为主,表明了桐城派推崇古文的传统,体现了桐城派的文学主张。这本集子很受人们推崇,有很广泛的影响。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编了一本《古文观止》分12卷,是按时间先后排列的,未分类,文章选得比《古文辞类纂》少,而这本集子则影响更大,作为普及读物广为流传。

姚鼐生活的时代和方苞不同,方苞文章还反映了反清意识,姚则反清意识已经淡薄了,他和刘大櫆也不同,刘大櫆文章还有浓烈的文人牢骚,姚则急流勇退、纯然学者,他的文章醇正严谨,清通自然,简洁明快,但是,内容显得贫乏,形式拘谨,缺少风采。如《登泰山记》、《游灵岩记》善于描摹,色彩鲜明,但是较少心胸的寄托和对现实人生的感慨。这是和方、刘文章的不同之处。

他的弟子很多,著名的有梅曾亮、管同、方东树、姚莹、刘开等,都成为桐城派的重要作家。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22

主题

2867

回帖

3132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3132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5-4-23 13:38: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文名称: 方苞
又名: 号望溪 字凤九 字灵皋
性别: 男
所属年代: 清代
民族: 汉族
生卒年: 1668—1749
生平简介
方苞(1668~1749)

清代散文家。字凤九,一字灵皋,号望溪。桐城(今属安徽)人。康熙三十八年(1699),江南乡试第一名。四十五年(1706)进士,以母病归家未出仕。五十年(1711)以戴名世《南山集》案被牵连入狱。赦出后隶汉军旗籍,入直南书房。六十一年(1722),充武英殿修书总裁。雍正时,免去旗籍,仍归汉籍。累官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乾隆时,再入南书房,任礼部右侍郎、经史馆总裁等职。七年(1742)辞官归。

方苞是清代桐城派散文的创始人。他尊奉程朱理学和唐宋散文。他据《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所谓孔子"约其辞文,去其烦重,以制义法",提倡写古文要重"义法"。他说:"'义'即《易》之所谓'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谓'言有序'也。意以为经而法纬之,然后为成体之文。"(《又书货殖传后》)提出文章要重"清真雅正"和"雅洁",他说古文中"不可入语录中语,魏晋六朝人藻丽俳语,汉赋中板重字法,诗歌中隽语,《南、北史》佻巧语"(沈莲芳《书方望溪先生传后》),他认为归有光的散文,"其辞号雅洁,仍有近俚而伤于繁者"(《书归震川文集后》)。又说:"凡无益于世教、人心、政法者,文虽工弗列也。"(《送李雨苍序》)在《再与刘拙修书》中,反对黄宗羲、颜元的反程朱理学的思想,持论严而拘,但能适合清朝巩固思想统治及文风的需要,所以其说得以流行,影响颇大。

方苞自己写的散文,以所标"义法"及"清真雅正"为旨归。读经、子、史诸札记,以及《汉文帝论》、《李穆堂文集序》、《书卢象晋传后》、《左忠毅公逸事》、《与李刚主书》、《孙征君传》、《万季野墓表》、《游潭柘记》等,都写得简练雅洁有断制,没有支蔓芜杂的毛病,开创清代古文的新面貌。但感情比较淡泊,形象性不强,气魄不够宏大。袁枚讥笑他"才力薄"(《仿元遗山论诗》),姚鼐也说他:"阅太史公书(《史记》),似精神不能包括其大处、远处、疏淡处及华丽非常处。"(《与陈石士书》)

方苞有些作品如《狱中杂记》,反映了封建司法制度和监狱管理的残酷与黑暗;《送冯文子序》、《送吴平一舅氏之钜鹿序》、《请定征收地丁银两之期□子》、《请备荒政兼修地治□子》,反映了一些州县吏治黑幕及民生疾苦,较有现实意义。

著有《望溪先生文集》18卷,《集外文》10卷,《集外文补遗》2卷。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22

主题

2867

回帖

3132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3132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5-4-23 13:4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大櫆(1698——1779)清散文家。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安徽桐城人。副贡,官黟县教谕。提倡古文,
师事方苞,为姚鼐所推崇,是“桐城派”重要作家。论文强调“义理、书卷、经济”,要求作品能阐发程朱理学,
同时在艺术形式上模仿古人之“神气”、“音节”、“字句”。所作散文,多宣扬儒家思想,并有不少应酬文字。

所著有《海峰文集》、《诗集》等。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22

主题

2867

回帖

3132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3132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5-4-23 13:4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姚鼐(1731-1815),清代文学家。安徽桐城人,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号惜抱轩,世称惜抱先生。乾隆二十八年(一七六三)进士,选庶吉士,曾任礼部主事、乡试考官、会试同考官、刑部郎中等职。嘉庆十五年(一八一0)重宴鹿鸣,加四品衔。长于古文。晚年曾先后主讲江南、紫阳、钟山等书院。是桐城派古文的重要作家,在桐城派中地位最高。他继承了同乡方苞、刘大櫆、姚范的古文之学,成为桐城派散文的集大成者,对桐城派的文学理论也有所补充发展。他既扩大了方苞的“义法”说,主张“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的统一,又继承发扬了刘大櫆的“神气”说,提出了“神、理、气、味”与“格、律、声、色”相统一的理论;同时,还总结概括历代文章的风格论,发展了“阳刚阴柔”相反相成的美学观。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所编《今体诗选》、《古文辞类纂》流传极广。其散文简洁严整,纡徐明润,代表作有《登泰山记》、《袁随园君墓志铭》、《游媚笔泉记》等。
姚鼐其文,从方苞、刘大櫆、归有光上溯于唐宋八大家,而与欧阳修、曾巩之文相近,简洁清淡,纡徐要渺,雍容和易,一如其人,在桐城派诸家中,最富情韵,偏于"阴柔"之美。议论文如《伍子胥论》、《李斯论》、《贾生明申商论》,序跋如《老子章义序》、《海愚诗钞序》、《荷塘诗集序》、《刘峰先生八十寿序》,书信如《答翁学士书》、《复汪进士辉祖书》、《复鲁□非书》,记传如《登泰山记》、《朱竹君先生传》、《袁随园君墓志铭》,皆可反映其文风格。但其文气力不能健举,规模不能阔大,缺少反映社会现实的内容。姚鼐的诗,有清拔淡远之致,尤工近体,但为文名所掩。《岁除日与子颍登日观观日出作歌》、《河上杂诗》、《金陵晓发》、《岳州城上》、《山行》、《南昌竹枝辞》、《出池州》等,皆富有韵味。著有《惜抱轩全集》88卷,包括文集16卷、后集10卷,诗集10卷,又有《法帖题跋》、《左传补注》、《国语补注》、《公羊传补注》、《□梁传补注》、《九经说》、《老子章义》、《庄子章义》等。所辑文总集《古文辞类纂》、诗选集《五七言今体诗钞》,世以为精当,然前者流传更广。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94

主题

1716

回帖

1910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910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4-23 13:49:18 | 显示全部楼层
[em32] [em32] [em32] [em12] [em1] [em80] [em5] [em40] [em67] [em36] [em19] [em1]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22

主题

2867

回帖

3132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3132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5-4-23 14: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声木 桐城文学渊源考 黄山书社重印本1989年版

姜书阁 桐城文派评述 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

尤信雄 桐城文派学述 台湾文津出版社1975年版

*叶龙 桐城派文学史 台湾文津出版社1975年版

*唐传基 桐城文派新论 台湾现代书局1976年版

马茂元等 桐城派研究论文选 黄山书社1986年版

吴孟复 桐城文派述论 安徽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曹虹 阳湖派研究 中华书局1996年版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22

主题

2867

回帖

3132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3132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5-2-28 18:03:26 | 显示全部楼层
[size=3]桐城派

清代散文流派。创始人方苞,继承发展者虽众,但
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刘大□和姚鼐。因为方、刘、姚都是
安徽桐城人,程晋芳、周永年便戏谓姚鼐说:“昔有方
侍郎,今有刘先生,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姚
鼐《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从此学者转相传述,号桐
城派,时在乾隆末年。
  桐城派的文论,以“义法”为中心,逐步丰富发展,
成为一个体系。“义法”一词,始见于《史记·十二诸
侯表序》。表序说“(孔子)兴于鲁而次《春秋》,上记
隐,下至哀之获麟,约其辞文,去其烦重,以制义法。”方
苞取之以论文。他说:“义即《易》之所谓‘言有物’
也,法即《易》之所谓‘言有序’也。义以为经而法纬
之,然后为成体之文。”(《又书货殖传后》)所谓言
有物,指文章的内容;言有序,指文章的形式。他的义经
法纬之说,是要求内容和形式相统一。又说:“法之变,
盖其义有不得不然者”(《书五代史安重诲传后》),又
认为形式决定于内容。从“义法”说出发,他主张古文
当以“雅洁”为尚,反对俚俗和繁芜。
  刘大□着重发展了方苞关于“法”的理论,进一步
探求散文的艺术性,并提出了“因声求气”说。他说:
“作文本以明义理,适世用。而明义理,适世用,必有待
于文人之能事。”所谓“能事”,主要是指文章的“神
气”、“音节”问题。他说:“行文之道,神为主,气
辅之。”“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
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神气不可见,于音节
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论文偶记》)
  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他一方面针对当时“言
义理之过者,其辞芜杂俚近,如语录而不文;为考证之
过者,至繁碎缴绕,而语不可了当”的弊病,强调“义
理、考证、文章”三者合一,“以能兼者为贵”(《惜
抱轩文集·述庵文钞序》);另一方面,又发展“神气”
说,他说:“凡文之体类十三,而所以为文者八,曰神、
理、气、味、格、律、声、色。神理气味者,文之精也;
格律声色者,文之粗也。然苟舍其粗,则精者亦胡以寓
焉!”(《古文辞类纂序》)他把众多不同的文章风格,
归纳为“阳刚”、“阴柔”两大类,实际上他们多数人
的创作,是偏于“阴柔”之美的,所以又以为“文之雄
伟而劲直者,必贵于温深而徐婉”(《海愚诗钞序》)。
  桐城派的文章,在思想上多为“阐道翼教”而作;在
文风上,是选取素材,运用语言,只求简明达意、条例
清晰,不重罗列材料、堆砌辞藻,不用诗词与骈句,力求
“清真雅正”,颇有特色。桐城派的文章一般都清顺通
畅,尤其是一些记叙文,如方苞的《狱中杂记》、《左
忠毅公逸事》,姚鼐的《登泰山记》等,都是著名的代
表作品。
  桐城派在清代文坛上影响极大。时间上从康熙时一
直绵延至清末;地域上也超越桐城,遍及国内。主要人
物方苞、刘大□、姚□、姚鼐四人之外,还有方氏门人
雷□、沈彤、王又朴、沈庭芳、王兆符、陈大受、李学
裕,刘大□门人钱伯□、王灼、吴定、程晋芳等,姚鼐门
人管同、梅曾亮、方东树、姚莹等。追随梅曾亮的还有
朱琦、龙启瑞、陈学受、吴嘉宾、邓显鹤、孙鼎臣、鲁
一同、邵懿辰等。道光咸丰年间,曾国藩鼓吹中兴桐城
派,但又以“桐城诸老,气清体洁”,“雄奇瑰玮之境尚
少”,欲兼以“汉赋之气运之”(吴汝纶《与姚仲实》),
承其源而稍异其流,别称“湘乡派”。
  桐城派的“载道”思想,适应清朝统治者提倡程朱
理学的需要;“义法”理论,也能为“制举之文”所利
用,故得以长盛不衰。他们在矫正明末清初“辞繁而芜,
句佻且稚”(方苞《书柳文后》)的文风,促进散文的
发展方面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姚鼐编选《古文辞类纂》,
流传尤广。
                  [/size]

[此帖子已被 tczy 在 2005-4-23 13:34:33 编辑过]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