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竹笑山人 于 2015-12-20 12:00 编辑
/ k/ S( W( {# c& o4 F: Z% c: F4 a6 n" F9 C5 ]1 j& d( s3 g2 a- Z! A
康熙十二年重修 姚文然序一首 ) r. R6 z; E$ x+ E6 F6 x
郡邑之有志也,不自今日始也。考之《禹贡》,其叙次①九州五服②,凡名山大川、田赋土壤、草木贡篚③之属,无不杂然并列,是即志之所由昉④乎!《周官》•『内史』⑤,掌邦国⑥之志,『外史』⑦掌四方之志。详其山川薮浸⑧,辨其土宜⑨,以至风俗男女之异,其性;六扰、五扰、四扰之异,其畜;金锡、竹箭、丹银、蒲鱼、玉石之异,其利。不越尺一之籍,而四海五州之广,指掌而尽之。下及秦汉先王⑩之迹即远,地名又数改易,为之司牧①者,往往采获旧闻,考迹②诗书,推表山川,以继《禹贡》、《周官》之遗意,代不乏人。如《三辅黄图》、《荆州记》、《楚国先贤传》、《襄阳耆旧传》③,其最彰明较著者己。夫周④四方之志,抑⑤犹今郡邑之志也。志其疆域,志其山川,其风俗可考知也。刚者扰⑥而驯之,柔者静而理之。朴也,教之以文艺;未⑦也,富之以本业⑧。良司牧⑨权之,足以为治⑩,志①其行谊,志其文学。其人物可知也,藏之名山,传之其人。良太史采之,足以为史,甚矣!夫志之不可已也,尝读马端临②《通考》,自唐宋来,郡邑之志以数百家而传者,不少槩③见,何也④将古今异势⑤耶?抑地以志传,而志尤以人传耶!桐之有志旧矣,而未克⑥广之天下。上之史官⑦,且久未修葺,文献阙如,岂非有待于人哉!澴州胡候以三楚名贤,筮仕吾桐,政洽人和,百废俱兴。莅⑧桐之七年,会⑨有郡县纂修《通志》之,命侯于职事之暇,征考文献,裒辑⑩成书,邮至京邸而问序于余。余受而读之,欣然而起曰:『谷阳中牟①,汉之小邑耳,召父②长之以高弟显,鲁公③令之以三异擢。至今人知有召父、鲁公者,无不知有谷阳中牟。循吏④之流风余蕴⑤,诚远矣哉!』今我侯之莅桐也,善政良法,难以枚举。即如筑北堤、新学宫、创义仓、建烈女祠;城之圮者完之,桥之頺者成之;岁偶祲⑥,发廪⑦以赈之;轻徭薄赋,蝗不入境;以视召父之长谷阳,鲁公之令中牟,曷以加兹⑧?况以良吏才,恭逢⑨盛事,网罗旧闻,彬彬井井⑩,独成一家之言。上之兰台①,采之史官,而吾桐人物艺文②,亦籍以不朽。其视谷阳中牟之,仅以邑传者,不更有厚幸哉!异日者侯,以政行第一,如召少府、鲁司徒故事,首膺内召,其继侯莅吾桐者,览斯③志也。其风俗之淳,山川险易之故,与夫侯之良法善政,历历具在,遵而守之。若平阳之继酂侯,于以几汉之循吏,又何难焉?则太史采之以为史,良司牧因之以为治者,皆将于是志,观厥④成矣。余也,守官京邸,不获躬与讨论之末,而先世⑤之遗行⑥载在谱牒⑦者,亦赐采择焉!侯之搜罗⑧亦云详矣,而余之为桑梓⑨幸,复为家乘⑩幸者,又当何如也?是为序。1 n, h# b0 r: Y: k5 _
; |' O# ^, x8 G0 T①按顺序。②古代王畿外围,以五百里为一区划,由近及远分为侯服﹑甸服﹑绥服﹑要服﹑荒服,合称五服。服,服事天子之意。《书•益稷》:“弼成五服,至于五千。”孔传:“五服,侯﹑甸﹑绥﹑要﹑荒服也。服,五百里。四方相距为方五千里。”又周称侯﹑甸﹑男﹑采﹑卫为五服。见《书•康诰》。③《书•禹贡》:『厥贡漆丝,厥篚织文。』孔颖达疏:『篚是入贡之时盛在于篚。』后因用『贡篚』指进贡,贡献。④明亮。⑤周官,《尚书•周书》篇名。成王既黜殷命,灭淮夷,还归在丰,作《周官》;内史:官名。西周始置,协助天子管理爵﹑禄﹑废﹑置等政务。掌民政。见《周礼•春官•内史》。⑥国家。⑦指正史以外非官修的稗史、野史:《天禄阁外史》。⑧薮浸:搜集记载,仔细查看。⑨谓各地不同性质的土壤,对于不同的生物各有所宜。⑩六扰、五扰、四扰:指猪、牛、羊、马、鸡、狗,也泛指各种家畜、家禽: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先王:前代君王。
①君主;官吏。②犹考订。③《三辅黄图》,古代地理书籍。作者佚名;《荆州记》的作者是南朝宋的盛弘之。此书南北朝齐、梁、西魏间著述中颇见注称,唐、宋地理典籍中尤多征引。区域志。三卷。宏之,曾官侍郎。原书已佚,辑本约二十四万字。正文依巴东、南郡、江夏、襄阳、南阳、顺阳、宜都、武陵、长沙、衡阳、桂阳、豫章、始安、始兴等郡,各郡分县记述境内名胜古迹、洞穴矿泉、地方特产、历史典故、神话传说、高山大川等;《楚国先贤传》:(西晋)张辅原著;《襄阳耆旧传》:习凿齿撰。是研究襄阳古代汉族人文的重要历史文献。《襄阳耆旧记》又作《襄阳记》,《唐志》作《耆旧传》,《宋志》作《记》,《郡斋读书后志》曰『记五卷。前载襄阳人物,中载山川城邑,后载牧守。』④夫:文言发语词;周:给。⑤文言连词。相当于或是。⑥驯顺,安。⑦未,味也。⑧古代指农业。⑨良:善良正直;司牧:君主;官吏。⑩管理,处理。 ①记载的文字。②马端临(1254—1323),字贵舆,号竹洲。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中国古代宋元之际著名的历史学家,著有《文献通考》、《大学集注》、《多识录》。马端临是宋元之际著名史学家,他为谋求治国安民之术,探讨会通因仍之道,讲究变通张驰之故,以杜佑《通典》为蓝本,完成明备精神之作《文献通考》。《文献通考》是中国古代典章制度方面的集大成之作,体例别致,史料丰富,内容充实,评论精辟。③古通『概』,感慨见到。④为什么。⑤形势或态势不同。⑥未能。⑦主管文书、典籍,并负责修撰前代史书和搜集记录当代史料的官员。⑧官吏上任。⑨恰巧,正好。⑩收集辑录。 ①谷阳县是西汉汉高帝元年(公元前206年)设置的行政区划,管辖今安徽固镇谷阳城,属沛郡(治今淮北市相山)。经过一系列历史变迁,至唐显庆元年(公元656年),将谷阳县纳入蕲县,隶属徐州;中牟县,河南省郑州市辖县,地处中原地区。位于河南省中部,东接古都开封,西邻省会郑州,北濒黄河,地处黄河下游,郑汴之间。②西汉召信臣,为南阳太守,有善政。③鲁公(709—785),即颜真卿,字清臣。他为官清正廉洁,尽力维护社会正常秩序。④守法循理的官吏。⑤谓蕴藏于中而未全部显现。⑥岁凶,年成坏。⑦发粮食。⑧曷以:何以;加兹:通『滋』。益,愈加。⑨恭:恭敬;逢:遇到。⑩文雅有秩序。 ①汉代宫内收藏典籍之处。②我国历代纪传体史书﹑政书﹑方志等,将历代或当代有关图书典籍,汇编成目录,谓之『艺文志』。区分类例,始于刘歆《七略》。班固《汉书》首着《艺文志》,分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略。其后《新唐书》﹑《宋史》﹑《明史》﹑《清史稿》亦相继编纂《艺文志》。《隋书》﹑《旧唐书》改称《经籍志》,性质则相同。其类例自《隋志》后大都改为经﹑史﹑子﹑集四部。清代学者对后汉﹑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辽﹑金﹑元各史原无艺文志者做了大量辑补工作,都另刊行世。艺文志的编纂,对研究历代图书文献,考订学术源流,颇具参考价值。方志中编辑收录的诗文,亦多称『艺文志』。亦省称『艺文』。③这,这个。④酂侯:是汉高祖刘邦赐给萧何的诸侯封号。刘邦平定天下后,论功行赏,分封诸侯,因萧何在『镇国家、抚百姓、供军需、给粮饷』方面功绩卓著,定其为首功,封他为酂侯;观厥:因而,因此,于是。⑤祖先;先人。⑥前人传下的品行。⑦记述氏族或宗族世系的书籍。⑧搜集;罗致。⑨《诗•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谓家乡的桑树、梓树是父母种的,对它要有敬意。后因以『桑梓』代指故乡或父老乡亲。⑩家谱;家史。
9 y- k' @: J1 N# n% v2 g$ z* K, v+ H0 \* I
) G; ?$ f$ D L$ E( I8 G* f; l. o* R; _$ b3 v* _9 L
, M7 w+ `) F4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