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64|回复: 1

[花轿门联拾趣]文中两处是桐城的风俗,桐城文化影响深远

[复制链接]

194

主题

1716

回帖

1910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910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4-5-28 16:2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花轿门联拾趣 ⊙源自:白启寰

--------------------------------------------------------------------------------

  从前,没有自行车、摩托车和小汽车等交通运载工具,但凡人家婚嫁时,一般都是男方派出“花轿”,到女方家里去迎亲。今天尚活在人们口头上的歇后语“大姑娘坐花轿──第一回”,就是那时这种婚娶方式的产物。
  起初,人们在花轿门上往往贴上些“苏才郭福,姬子彭年”、“百年好合,五世其昌”、“红梅多结子,绿竹广生枝”等吉祥话的通用喜联。也不知从何时开始,通用联渐渐变成自作或请文人代作的新联,以致形成了一种特别的婚俗。新联一般是由男方出上联,发轿时将它贴好,留出下联的位置。当花轿抬到女家时,女方先要对出下联,写好配上,新娘子才能上轿抬往男家去成亲。
  这种习俗到[清末][民初]时达到了鼎盛。男女双方往往请出家族中或地方上最有才学的文人,出句答对,争奇斗巧,务求把这花轿门联写得一双两好,以达到为各自增光的目的。
  下面就是几则此中的“龙门阵”。

一、
  清同治年间,四川成都府华阳县(今属双流县)有潘姓男与何姓女办喜事。男方贴出的上联是:
  潘氏才郎,有水有田兼有米。
  女家对出的下联是:
  何门淑女,添人添口又添丁。
  出句巧拆“潘”字,对句巧拆“何”字。全联既切双方之姓氏,又含婚喜祝贺之意。遣词造语,工雅贴切,浑成自然,堪称佳作。


  [清末]著名学者吴汝纶(1840~1903),安徽桐城县人。他自幼聪敏好学,15岁进学中了秀才,在当地已颇有名气。18岁时,家里为他定了亲,他却立志要等取得功名,考中进士后才成婚。但后来的几次应试都落榜了。到了同治元年(1862年),他已虚龄23岁,在当时习尚早婚的情况下,父母再也不容他等下去了,决定择日为他完婚。
  办喜事那天,吴汝纶亲自为花轿门撰写了一句上联:
  十三经,廿四史,八载寒窗,未脱得那领蓝衫,愧把白身偕绿鬓。
  《十三经》,《廿四史》,都是当时读书人必读的,用以概述自己的学习内容。“八载寒窗”,指他苦读的时间。“蓝衫”,指秀才,“白身”,指自己尚未取得功名入仕。“绿鬓”,指新娘子。上联写得沉重谦抑,亲切感人。但句中有五个数字,又用了“蓝、白、绿”三种颜色,显得别具一格,要想答对,配上下联,却不很容易。
  这个上联随花轿抬到了女家,全族的先生都无佳句以应。眼看吉时快到了,女家只得认输,请媒人赶回男方家,请吴汝纶拿出下联,以便发轿送亲。因为按照规矩,作花轿门联,男方出句,自己必先作出下联准备,一旦女方认输,男方应立即拿出对句,以免误了好事。吴汝纶当然早有准备,其对句曰:
  壬戌年,癸丑月,乙酉良辰,且牵着这条红线,行看黄榜点朱衣。
  “壬戌、癸丑、乙酉”,分别是喜期的年、月、日的干支。“红线”,即赤绳,用传说中人间男女婚姻,先有月下老人以“赤绳”系足的典故;“黄榜”,科举时代进士及第的名单用黄纸书写,故称,这里指中进士;“点朱衣”,即“朱衣点头”,传说[宋代]欧阳修主试,每阅试卷,常觉座后有朱衣人时复点头,凡朱衣人点头的都是合格文章,后引申为科举及第。
  这对句工整贴切,气魄雄伟。女家在场的人看了都拍案叫绝,认为吴汝纶才大志高,将来必成栋梁。果然,婚后不几年,吴汝纶就连捷登科,同治三年(1864年)考中举人,同治四年中了乙丑科进士。


  清代光绪初年,浙江台州府临海县(今临海市)有两家儿女结婚。男方发花轿时贴出的轿门上联十分奇特──只在一片鲜红的枫叶上并排写出了新郎新娘的姓名。
  什么意思?令人费解。女家请来全族中所有知名的文士,一起索解属对。
  几经琢磨,最后终于有一位先生悟出了上联的内容,应该是:
  两行姓字题红叶。
  诸位在场的文士一听,都说有理。可怎么对法呢?一下子又把大家难住了。后来,还是群策群力,共同解决了对句。
  过去手工涂染的红纸,有一头留有半寸来宽的白色纸。这是手工染色时固定纸张留下的痕迹。对句便是在这白纸头上巧做文章。他们把裁好的红纸白头留着,然后倒过来,把白纸头向下,而在白纸头上面的红纸上写上四个大字:“一对鸳鸯”,然后把它贴到花轿另一边门上,让新娘子进轿抬到了男家。经别出心裁作上联的先生一解,众皆称妙──原来,这个下联的含义是:
  一对鸳鸯到白头。


  清代同治年间,安徽桐城县圣庙(亦称“文庙”、“孔庙”,祀孔子)边上,住着一户姓孔的人家,常以孔子的后代自居。他家的秀才儿子办喜事时,花轿门上的出句是:
  人间儒士都尊孔。
  此句妄自托大,意在双关,很有点目空一切,蔑视女方的味道。
  女家姓何,也是个诗书门第,自然不甘示弱,对出了这样一句下联:
  天上仙姑本姓何。
  你虽姓孔,只不过是人间孔夫子的后代,而我却是天上何仙姑的本家!孰高孰低,不言自明。


  拆合方块汉字,巧构佳联,确为别具一格的修辞手法。清代嘉庆年间,江苏江宁府上元县(今南京市)有两家婚娶的花轿门联,便用了这种格式。男方的出句曰:
  子女合心恰好。
  “子女”二字合起来是“好”字,“合心”二字合起来是“恰”字。女家的对句是:
  日月比白皆明。
  “日月”二字合成“明”字,“比白”二字合成“皆”字。不仅字选得巧,而且在上、下联中的位置也一样,确乎难能。


  清代光绪初年,直隶保定府莲池书院有位教习(教师)的女儿,才貌双全,待字闺中。其父母要为她议婚,她坚决不肯,非要自选才郎。父母只得同意。她写了一句上联,挂在书院门外,公开征对许婚。其句曰:
  月照莲池,素娥有意求君子。
  “莲池”是地点,既指莲池书院,又指莲花池塘。“素娥”即月中的嫦娥,也是月亮的别称。“君子”照应莲花(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在著名散文《爱莲说》中称“莲,花中君子者也”),又指有才德的人。全句以“月”贯之,因莲写意,含而不露,委婉陈情,双关巧构,不愧才女之笔。
  上联挂出经年,也无人对出。一天,该府容城县松岭铺金榜地方有位书生,到莲池书院来游学求教,见到上联后,略一思索,便对出了下联:
  霜凝松岭,青女无心遇大夫。
  “松岭”是地名,又可指松树山岭。“青女”,是神话中的霜雪之神,又是霜的别称。“大夫”照应松树(《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秦始皇登泰山遇风雨,曾避于五棵大松树下,因封它们为“五大夫”),又指官宦男士。全句以“霜”贯之,借松抒情,颇合应征求婚之意,手法文采,可与上联工巧相当,确为才子吐属。
  应对成功,婚事竟成。迎亲之日,书生亲作花轿门联的出句,也想试试女子是否真有其才。其出句曰:
  家住莲池,问淑女,何故迟迟结藕?
  全句从“莲”字出发,以“藕”谐音“偶”字,问得自然巧妙。
  教习的女儿看到出句后,立即援笔写出对句,贴上轿门,然后坐到轿中,被抬到婆家。书生迎亲,一看花轿门上的下联是:
  村居金榜,叹才郎,竟难早早成名!
  全句从“金榜”题名联想,生发感叹,自然引出未早成名的遗憾。语气怨中含怜,委婉而讽,十分工巧得体。书生见了,欢喜不迭,立即背起新娘,进屋拜堂成亲去了。

四川省的婚嫁六礼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0

主题

117

回帖

127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127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4-5-29 23: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哈,不错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