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文学而嫉妒 才苟/文 以前,看了很多书籍,浏览了很多纯文学的网页.也写了大量的文字.有时候积累象采摘.固然所读文章多半是与我年龄相仿的写手创作的,这里说创作,不是指简单的文字堆积,富于艺术性,可读可学可用.因为本身素养的缘故,再找不到更贴切的词汇来形容作品的好时,只能这么说了.采摘并不是抄袭,灵性的言辞,精练的语句,不惜在笔记本里记载下来,反复看与理解,也便变成象自己的东西那样,写成句的时候自然条件反射一样的的在笔端显现.有时候写作接近于绘画书法中的临摹,文章的题目很好,文章的素材很好,用自己的语言以及作文习惯创新一番,应该也算自己的作品,或者心血. 现在想起这些来,作贼那么久,脸不禁有些发热.而现在呢,有时候写作的欲望和冲动仍在,觉得学作江郎才不尽,思绪却枯竭,硬是几天坐于电脑跟前长嘘短叹,凝望着家里的文竹,安静祥和,有点点不安,写作的愿望,重新象文竹鲜活的摇曳在梦中.或者溜达于疏林之间,闻听鸟语,企盼有一天自己也会幻化成小鸟落足枝干,承受森林的色容.已经是而立之外的年岁,却是这般天真.想得好奇,想得寂寞,终于又想得惶恐. 侍弄文字,首先需要练习心境.而我的种种冲动,会不会源于对别人作品的精髓和感动,所引发的嫉妒呢?就算是吧,是牵挂着某种让人难于割舍的美. 不知从哪一个晨昏方晓的黎明开始,街上有了纷杂的脚步声.因为感激这斯早起的音讯,我握笔临窗,剖析着写作的嫉妒. 走回故乡之时,月以皎皎圆润相迎,几片洁净的浮云奔走在夜空,方知那月是故乡的月了. 与人在心里牵手,交流沟通,无需言语,仅凭体温与体温的传替,也弥足,方知那人是心上的人了. ... 难道,于故乡的眷恋,于爱人的依恋也会成为为文者的嫉妒吗? 最近我还拜读并细细体味了一些大家的作品,如林语堂,余秋雨,周作人等,感觉复杂,除了一惯的被自己揭示的嫉妒,在心里持久的盘恒着一首小诗,"满街新鞋/我望足而寒怆/用手紧紧捂住干瘪的口袋/直到突然看见/一位失去了腿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