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3][size=1][size=2][size=3](游记)让他三尺又何妨?
南山卧牛 发表于 2005-4-21 10:40:08 [所有评论] [我要评论]
夜里两点钟从济南乘64次特快,早晨七点多就到了安徽省省会合肥市。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温暖的阳光洒满江淮大地。清晨,我应朋友之约从合肥趋车不到两小时就到达了历史名城安徽桐城市。
桐城市位于中国安徽省中部、大别山东麓,长江北岸。人口80万左右,汉族为主,有回、壮、侗、满、苗、傣、景颇、土家等11个少数民族。桐城县虽然不大,但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却占有极其重的位置。这里除了名人辈出之外,还可以从“天下文章出桐城”这句清朝乾隆年间世人对桐城文章的赞誉中可见一斑。
我是怀着极其崇敬之情来这里游览的,这大概也与我平时喜欢舞文弄墨不无关系,尽管我只是个“半瓶子醋”。由于事先作了必要的准备,又有当地朋友陪伴,很快就对桐城的人文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这里的历史名人除了“桐城派三祖”方苞,刘大魁、姚鼐外,先后有“姚门四杰”梅曾亮、管同、方东树、姚莹,曾国藩及“曾门四弟子”张裕钊、吴汝纶、薛福成、黎庶昌以及林纾、姚永朴、姚永概等卓立文坛。宋御史检法至朝奉郎李公麟、清工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再调礼部尚书拜文华殿大学士行走南书房的太傅张英(1637~1708)及其子清刑部侍郎,旋转吏部侍郎,拜保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张廷玉(1672~1755)等无不让桐城大放异彩。
桐城市山青水秀,人杰地灵,除了山美水美最让人难以忘怀的当属名扬海内外的“桐城文派”。桐城文派源远流长,可以上溯到明末清初。桐城人方以智、钱澄之、戴名世,在古文理论和创作实践上,初步体现桐城文派的某些特征,可以认作桐城文派的前驱,后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声势显赫的文学流派。其论文观点鲜明,逻辑性强,辞句精练,间有卓识;游文章写景状多有传神之笔,能抓住特征加以渲染,使一山一水一木一石生机盎然,俱能寄寓对世情的感叹;传状之文,刻画生动,情见于辞;纪事之文,叙述扼要,流畅时晰。平易近人,清新可读,是其整体的流派特点。其中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有方苞的《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姚鼐的《登泰山记》等,以至海内人士震其名,惊呼天下文章莫大乎桐城。
名人辈出之地,既然会有许多名人轶事。这里不妨摘几段与大家共享。相传太平天国时期桐城诗人酆谋曾作联骂贪官,因嘻笑怒骂,发民心声,传诵至今。故事说的是咸丰年间,酆谋一次路过一座阎王殿,外看气势不凡,内则阴气森森,地狱应有的摆设与景象,尽皆有之。特别是妖魔鬼怪,一个个穷凶极恶,杀气腾腾,与人间那些役民如奴者神情逼肖。酆谋看到这般情景,想到清朝内忧外患交相煎迫,天灾人祸接踵而至,官贪酷吏民不聊生,所呈现的景象与地狱毫无二致,便愤然连撰三联,直抒胸臆。
其一云:“滚油锅里捞钱,颇称好手;明火炉中取粟,何其贪心。"
其二曰:“人间那班官吏,狼心狗肺;阴曹这些鬼怪,青面撩牙。"
其三为:“做鬼也得要文质彬彬,何必装牛头马面;当官不光靠威风凛凛,还须有苦口婆心。"
这三副对联一气呵成,言辞犀利,恰似匕首投枪,直刺贪官污吏,令人痛快淋漓。
当然最为脍炙人口的还是要数“六尺巷”的故事。六尺巷位于市区西后街与五亩园之间。巷道南侧原为清大学士张英府邸,北边为吴氏宅。因吴氏占用宅旁空地,张氏家人驰书于京城求助。张英批诗一首寄归。
诗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见信慨然而悟,主动将自家的院墙后撤了三尺。邻舍吴氏感其德,也将院墙后撤了三尺,故形成了今天的六尺巷。原本各不相让的冤家对头,顷刻间化干戈为玉帛,也给后人留下千古佳话。
站在六尺巷前,我不尽思潮滚滚,叹古人之美德,思今日之变迁。然事过境迁已然物是人非,但作为后人不能不慨叹:继承优良传统,重塑中华文明依然任重道远!
朋友,有机会请你不妨到桐城市一游,在那里你一定能领略到桐城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size][/size][/size][/siz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