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5-5-30 15:34:29
|
显示全部楼层
[size=3]评严耕望著《治史经验谈》 -------------------------------------------------------------------------------- 作者:郭其才 (中国经济史论坛于2004-3-18 22:49:55发布) 阅读595次
嚴耕望(1916-1996),字歸田,安徽省桐城懸人,當代著名歷史學家。1941年畢業於國立武漢大學歷史系。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中文大學教授,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人,耶魯大學客座教授及新亞研究所教授,1978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著有《唐代交通圖考》、《唐僕尚丞郎表》及成名作《秦漢地方行政制度》等專書共七種,論文四十多篇。嚴耕望,為人樸實,有儒家學人美譽。他撰《治史經驗談》一書有意給青年史學工作者參考。本書為嚴耕望四十年來從事中國歷史研究實際經驗之現身說法。全書分為九篇,每篇均獨立成文。內容涉及基本方法、具體規律、論題選擇、論著標準及論文寫作諸問題,後兩篇談努力途徑與人生修養,是欲求在學術上有真實成就之最基本功夫。作者分享他多年來在教授及研究中國歷史所體驗的治史原則、方法及目標。
全書內容共可分為三部分,第一及第二篇是為第一部分,在這部分作者講述治史通則及幾個具體方法。第二部分是第三篇至第七篇,這部分作者分享了有關論文寫作的種種細則。最後兩篇是全書的第三部分,作者特意在這裡把就學問與修養關聯起來,談談學問成就與人生修養的息息關係。現在分別簡述各部分要點。 在第一部分,作者認為做問學要有所成就,則就要達到專精與博通。專不一定能精,能精則一定有相當的專,博不一定能通,能通就一定有相當的博。為要專精,就必須有相當博通。在歷史研究方面,博通一方面是指對歷史發展本身的全盤了解,這有兩點好處,其一,可以避免史實方面的錯誤引用,其二,可以作為支持論點的論據及豐富論文內容。博通另一方面又指對史論有關的學科的認識,尤其是指對社會科學的旁通,盡量了解各種社會科學有助強化史論的客觀性。
另外,在舖排研究策略方面,他認為最重要是集中作面的研究,不要作弧立點的研究。雖然時間是會用多了,卻能產生巨大而精細的成績。再者,作全盤的廣面研究時,一但發現材料彼此間有衝突,就可以即時糾正過來。作者奉勸不要只抱個題目去翻材料。作者強調基本材料是不能不先看的,要看人人所能看到的書,且說別人不能說的話才是,從舊的普通史料中推陳出新,研究出新成果才是成就。作者堅信只要肯運用頭腦下深入功夫,就不必愁著沒有好的新史料可利用了。
在第二篇作者就建議了以下六個具體方法:1)儘量少說否定話,因為未證為真的也不必為假,如果否定了某些史實,就會犯上邏輯謬誤。2)不要忽略反面證據,這個毛病容易出現在概括性結論上。對於別人證據確鑿的反面意見,就要勇於修正自己的結論。3)引用史料要將上下文看清楚,不要斷章取義。4)儘可能引用原始或近原始史料,少用後期改編的史料,因為後期改編的史料不能完整保存最初的內容。5)如後期史料有比早期史料為正確者,須有另一更早期史料作證。6)轉引史料必須檢查原書,若原書已佚,或找不到,則須說明轉引自何處。以上六條規則是顯淺明白的,但作者自白雖然是相當謹慎,但也不免有所犯過,要嚴格遵守實非容易。
首兩篇作者把學問的最終目標--專精與博通點出來,透過謹守所提出的六大規則,實能把歷史研究的識見與技巧深化下去。
在第二部分,嚴耕望提出了很多學術寫作的意見。作者把論著的標準定位在:立論有見解,有識力,內容充實而光輝三點上。要做到這些,除了本身的才識力外,也要在選擇論題上下功夫。在選題時,首要考慮自己的能力範圍,如果選擇了一個相當大的題目,而時間與能力都不能配合,就變得雷聲大雨點小了,論文不會精彩。還有,要了解關涉此一問題的材料的情況,材料是保證論文客觀性的條件,學術的要求也不過就此一客觀性,捕捉到足夠材料,論文就堅固得多了。
此外嚴耕望把論文題目分為具體的或抽象的兩類。一般而言,具體問題較易成為公論,較站得住腳,而抽象問題就難受到公眾認定,但作者也並非贊成應該以具體為首選。他建議在作選擇論文題目方面,因應個人的才質不同而可有不同抉擇,不過如果選擇抽象問題作研究的話,就要特別警覺,謹慎從事了。除此,他提醒研究者要考慮到問題的實用性,這是指所研究的題目對別的研究者有多大用處而言。作者認為,雖然做學問不必講求功利,但如果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在學術上產生較大較長遠的影響力,實用性方面就要顧及了。在文體方面,嚴耕望認為用何種論文體式把研究成果表述出現也是很重要的問題,因為論文不只是論者的敘述,還要顧及讀者領受。常見的論文體式有常行體、綱目體、綱目變體、複合體四種。現在人們寫論文大都採取夾敘夾議論方式,材料與論述聯為一體,這種方式既是有長短互見之優,但也可應因情況之不同而有所變通,不可拘守一種固定方式,因為論文中有不少材料引用與註釋,這些材料與註釋既包含在論文內,也就要思及怎樣把它們和正文互相配搭起來,以免出現妺仔大過主人婆的情況,若正文部分含有太多引用和註解,使讀者覺得沉長繁瑣,就阻礙了理解。
至於引用材料和注釋方式本身,作者認為有兩點是要注意的。第一,無論用自己的話轉述材料或把它直接錄入文中,都應以不損害文筆思路的流暢為原則,第二,如果註釋太長,倒不如不註,而另標作附考為妙。最後,作者提到論文的修訂是決定論文質素的重要環節。修訂可分兩部分,首先是對初稿的修訂,這是必然的程序,必要時且要不怕麻煩,不惜犧牲地大改特改。因為初稿往往只是講出粗鄙的大意,會有遺留,還可能很有毛病。其次是在還末發表前作最後修訂,論文一但發表了,再修訂也沒多大意思了。
到了第三部分,嚴耕望把重點放到學問與修養上。他認為要有較高成就,最好先有抱負、有信心、有計劃,這是努力途徑的起點。抱負也就是大志,這種志趣抱負,不專為己,兼要為群,對於社會人群有一分責任感,有了遠大志向,才能有一定方向。跟著立志而來的就是自信,自信就是凡事以「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去做。當遇到沒有成功希望的情況下,始能創新突破,打開缺口。有了大志與信心還不夠,學術成就不是湊巧即興而已,所以必需要有較長遠研究計劃為藍本。
學術是一項艱巨的工作,嚴耕望把克服它的要訣告訴給讀者。這就是「勤、恒、毅、勇、謹、和、緩」七個字。他認為日常生活與人生修養對於學術工作影響極大。要成為一個堅強純淨的學術人,須要真能做到「工作隨時努力,生活隨遇而安。」這句話亦是作者在生活、修養與治學三方面的座右銘。簡言之,這些具體細目可概括為:(1)健強身體、健康心理。(2)一心力、惜時光。(3)淡名利、避權位。(4)堅定力、戒浮躁。(5)開闊胸襟。(6)慎戒執著。綜觀作者大意,指出研究工作須堅持原則,且要適應靈活,問題從廣面探討,不作孤立面的研究,功夫自基本處做起,以拙為巧捷,著作以充實為基礎,以光輝為指歸。治史經驗談作為一本方法論的書,既深入又淺出,是本書的成功處。全書論述均以個人經驗為主幹,針對治史的種種問題,提出了多項實際可行的具體建議。本書另一特色是舉例較諸同類書藉詳盡,使論述更具說服力。本書講述史學方法的進路與一般講史學方法論著大為不同。嚴耕望一生獻身學術,成就卓絕,《治史經驗談》乃一代學人的現身說法,實值得青年後輩謙恭受教。余英時曾撰文說他的「澹泊自甘,寂寞自守」性格和他治學的勇猛精進、鍥而不捨,恰好互為表裡、剛柔並濟。最後以嚴耕望一句名言作結束:「有書可讀,萬事足;任何榮辱享受都其次又其次。」
書名 : 《治史經驗談》 作者 : 嚴耕望 出版社: 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 頁數 : 176頁
【原载香港人文哲学会《人文月刊》1999年7月号,总第67期】
附: 讀者來函:回 應 郭 其 才 君 文
執事先生:
近讀貴刊第六十七期郭其才先生《書評:《治史經驗談》》一文(頁13-15),發覺文章內有兩處地方明顯有誤(其餘手民之誤的不論),不得不寫信給你們,想請貴刊轉告郭先生。 第一,先師嚴耕望歸田先生當選為中研院院士的年份是1970年,這在《治史經驗談》一書的扉頁(摺頁)內已提及,但在郭先生文章內卻是「1978年」,大抵亦是手民之誤吧。 其次,嚴老師的論文何止「四十多篇」。在他的另一部小書《治史答問》(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版)內的附錄之《著者其他論著目錄》內,就附了140篇的文章名稱;在《嚴耕望史學論文選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1年版)內的《著者其他論著目錄》裡,亦記載了155篇文章的名稱;在《充實而有光輝──嚴耕望先生紀念集》內的《嚴耕望先生著作目錄》裡,亦刊登了173篇文章的名稱。想來,郭先生所說的「論文四十多篇」,如非理解有誤,則又是手民之誤歟? 最後要提的,是嚴老師號歸田,這在他的三本小書的扉頁(摺頁)內都有刊載,耕望是他的字,嚴老師是以字行,只是一般書刊都說他字歸田而已。 唐突之處,尚祈 原宥。
耑此,即請
編安
晚
李啟文上
一九九九年七月二十四日
【原载香港人文哲学会《人文月刊》1999年8月号,总第68期】
[/size]
[此帖子已被 桐川 在 2005-5-30 15:34:52 编辑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