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ze=2] 工棚民工——
“老君炉”里盼零点
转自《江南晚报》
一间不过20多平方米的铁皮工棚,满满当当地摆着两排共10张床,床下堆满了杂物,两排床中间只留有不到1米宽的过道。工棚里弥漫着呛鼻的汗味。半空中,拉了几根钢丝绳,绳上挂满了衣物……昨天中午,置身在这样的工棚中,仿佛进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来自安徽桐城的民工达贤宽就住在这里。他告诉记者,由于太热,每天等到零点以后才能入睡。
达贤宽在桃花山垃圾填埋场附近一个工地上干建石驳岸的活。
每天上班时间是上午6:00~中午11:30和下午1:30~6:30,其余大部分时间在铁皮工棚里度过。经过烈日暴晒后的工棚,室内温度比室外温度要高出好几度。中午吃饭的时候,大家宁愿端着饭碗在太阳底下吃,也不愿意进工棚。达贤宽介绍说,吃完午饭后,工友们会带上草席去附近一间厂房里休息。有风的时候,也会到大树下乘凉。
工棚里最难熬的是晚上。由于没有电视可看,又无法在外面乘凉(蚊子太多),每天晚上8:00以前,大家都回到床上。每张一米宽的毛竹板床上要挤两个人,20多平方米的工棚里塞了20个人,热得不得了。不仅酷热,蚊子还多。挂蚊帐也不太管用,但大家还是舍不得点蚊香,“点蚊香,1个月起码要花费10多元,能省多少就省多少”。“12点以后才能凉下来,我们也才能睡得着”。
他们平均每人每天的伙食费只有6元左右。工友们对付天热的惟一秘诀就是多喝水,每天每人至少要喝15公斤以上的凉开水。当记者问起能否吃点西瓜解暑,“西瓜没吃到,冬瓜汤倒是喝了不少”!
(记者陶天成) [/siz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