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971|回复: 46

[桐城人] 转 吴计成 正传

[复制链接]

8

主题

561

回帖

904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904
鲜花(3) 鸡蛋(0)
发表于 2014-6-10 09: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 故园记忆  转自桐城市民论坛   有遗老卓尘,卓越的一粒尘土,三十年前写有手抄本吴继成正传,不敢改动.唯一将卓尘先生的吴继成改为吴计成,显得他足智多谋.
9 [  q. M7 O3 y+ i3 A5 V3 }4 A, W/ U' s
& j7 ]! x/ @" t) M" j+ P' {1 |

! n2 L8 G9 U- a$ A7 m9 u6 h# h7 t 吴继成正传/ |8 M- {$ b5 ?; X, D! b

9 ~  D6 R3 [$ j* E一 小序
; F0 e& a; l  l# e  y我在少年读书时,就喜欢听人家谈论吴计成的故事。有时,还把故事的情节记录下来,好作玩味。近来我下定决心,要把吴计成的故事整理写出来,以供大家赏析。为何写这篇文字,我又作了认真的思改,结果受到鲁迅先生《阿Q正传》的启发,才将本文的题目定为“正传”,也是“闲话休题言归正传”的意思。因为吴计成和啊Q都是“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定为“正传”,似乎是恰当的。. F5 }2 n  j" L/ ~/ `8 i' }
然而吴计成与阿Q,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
0 u5 |' K$ f: G: ~; G1 v阿Q屡遭别人的捉弄、侮辱,只有以“精神胜利法”去报复。而吴计成则不然,他要是受到别人的揶揄和侮辱,立即随机应变地予以回击。有时,他还主动地寻人开心。/ ?7 q* \4 B7 Z
阿Q没有确切的姓氏。他有一次自称姓赵,被赵太爷知道后,给了他一个嘴巴:“你那里配姓赵!”而吴计成的姓名是确实无疑的。其籍贯也是确凿的,家在桐城东郊吴庄,离县城约五里左右。0 h  G, F. M/ ]
阿Q目不识丁。而吴计成则有很高的文才。
( w' a7 E; p7 J( u2 o" h; P* H吴计成的生卒年月,我请教了许多人,都说他生于清咸丰八年,死于何年,却无人说得清楚。
; n7 e6 ~6 r( M
楼主新帖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8

主题

561

回帖

904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904
鲜花(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6-10 09: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救人+ D5 V; D- V( p. g9 {- j
* X' X3 z+ U, Z$ b2 I
吴计成有一个特点,晚上总要外出散步。有一天晚上,他踏着月光,漫步于松树林中,听着微微的松涛声,很觉得惬意。他走着走着,一抬头,不禁吓了一跳,浑身冒出冷汗。原来是,他看见一棵松树上,悬吊着一个女人,披头散发,嘴里拕出长长的舌头。他立即转身,准备跑步离开这里;转而又想:“见死不救,枉为人也。”于是他向前纵身一跳,两手用力将悬人的树枝扳断,吊颈的女人猛地落下地来。接着他又鼓起勇气,使劲咬断缠在寻死者颈上的绳子。过了一会儿,吊颈的女人哼了一声。吴继成听着这哼声,很是高兴,便问:“大嫂,你为了么事要寻短见呢?”那女人一声不吭。这时吴计成想到,救人要救到底。于是他使出全身的气力,蹒跚地将她往自己家里背。没走到两百来步,他就气喘吁吁,只得将她放下,歇息了一会儿,又将她背起来。眼看快要到家,他高声地喊:“大嫂子,快出来救人啰!”这时,吴计成的大嫂正在油灯下纳鞋底,听到喊声,连忙出门,惊问:“计成,出了什么事?”( \$ ?! S& F* Y9 J
“我背了一个寻死的嫂子,我委几背不动了,你快来帮一把!”
. R& W2 V0 M9 n吴计成的大嫂从小叔子的手里接过寻死者,一步一步地将她背到家,放在竹榻上躺着,从井罐里舀起一碗水,劝寻死者喝下;又炒热一碗饭,耐心地劝她吃了,并说:“今晚你就住在我家,不要走了。”
( f. Y2 f$ O# o1 L第二天上午,经过吴大嫂劝问,才知道这个被救的妇女,是大陈庄的一个寡妇,婆家姓王,娘家姓魏,按照当时的叫法,便叫做“王魏氏”了。王魏氏自从丈夫死后,婆婆动辄骂她打她,说她是“克夫星”,把她的儿子“克”死了。昨晚,王魏氏又被婆婆打了一顿,打过后,将她推出门外。她眼看走投无路,便横下一条心上吊。& V. o' N+ J- h7 g& ?% @' ~
吴计成的大嫂对王魏氏说:“从今天起,你就在我家过日子吧,不要回王家了,免得挨打挨骂。”从此,王魏氏就在吴大嫂家里住了下来,天天挖地种菜,担水舂米,什么活儿都干。有一天,吴大嫂突发奇想:我的小叔子计成快到三十岁了,还是单身一人,不如把他和王魏氏凑合起来,结为夫妇。经过分别征求二人的意见,都表示同意。这天,吴计成的大哥从六安推米回来,吴大嫂马上将丈夫拉到门外,指着王魏氏,将她来的经过细说了一遍,又说了将她俩凑合起来的想法。吴计成的大哥听过后笑了笑,说:“这样倒也不错。计成也老大不小的了,该给他成个家。”当天傍晚,吴计成的大哥买回一对红烛,在堂屋里点亮,吴大嫂从箱子里拿出一套新衣,让王魏氏穿上,替她梳头打扮,支使两人拜了堂,成了亲。四十天以后,吴大嫂和丈夫商定,分了两亩田、三间屋给他俩,是他俩单独过日子。+ U( T, V( Q) H6 q9 W! Y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8

主题

561

回帖

904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904
鲜花(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6-10 09: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吴继成正传之三 文才
9 ^5 i8 z/ o6 t5 d( v9 G8 F3 ?: T+ n$ v% L$ R% N9 Y4 u# d
吴计成幼年丧失父母,由哥嫂抚养长大。八岁入学读书。因他聪明过人,所以有很高的文才。. P# \, o; R9 L/ |+ L+ e6 q
清朝光绪年间,桐城有一位知县,很想为百姓办点实事,经常微服下乡私访,问政于民。有一次他在下乡私访时,吴计成碰见了他,知道他是知县,便攀谈起来。吴计成说了些民间的疾苦,也谈了一些诗文,谈得非常投机。从此,吴继成就被这位知县认识了。这位知县审判案子,还允许百姓旁听。有一次,他审判一桩老尼状告小尼的案件,吴计成也赶来旁听。' D4 c  z, u5 X  _! I% e) f
原来是:桐城西乡万福庵一位小尼誓要还俗,老尼不准,便将小尼带到县衙告状,两尼跪禀情由,知县听后,点头说“准”,这天县衙的师爷没有上班,知县一见吴计成在场,马上拿着状纸站起来:“请吴先生代我在状纸上批示。”吴计成接过状纸,信笔写道:“起凡心,不修心,脱袈裟,著罗裙,准、准、准,准嫁夫君,免得僧敲月下门。”知县接过一看,连说:“代我批的好,批的好。”
# J3 B& e( {- C% |4 [3 O; m小尼满面笑容地走了。老尼悻悻地拂袖走了。+ Y# s! p/ {% |; ?9 U
有一天,吴计成到歧岭闲游,看到这里正在修盖土地庙,石匠正准备在石条上刻联,其文词无非是“土能生万物,地可发千金”的老话。当时,吴继成请石匠别忙着刻字,修庙的主人问是何意,吴说:“我为小庙撰联一副,你看可否?”修庙的主人说:“那就请先生讲吧。”$ L; p5 {/ Y- w
吴计成当即用竹枝在地上写下一联:“二老本无私,佑岭下行人勿归歧路;五昌原有力,听桥头流水多挽狂澜。”修庙的主人也有一定的文化素养,觉得这副对联很有新意,便指着地上的字说:“请石匠师傅将这副对联在石条上刻出来吧。”
' D/ {  L0 P5 j7 n) U, V有一年腊月初八日,高桥村有一户与吴计成同姓的人家嫁女儿,吴计成听说后也赶去看热闹。娘婆二家原来商定,婚期乃是翌年二月初二。以后经过婆家的要求,将婚期提前到腊月初八日。当时桐城有一个风俗,抬新娘轿子的轿门两边必须贴上对子。婆家请先生先用红纸写好上联,再将一张红纸放在轿子里,下联由娘家请先生应对书写。这天下午,姓刘的婆家轿子抬来了,娘家请的先生拿出轿子里上联一看,写的是:“春约到明年,笑刘郎不能春来,假春讯,寄春闺,惹动一点春心,想得花放水流,忘却春光红紫茂;”这一上联,却把娘家请的先生难住了,不停地踱着方步,左想右想,竟想不出对答上联的文词。
/ i) T7 ?& e: \! V: l) M吴计成在一旁看出娘家请的先生的为难表情,转面看到窗外绽放的腊梅花,便拍着娘家请的先生的肩膀,问:“老兄,你怎么多时不应对书写轿门的下联呢?”+ V* m( v2 h6 s: s
“下联的文词,我还没有想出来,怎好写得!”娘家的先生说着,很有点尴尬。
3 U0 C" k% H- q' V5 [“我为你相处了下联的文词,你要是觉得可以,就请采纳。”吴计成说。
3 p  D* n! N* h+ d, i9 R娘家的先生连忙拱手:“多谢多谢。不凡请先生说来。”
+ [& `. Z9 L4 V7 p) |吴计成说:“请你展纸涉笔,依我的话写:‘腊行在今日,劝吴娘且随腊去,赏腊梅,敲腊鼓,扫除几多腊气,趁此星移斗转,结成腊底凤鸾娇’。”在场有文化的人一听,拍手称妙,说下联与上联对仗得天衣无缝。一时,这一副轿门联在桐城广为流传,成为佳话。
' {4 |7 q" ^/ h1 T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8

主题

561

回帖

904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904
鲜花(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6-10 09:5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吴继成正传之四 瘟神
2 ~8 ]5 }7 C+ S
1 L5 `" C# w8 Q+ C$ {在清朝光绪年间,桐城经常发生天灾,不是干旱,就是洪涝、暴雪,害得老百姓食不裹腹,常见野有饿殍。一年冬天,北风呼号了两日两夜,接着纷纷扬扬地下着大雪,大地白茫茫一片。吴计成家里无米下锅,他和老婆又冻又饿,日子刹是难熬。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他也顾不得自己平时所宣扬的“我不会为五斗米折腰”的誓言,顶风冒雪,到邻村章百万家里借米,开口借米五斗,结果只借得五升,他将米背回家,煮了半锅稠粥,和老婆饱饱地吃了一顿。晚上,他睡在床上暗自思忖:章百万家里肯定有米有面,说是“家里仓廪空空”,不过是叫穷罢了。于是,吴计成想出了一个妙招,以解决无米之炊的难题。天刚亮,他冒雪潜至章百万的门外,脱下鞋,在章的门外踩了十几个脚印,然后倒着脚,顺着原脚印踩着离去。早上,章百万开门,一见门前的脚印,是直对他家走的,却无返回脚印的痕迹,不禁惊讶万分,认为是莫大的凶兆。于是他忽然想起吴计成精通卦术,便叫人请来吴计成卜卦破解。没过多时,吴计成来到了,章百万拱手相迎:“请你来,有事相求。”便指着门前的脚印说:“吴先生,这些个脚印真有点蹊跷,怎么有来无去呢?”吴计成一看,显出惊疑的神情,走进屋里,叫章百万拿出三个铜钱,为他卜卦。卜后,指着铜钱说:“从卦象上看,这是瘟神蹑进了你家。要想办法将其驱走,否则后患无穷。”章百万说:“你可有什么办法将其驱之?”! C3 n9 N) ~1 Z# r9 Y, f) n
“办法倒有,但要破费你一点钱财。”
5 d+ U& |9 U4 z4 h1 L“只要把瘟神驱走,破费点钱财,那不算什么。”
' Z; B0 B- p  F* P吴计成沉思了一会儿,叫章百万搬出三百斤面粉,他将面粉调湿,做成一个瘟神。又叫章百万拿出自己护身的宝剑。然后由章百万家里的长工抬着瘟神,叫章百万跟在瘟神后面,他手执宝剑,紧紧相随,并一路高喊:“瘟神瘟神,休得害人。龙泉三尺,送你远行!”6 H/ ~5 L1 v' H# O7 @+ n- D' @
虽说雪天寒冷,抬着的瘟神每到一处,虽有许多人外出观看,却不让瘟神接近村庄。这一下,倒叫章百万焦急了,对吴计成说:“吴先生,今天要是不能把瘟神送掉,那该如何是好?”6 w- t; O# B3 X" t: L
“章老爷,你甭急,这瘟神肯定能够送掉的。”
1 t9 P  A. m3 S8 J  ^7 }+ o1 u“那么往哪里送呢?”章百万问。+ V& W7 O! |5 }6 M9 ?' H
吴计成停步犹豫了一下,说:“章老爷,就把瘟神送到我家吧!”
( U7 u6 j0 b' U3 ]; f; q章百万一听,连说:“不可不可。送到你家,那不是害你嘛。”# ?' E2 Y7 ^9 o" m, O% @
吴继成说:“不要紧,反正我是个倒霉的人,我不怕瘟神缠身。”: |- z% o+ M* s9 E: j4 ~: Z
章百万高兴了:“那就依吴先生的话行事吧。”7 C& }' E+ l6 L, A% G1 i1 j' w
当瘟神抬到吴计成家里的时候,他老婆王魏氏十分惊恐:“计成,你怎么让人家把瘟神抬到我家来了?!”吴计成不理会老婆,叫抬的人把瘟神放到大桌上,说:“你们可以走了,我自会把瘟神处置掉。”走时,章百万留下三块大洋,以作酬谢。
. r7 i- [) S  o. y2 u+ p! w王魏氏见抬瘟神的一班人走了,两眼不停地流泪,指着丈夫说:“腊月黄天的,家里来了瘟神,看来我俩是活不久了。”# e0 C+ v% X: _8 j9 f7 H' c4 U
吴计成把老婆的眼泪揩干,笑着说:“不要怕,这瘟神是面粉做的,可以剖开来吃。这一下我俩就不会挨饿了。”
8 A$ W5 I- y2 z5 L. J! M1 h. V5 P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8

主题

561

回帖

904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904
鲜花(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6-10 09:5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吴继成正传之五 买碗
' H! k# }4 u5 O& {$ t
1 z5 ~' F3 {0 G$ L一天下午,东门大河的沙滩上,搭台唱戏。唱的是倒七戏,戏名叫《小寡妇上坟》。穿了一身白衣的小寡妇,在台上转来转去,又是哭又是唱。看戏的人无不为之感动,不少人流下了眼泪。吴计成看了,也深受感动,流下了泪水。这出戏唱完后,演戏的小寡妇手提彩篮,向台下的人讨彩。许多人慷慨解囊,向彩篮里投币。吴计成也从口袋里摸出一把铜钞,投到打彩的篮子里。看完戏,他忽然想起口袋里的钱是他老婆给他买碗的,这就使他着急起来。他再摸摸口袋,还有三个铜钞,于是他来到南门一家名为景源瓷器店,拿出三个铜钞,请店老板卖给他三个碗。店老板说:“一个碗要十个铜钞,你这三个铜钞连一个碗也买不到。”吴继成说:“我家正缺碗吃饭,你就卖给我吧。”店老板不屑一顾地说:“三个铜钞,除非买碗碴子。没有碗就甭吃饭嘛。”0 W2 B9 l/ F# n2 V
“那就请店老板赊三个碗给我,过几天我再来还账。”吴继成的语气中含着哀求。
" T! H# s7 @: q" V( K: K“本店概不赊欠。”店老板指着柜台上挂着的告牌说。
- p( ?4 {7 F5 O$ i& V0 u2 d吴计成眼看碗买不成,沮丧地走了。一边走,一边嘀咕着:“好,过几天我来买碗碴子。”2 x! j$ D/ j; h
就在吴计成买碗的第四天,恰是三月初三日。当时,算命的瞎子有一个传统,每年三月三,全县算命的瞎子都要到文庙里聚会,平均出钱,买些酒菜,吃喝一顿。这天,吴计成也来到了文庙,见此情形,十分高兴,心里暗自打定:“我不如利用这些瞎子去报复一下势利鬼景源瓷器店的老板。”于是他拿起一个碗,混在瞎子中间吃喝。
; n/ j; V+ |0 a& A$ [7 F  n有一个瞎子的牵手见到了,连忙说:“你是什么人,怎么也来吃喝?真不要脸!”吴计成立即打了那个骂他的牵手的几个耳光:“我是南门景源瓷器店的老板。你们吃得,我么事吃不得!我来吃点喝点,还是看得起你们呢。”9 s' T# m; g' Q: Z8 S3 Z* g, F
有一个瞎子生气地说:“你说话放屁!到我们这里混吃混喝,还说看得起我们!世上哪有这宗的道理!”吴计成又把骂他的那个瞎子打了一个耳光,打后拔腿就跑。
  v  l" v6 A; p在一起聚会的瞎子无不愤怒。吃喝过后,经过一番商议,二十多个算命的瞎子由牵手带到景源瓷器店,到了店堂,二话没说,一个个挥舞着拄杖,四处乱打,把店堂里摆放的瓷器打得稀巴烂。店老板在吃惊之余,愤怒地问:“你们这些瞎子打闹我的店堂,到底为了何事?!”瞎子们说:“你到文庙里打我们,我们怎么不能打你呢!”, w- Z1 G4 j8 Y, L+ [  `' [- ]
店老板说:“我今天没有离开店堂一步,怎么说我到文庙打了你们!这不是无中生有吗?”
! I7 i: K. X0 U( E  A! L“你明明打了我们,还不承认!往后讨不到好死!”瞎子打过店堂后,便一个个由牵手牵走了。
3 b* V' N3 }. f1 e7 y在瞎子闹店其间,吴计成隐蔽在一家店铺的门边,闹店的情形,他看得一清二楚,无比的高兴。过了一会儿,他又掂量着手中的三个铜钞,对店老板说:“我来买碗碴子。”店老板对他直瞪眼,突然明白了:这一切,肯定是吴计成操弄造成的。心想将此事报官,却又犹豫不定。他深知报官必定要花钱,花了钱,知县也不一定会提审吴计成和一班瞎子的。便暗自长叹,后悔没有廉价卖碗给吴继成。% j: Y' L1 X# E9 T. D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8

主题

561

回帖

904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904
鲜花(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6-10 09: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吴继成正传之六
2 S8 Y3 X. F6 U1 n/ y$ g! Q- e/ u
六 铁匠7 E# ?  \) v0 Y* }( W- e' [! H8 o( s

! n4 w6 V9 v7 [有一年二月,城里一班闲得发愁的少爷,在东门外紫来街一家茶馆里喝茶,看吴计成来了,很快招手,请他就坐。并叫店小二端来一大盘点心,请他吃喝。这班少爷对他客气的原因,是要他讲些故事、笑话,以供消遣。这一点,吴计成是心领神会的。他吃着喝着,便打开了话匣子,东扯西拉地讲了不少笑话,听者无不大笑捧腹。最后,吴计成出了一个题目问大家,“你们谁知道孔夫子是男的还是女的?”大家被他一问,一下子呆住了。有一个少爷说:“孔子是男的嘛。这还要问!”吴计成说:“不对,孔子是女的。”有人问:“你说孔子是女的,有何依据?”吴继成说:“‘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价者也。’孔子要不是女的,怎么会等待出嫁呢?”大家听后,又开心地笑了一番。
5 z7 r" L9 y* d就在茶馆的对面,有一个铁匠铺子,两个打铁的工匠,知道吴计成在茶馆里讲故事,很想听个究竟,却又听不清楚。等到吴计成走出茶馆,有一个铁匠放下锤子,未经思索,出言不逊地说:“吴鸡巴,你能给我们讲点故事么!”这一下可惹恼了吴计成,因为他平时最恨侮辱别人,此时,他竭力按捺住心中的火气,在铁匠铺子的门前坐下来:“要我讲,我就讲点故事给你们听听吧。昨天下午,我在东门小街上闲逛,遇到一桩稀奇的事情。”
7 t( M+ f0 S; p7 f5 a% n7 _; d铁匠一听,急着问:“什么稀奇的事情?快讲快讲。”& @" U6 K5 g& o% `( ?
吴计成说:说是稀奇,倒也不奇。你们都知道,东门小街上不是有两家豆腐店么,他们为了争夺生意,上街头豆腐店的老板决定,凡是买他的豆腐,就贴几根葱,使得许多人都去买他的豆腐,生意一下子转好了。下街头豆腐店的老板知道后,心里直嘀咕:“怪不得这些天我的豆腐不行销了,他贴葱卖豆腐嘛!”于是下街头豆腐店的老板决定,凡是来买他的豆腐,贴上一勺子酱,这样又招来许多人买他的豆腐。上街头豆腐店的老板知道后,恼火万分,跳着脚骂:“老子贴葱他贴酱,我操死贴酱的妈妈!”
7 K9 H+ v, f4 t, q7 Y0 w7 ~6 S# ^3 o铁匠听后,一下子明白了,吴计成是在用这个故事骂他,但又想不出恰当的话来回击,只得忍受了之。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8

主题

561

回帖

904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904
鲜花(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6-10 10:0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五十米大道 于 2014-6-10 11:16 编辑 6 C2 o/ {: _4 }+ [: m
3 p$ G3 T, \) |  S4 ~
吴计成戏先生) j6 s; F$ r+ e
: [* M7 y; J/ @& d: k
     小时候的吴计成家道已经破败,父母想他出人头地,含辛茹苦供他读私塾。
+ ~6 F5 ?1 h* [8 K2 n( s( ~% d私塾先生也是个落魄秀才,爱好杯中物,隔三岔五跑到学生家打牙祭。& s7 l3 |8 X+ `2 i  n9 x/ I
这一年到了腊月,过年的气氛渐渐浓了,家家户户都开始杀年猪了,吴计成家也不例外。这个好吃的私塾先生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几次叫吴计成回去嘱咐父母安排,次数多了,私塾先生见酒没喝上,打手掌的力道也就大了。
" G$ f, l2 L" J* o一次挨打后,小小吴计成回家把事情的原委跟父母一五一十的讲清楚,然后又安排父母如此这般,安排妥当之后,第二天早上,他跟先生讲,晚上到他家里吃饭。先生一听大喜,中午就吃了一点点,准备晚上猛吃。下午到了快放学的时候,吴计成父亲匆匆跑来说,今天晚上有点急事,请客吃饭的事,只能改到明天了。私塾先生虽饿了一下午,但想一想明天晚上的丰盛晚餐,也只好作罢。" T6 }% h, q; ?& L- R. |0 [1 u
第二天中午私塾先生又是一顿猛饿,好不容易等到放学,赶快跑到吴计成家里准备享受大餐。
! i  T) H2 ?5 G2 E7 M* `吴计成家里可热闹了,吴计成母亲在厨房里忙上忙下,就连吴计成的哥哥姐姐们也是忙的不可开交。大餐之前免不了先品品茶,吴计成的父亲陪着先生喝着茶,说着闲话,其中也有免不了感谢栽培之类的客套话。# e; s! c( u9 \& y0 p* W- E
厨房里香气扑鼻,铁锅里兹兹作响,风箱声不绝于耳。私塾先生心中暗喜,今晚的大餐看来很丰富啊!. T' z% ?& U' R1 S8 b& @
一炷香的时间过去了,两柱香的时间过去了,三炷香的时间又快过去了。。。。。。天也黑了,厨房里依旧忙个不停,先生空空的肚子被几杯浓茶一搅和,饿意更强了,先生开始坐不住了,他看看有没有什么东西能先填填肚子,他看见条几(一种家具)角上有一盘炒黄豆,上面撒了一层白白的砂糖。他很想拿来吃了,无奈吴计成的爸爸在旁边,说来也巧,正在这时,吴计成爸爸说去看看饭做好了没有,他心里窃喜,等吴计成爸爸已转背,马上把那盘炒黄豆做几大口就给吃下去了。
& @1 _# Z8 v* G9 V- Y- L刚吃下黄豆,吴计成爸爸进来说饭做好了。这时私塾先生觉得肚子很痛,不好!要拉肚子,忙问蹲缸在哪里,脚刚刚踩上蹲缸板(这里需要解释一下,以前农村里的厕所就是一个缸埋在地里,上面放一块木板,供人踩踏),蹲缸板一下断了,可怜的私塾先生一下掉到蹲缸里,连喝几口“美餐”。
& P1 h6 l$ g( T' ]" Y: d原来吴计成把巴豆(一种泻药)掺在黄豆了,然后又把蹲缸板锯得要断。7 y8 B% E3 [) r4 o9 K) y
可怜的先生饿了两天肚子,美餐没吃到,吃了巴豆,还喝了大粪,真是倒霉透顶!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8

主题

561

回帖

904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904
鲜花(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6-10 10: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吴计成巧戏新媳妇. K2 m+ p9 ?7 I) D0 X1 X
  成年后的吴计成屡试不第,而立之后才考中秀才,之后父母双亡,家徒四壁,一直未能娶妻生子,他也落得个清净,整天无所事事,给别人代代笔,写写对联,打发时光。这种怀才不遇的痛苦人生使他行为放荡不羁,自甘堕落终身不悔。
) L: N: o( ~4 ]; C3 U1 j9 X) {话说他们村有一家刚娶了一个邻村的新媳妇,长得真有“羞花闭月之姿,沉鱼落雁之容”,这个新媳妇经常到娘家去,要经过一个小卖部,吴计成他们经常没事聚在小卖部里闲扯蛋,小媳妇那惹火的身材,看得一大帮光棍干咽口水。% p+ w2 U, O2 s
他们拿看得差点掉眼珠的吴计成开心,“吴计成,看什么看,你看别人大字不识一个,娶个老婆这么漂亮,你饱读诗书,怎么女人的味道都没尝过,可惜呀。”
2 z! I9 L% U, u/ V: _$ U. A) ?吴计成正在喝着酒,他一听就不高兴了,他胸脯一拍,“你们有眼不识金镶玉,我吴计成是不要老婆,我看上的女人没有一个不会不跟我好的。”
* \# P( h6 u4 |“得了吧,就凭你。。。。嘿嘿。。。。。”众人不屑一顾。. X+ ?& a$ q3 i2 Q0 ?3 i; E
“你们看她漂亮不?老子要跟她吧几(亲嘴),保证她不会推辞的。”吴计成醉笑。( q+ L; H$ {+ Q6 e: y  q! `
众光棍乐了,“咦,小子,胃口不小!”  ~) k  O) a5 v2 k: \0 T. h
吴计成斜着眼,“怎么?不信?那打赌如何?”
5 H! W9 i3 U' j6 ^' |: n众人中一个胆大的汉子跳了出来,请了一个中间人,两个人赌三银元,谁输谁出三银元给赢家。要知道,在清朝一银元相当于120文钱,一个在衙门里当差的一个月也只能拿一个半银元的工资,吴计成喝的酒只要两文钱一壶,三银元就是大约360文钱,是当时公务员两个月工资,吴计成能买180壶酒,也够他享用几年了。$ Y+ e' l1 `6 ~. ^' T  {
对方的条件是:首先,吴计成必须在光天化日之下完成吧几,大家都能看到,不能偷偷摸摸,没有证明。其次,吴计成必须要湿吻,就是嘴对嘴的吧几,亲脸,亲手都不算。
9 m+ R% o& B; r当然,这些吴计成都答应了,他也有个条件,就是大家要看的话,必须远一点,并且要掩藏好,毕竟男女授受不亲,吧几的大事最好注意一点,人家媳妇也要脸的。
3 x4 ], s: z! w8 {1 ?双方讲定条件,各出三银元放在中间人处。
( p/ C# g1 j7 {; y; P吴计成不慌不忙花了两文钱打了一壶酒,喝了几口,招呼大家去看他跟新媳妇吧几,他来到一座独木桥边,招呼大家藏好,别出声。
7 n' ~" V1 w/ L5 K( @6 ?远远的看见新媳妇从娘家出门了向这边走过来,两个村之间只隔五里地,中间有条小河,河虽不大但想跳过去很难,所以前人在河上架了一根大木头,只容一人能过。
* K$ q/ e- S! \- m0 z1 m& G3 _只见吴计成又喝了几口酒,然后把酒壶放在桥头,自己躺在独木桥上假装睡着了。
/ D1 b+ o5 ^! z+ O1 D8 T1 m6 i& ~年轻的小媳妇在娘家吃了中饭,兴冲冲地往家走,天气很好,走得有点热,俊俏的脸上透出红红的酒窝,很美。
* G3 ~4 N) ^  q) w- T1 ~7 U/ i5 ^走到独木桥的一头她突然发现桥上躺着一个人,她忙喊他让路,吴计成假装被吵醒,拎起酒壶掂了掂。3 c5 K& x) Y8 q0 K
对新媳妇说:“你偷喝了我的酒!”。
# x0 l" H) \8 {/ S+ T7 o2 M* T新媳妇说没有。" N9 y2 @6 d; }% e
“没喝,怎么我的酒少了?你的脸怎么红了?”/ f1 a) T) x4 t- E% K
新媳妇一再声称没有,吴计成坚持就是她偷喝了。# q/ \* O% s1 |/ ]$ o+ P. _) ]
“这样吧,让我问问你的嘴巴有没有酒味,没有就放你过去。”) H0 T& {% }5 ^
可怜的小媳妇瞅瞅四周没人,就让他闻了闻自己的嘴巴。
+ b% m! K$ K7 D1 Z这其实只是闻闻而已,根本就没有吧几,但从远处看就像在吧几。: n" Z/ W0 L1 _+ E4 v: T
所以,吴计成的阴谋又得逞了,三银元自然落入他的口袋中。
5 L+ s  ^7 H; l6 I# x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8

主题

561

回帖

904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904
鲜花(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6-10 10: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初展才华4 b9 Q, }# h. i3 j+ t2 l

7 R$ r: V) J. @  `: m      吴计成乳名吴奇,九岁那年,因家境贫寒,父亲把他送到一位远房亲戚家放牛糊口。这孩子乖巧伶俐,小小年纪就能按照主人的指导,把牛照料得很周到,深得这位亲戚的欢喜。本庄有所私塾,塾师是个秀才,教书认真,学规严格。每日里,学生们吟诗、作赋、习字、讲经,之乎者也之声不绝于耳。吴奇放牛之余就常到这里来玩。他喜欢听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有时在门外的台阶上一坐就是半天。学生们念的诗词赋也渐渐地装进他的耳里,学生们背一篇文章,他也能背一篇文章。一日,塾师想试试学生学的情况,就出个上联要学生对。联曰:“门前杨柳丝丝绿,”限一袋烟工夫答出。塾师边抽烟边把眼光往学生脸上扫。学生们互相张望,眼看时间就要到了,一个学生才勇敢地站起来说:“树上枇杷个个圆。”塾师淡淡一笑,幽幽地说“圆圆的枇杷是很诱惑人的。”吴奇在门外插嘴说:“老先生,我也来对一个,‘宅后桃花朵朵红。’”塾师一听,连忙说好好好,就叫他进屋来。吴奇应声进得屋来,就先恭恭敬敬地给塾师鞠个躬。然后就斯斯文文地站在一旁。塾师指着吴奇对学生们说,这个放牛娃对得比你们好,你们不感到惭愧吗?接着又问吴奇念了几年书,何时学会联对的。吴奇说没念过书,就在这旁边学的,我天天来玩,他们念的书我全记住了。塾师连声称赞说:“聪明聪明,以后你就到屋里来读书吧!收你这个不用花钱的学生。”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8

主题

561

回帖

904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904
鲜花(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6-10 10: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巧言善解. ?  S# i/ B# Z0 [% ?

1 Q: [$ ]- B2 E) D* y      岁月流转,冬去春来,转眼又是一年。这一天,天高气爽,风送秋凉,吴奇和牧童们在河边的草坪上放牛。各色黄牛水牛头也不抬地啃着青草,牧童们却在奔跑追逐着游戏。这时从南边匆匆走来一人。看模样装束,很象是赴京赶考的先生,北边路上也正好走来一个和尚打扮的人。档河的桥是根独木,两人在桥上相遇,谁也不让谁,便争执起来。最后,两人商定,两人赌夸,谁夸胜了,谁先过河。和尚抢道:“有土也有增,无土也有曾,去掉增边土,添个人字变为僧,我这僧真可爱,爱我庙堂清静和自在。”和尚说完,那先生接口说道:“有口也是和,无口也是禾,去掉和边口,添个斗字变为科,我这科真可爱,爱我莽袍和玉带。”吴奇仔细听着两人说话,心中不免有些好笑,便也大声说道:“有木也有榴,无木也有留,去掉榴边木,添个马字变为骝,我这骝真可爱,”不等吴奇说完,桥上人同声问道:“骝儿有何可爱?”吴奇不慌不忙地说道:“冲锋陷阵破敌寨,若无英雄守边关,你们哪有庙堂清静哪有莽袍和玉带?”这一说,桥上二人无言以对,不声不响地各奔东西去了。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