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C. A- G9 j3 R* z2 H9 p( Y& F- `
, M# E6 f1 b% p- Z ^: m
( G+ J0 ^, i2 G+ ?, c. c7 Q' t4 f
桐城派,中国清代文坛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著述最多、传播最广、影响最深的文学流派,史称“桐城古文派”,世通称“桐城派”。它恪守儒家程、朱理学之道统,秉承秦汉以来史传文学之文统,立意创新,独树一帜。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风靡全国,饮誉海外,系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
& b: j' Z2 m: q. V/ P' z. `! x6 C' {
* Q, C% }; Z5 Z( k9 R0 K6 }
桐城派的开山鼻祖及立派宗师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均系桐城人,善为古文辞,且创建了全面系统、缜密完备的文学理论。追随他们的作家遍及全国19个省(市)和远及海外,计1211人,传世作品2000余种,主盟清代文坛200余年,其影响延及现当代。
5 s3 N0 o! _+ E5 r9 B8 l1 a( }
桐城派的产生发展脉络,学界泰斗戴逸先生曾在国家清史工程“桐城派文献整理项目”座谈会上,归纳为“七世传承”,即戴名世、方苞为第一世,刘大櫆为第二世,姚鼐为第三世,“姚门五杰”梅宗亮、管同、方东树、刘开、姚莹为第四世,曾国藩、吴敏树、戴钓衡为第五世,“曾门四大弟子”张裕钊、吴汝纶、黎庶昌、薛福成为第六世,吴汝纶之下的贺涛、姚永朴、姚永概、马其昶、范当世为第七世。代有人豪,百年薰染,桐城派作家或主讲异邑,或教授乡里,或延课私塾,或居官授业,或家族传嬗,或朋友切磋,或同僚服膺,或自悟义法,递相发展,遂造成“桐城文学流传至广,支流系裔蔓延天下”,以致形成“家家桐城”,“户户方姚”的深广局面。
, ^' R- k( u+ }- c
桐城派是一种史无前例的文学现象,有清一代盛享“天下高文归一县”、“桐城文章甲天下”之美誉。桐城派同时又是一种独特空前的人才现象,在中国南方一隅的弹丸之地——桐城,竟发祥起一个拥有海内外千百位古文名家的文学流派,古今中外,绝无仅有!
+ f, F- x8 T# a1 i0 E( ] 桐城派,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堪称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 Q* E4 ?: F: |3 t5 W
8 l l1 v7 B# u" I1 b( t
\# W/ T* f+ `: q$ V3 f/ O, x, m& ]' _5 w2 V2 }) P
桐城派作家地理分布 & {5 Y" t) d) L1 f* W3 {
% X4 i* f. |! W! q
8 _" E% P2 h+ w+ k/ z
- y' W' n9 A1 h . K" q( ~- ^" Y o
桐城派文论纲要/ P. e! `) f, W: O# c/ G" Q& u
5 w+ l9 T: A! u( w0 e
桐城派是古代散文流派,其文学理论源于儒家经典,系对秦汉历代以来史传文学写作经验的吸收和总结。开其先河的是本邑明代方以智和钱澄之,滥觞于清初戴名世,正式提出的是方苞,后经刘大櫆的补充,至姚鼐集其大成。
3 ~4 g& c4 S6 k; o" n h
# F w/ e3 M2 b 鼻祖戴名世(桐城派的催生者)( P- I2 C" Y+ Y! W ? K$ p3 n
- Y$ g# u, W6 {# l. u- Z' m
倡导为文“率其自然而行其所无事”,提出“道、法、辞三者兼备,精、气、神三者浑一”说。, Y5 S/ D8 G7 l. E3 Y: q' G
5 k+ _8 g; g, i. M: ~& T: {
一祖方苞(桐城派的创始者)" E9 h4 S- U* H+ l$ l& O6 _
. p' t( B7 [, T: i
首创源于《易经》的“义法”说,强调为文要“言有物”、“言有序”,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讲求语言的清正雅洁,奠定了桐城派文论的基础。5 k+ r, m& R( Y0 [
: [# y7 \- q( g$ }/ _7 M
二祖刘大櫆(桐城派的拓大者)
# l% p6 d! [" A: x+ ?, Q) ^/ O2 u, V+ P
提出“神气”、“音节”、“字句”说,强调散文的语言艺术,补充、拓展了“义法”说的内容。
% w9 c% `! ^' _2 R) Q1 {# k
6 @/ c0 O# d8 f1 n6 ]. c2 z" y: m
三祖姚鼐(桐城派的集大成者)
' S! P$ ^! n; c1 c
9 W3 ^/ d9 d; g* F
主张“道与艺合,天与人一”,提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兼长相济说,“神、理、气、味、格、律、声、色”艺术特征说,“阳刚、阴柔”风格说。全面系统,严谨周密,桐城派文学理论至此完备。/ p. M- b, b5 \+ l8 s
8 s; h& i. N+ c# H 桐城派文论的“近代转换”:代表人物有梅宗亮、曾国藩、姚莹、薛福成等,而姚永朴的《文学研究法》和林纾的《春觉斋论文》,则大大丰富了古代散文艺术的理论宝库。
6 a: I. O- T5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