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去徽州之前,我只知安徽取名一字徽来源徽州府,可见历史上徽州的举足轻重。在地理位置上它包括安徽的绩溪、歙县、休宁、黟县、祁门和现己划归江西的婺源。面积仅1万3千平方公里,在全国960万平方公里之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徽派:徽派建筑,徽商,徽剧、徽菜、徽雕...一切之与生活相关的东西,在这仅1万3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都全自成一派,发扬光大.有史为鉴.
我这次前去的并不是很多人游览过的宏村,西递.而是相比之下不起眼的南屏.南屏没有宏村与西递的声势,古徽州时大都为百姓居家地.实为民居.走过民居或许能找到比贵族居住的宏村更真实的历史场景.他至今仍有社会功用,徽州人家与我们平时见到的称之为古董的东西和谐共处。这里的古董却是造福千年了。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徽州的美,不见得在于它独有的马头墙,小桥流水人家,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更多的是让每个徽州迷走入了历史的隧道,延壁抚及徽州人的奋进,睿智,辉煌,心酸,与落暮.
06年11月,我走进了这条悠远的古道,一个人.抱着寻徽商的踪迹,无须问路,走哪是哪,南屏因山得名,在这个古村落里居住密集.至今还有很多徽商的后代聚居这里,南屏从前三大姓,叶氏、李氏和程氏在村中相互攀比,从而才有今天这个闪烁着历史辉煌的村落。走在青石板上,想象明朝的这里人声鼎沸,读书声,叫卖声不绝于耳。别有一番。我走向一位老者的家中,他告诉我,他姓叶,说从前这里姓叶的没有种田的,都是大户人家。随后又摇摇头道:政府补贴每年几百元修缮老祖业,目前除了这些没有得到曾经那么辉煌的祖上任何的好处了,言表之中看的出这些曾经腰缠万贯,富可敌国的徽商,他们的后代已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老者又道:前世不休,生在徽州。十二三岁,往外一丢。我们这里人从小就常说这首打油诗。表达出了徽州人的一点情绪。在当时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可用耕地稀少,粮食不能自足,徽州人开辟了徽杭大道。以生意养活家庭。所以小孩子很小就随家人,亲戚,老乡外出经商。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或发达回家建修门户,或不发达几十年不得回乡一次。在浮华背后徽商也有着太多的辛酸。谁人知!
南屏的古建筑如今成为一道风景,而老者的话,却道出了徽州人的辛酸。让人不得不随之为这个曾经辉煌地区的人们感慨人文二字的包罗。 下面请随我走一段南屏路,叙两行徽商泪~! [此帖子已被 虚实 在 2007-11-16 21:37:15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