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6289
- 积分
- 2595
- 威望
- 24023
- 桐币
- 6629
- 激情
- 1276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1212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3-2
桐网嘉宾
扶花庵主人·扶花公子
- 积分
- 2595
鲜花( 5) 鸡蛋( 0)
|
炒作与失真:全社会要为旧体诗满分作文反省
张庆
当从友人处听说今年的湖北省高考出现一例用旧体诗形式写成的满分作文时,我还是免不了惊愕了一番。网络时代的一大好处是信息的快而广,所以我上网也很方便地搜到了这篇被曝光的作文原稿。只是当我粗粗看过这篇作文再回头看网络上如暴雨般的炒作喧嚣时,心里已经无法如初时那般偶动兴奋的波澜。
关于这则新闻的消息愈发增多,铺天盖地从网络压下来。也曾有朋友嘱问我是否愿意为此写篇文章发表下自己的看法,我一直没有提笔,一来是因为俗事纠缠,二来是因为对其事热情度很低。其实一件事情把它说到最直白处,无非就是炒作+盲目。往后数,陆陆续续听说这名考生严重偏科,我也一点没感觉意外,更是无动于衷。直到今天,突然在网上听说三峡大学果真要破格录取这名考生并发布高额奖学金的时候,我却突然震动了:不是为古典诗词的窃喜,而是为传统文化的悲哀。
根本不需要做什么长篇的论述,我想一个对旧体诗词的格律用韵稍有知晓的人都会一眼看出,这篇所谓“最牛作文”其实是个什么都不像的玩意儿。说得再白一点,无非就是每句七个字的顽强堆积,赫赫然堆出了51行102句。不止如此,从意义表达上,也根本混淆不清:凌乱的结构,跳脱的意义,都很明白无误地表现出原作者因缺乏旧体诗创作知识与创作经验而造成的堆叠形态。
但这名考生很幸运,原因是他的这篇作文竟然瞬间“电闷”了所有的阅卷组老师,进而拿下了满分作文。而作者更是因此一票走红,转眼之间“妇孺皆知”。究其原委,也不过正说明阅卷组的那些评判老师在古典文学上的根基更加简陋,硬把平庸当伟大,才造就了这一场闹剧罢了。而现今这个本来就不明事理擅长炒作的网络媒体,又在这种闹剧中充当了盲人的角色,无疑是把整个事件更不顾一切地放大了范围影响。
新浪网的一则新闻报道,使我读起来感觉啼笑皆非:记者本身的文化层面,从这里足以让人再作一番反思了。我们既然腾出一这份闲情,就不妨来逐条推敲一下吧。
第一,“七岁时接触文言文”,乍看这个题目着实令我吓一大跳。再往下一看注解,才恍然大悟:原来这里所谓的“接触”,就是指主人公七岁的时候曾经在老师办公室的哪个桌子上看到一篇韩愈的《马说》,而且还根本没有看懂。如果这都算作是“接触文言文”,那么哪个小孩子在没上小学跟着老长辈念过几句《千字文》《三字经》或者《百家姓》,是不是就算“接触蒙学经典”了?再若从哪家博物馆看到陈列的几本旧书,也能说成是“接触古典文献”么?今时的新闻报道为了达到一些无聊的“轰动效应”,居然可以在遣词造句上如此滥用,其心何堪?
第二,翻字典事件。作者对于主人公翻字典的方法,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吃惊”的表情,这让我感觉实在“莫名惊诧”。一个很简单的“奕”字,识点字都会知道它的标准读音,在这种情况下翻字典查询,难道还会先通过笔划或者拼音的索引来进行?那些索引,本来就是为初接触字典以及为陌生字查询提供路径的。而查找那些明知读音的非生僻字,还有谁去按部就班走那条笨路子?在我的记忆里,在我们小学尚未毕业之前,从字典查字,就已经没有那么愚蠢了。我不明白该篇报道的记者,用这个“吃惊”的字眼,究竟是为了证明主人公的高明,还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愚笨?
第三,《辞海》现象。作为主人公的语文老师,当时不忘时时抛几个小典故,来证明自己的学生果然“高人一等”。可惜这条典故抛得也太差劲了,不过是说平时的桌上都摆一本《辞海》而已。然而《辞海》与古文有什么很直接的反映逻辑?让这位老师从《辞海》放在桌案上就一口咬定我们这位主人公对于古文的热爱已经成为自己“从未见过”的对象?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只能说是这所学校与这片地区的文化氛围太差劲了。如果有这样的机会,我建议这位老师去安徽桐城走一走。我以我对古典文学一点微薄的所知来保证,这一趟旅游虽然未必可以吃好玩好,但起码能让这位语文老师“大开眼界”了。
第四,“押题”风波。从这篇报道的倒数第二部分最后一段,我估计是因为网上有来自贬方的见解,认为这名考生在之前押题了,也就是有所准备了。考生在谈到这一点的时候当然会有所反驳,这也在情理之中。就我的经验,我也不相信一个省高考的作文题,可以在未启卷之前被人轻松地“押”到。但是,这篇作文的第一轮成稿时间,绝对不会是在高考临场。作文的本身已经说明得很清楚,“时值腊月会天大雪”,所以我相信这位考生在腊月走访黄花岗之后,回家便写下了这篇所谓的“古体长诗”。否则,在时隔至少半年的情况下,要作者再重新回过头去挥发感受,几乎是不可能办得到的。考生回家在写诗的过程中也不免翻了一些资料,所以使内容中多少也夹杂了相当一部分的近体史场景,于是更“吓坏了”我们的阅卷老师,并“惊为奇才”。至于考生为什么隔了不短的时间尚且可以把自己之前的诗作记得较为清晰,原因更简单:任何一个人如果写了一篇自以为很好的文字,那么是很容易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记忆明晰的。
把这些说完了,我们不妨回过头再看新浪网的那篇题为《最牛湖北高考作文作者:总分只考了370分》,是不是又要替参与报道的冠名记者捏一把汗了?跟风的炒作、夸大的失真,这不正是网络日益走向社会生活所同时带来的一大信息弊病么?炒作、又是炒作,炒作的盲目,究竟要把这整个社会的理解与判断力,带离多远?
说到这报道的题目,我又想起来这段时间围绕这层事件的炒作中,一个最熟见的名词了,这就是“偏科”。很多人在网上叫嚣说这个考生的“严重偏科”现状,这让我不禁有点寒噤。什么是“严重偏科”?我们来看这位考生的成绩:语文110分、数学45分、英语80分、综合科目135分,总分370分。其中数、综两大门都距离及格甚远,英语离及格还差上10分,这三门都当然是跛腿科了。那么语文呢?110分的高考语文成绩,乍听起来果然不错。而事实上,我们忽略了一个最至重的问题,那就是:这名考生的作文是得的满分!换句话来说,这名考生在90分的非作文区当中,也仅仅拿下了110-60=50分的不及格分数!而这篇满分作文,如果换成一位稍有见识的判卷老师来改,它能否拿上及格分,又何尝不是要划上一个大大的句号呢?当我们把这一点想明白之后,我们还觉得这位考生,真的是一位“严重偏科”的所谓“古文天才”么?
整个社会的知识在枯竭,整个民族的文化在消亡,整个看众的独立判断力也在随着时代发展的浪潮而日渐不存。面对这样的发展洪潮,我们究竟应该庆幸这个时代的飞速前进,还是陷入一种困顿与迷茫,亦或是沉入一轮新形式的探讨和反思?阅卷老师的荒唐代表着中学教育的空洞,网络媒体的炒作代表着社会群众的盲从,而大学招生的“青目”又何尝不是代表着高等知识建层的不堪一击?这篇高考作文,单从浅层的得分上来说,无疑是博得了大成功;但从这份“成功”的背后,我一点感觉不到所谓传统文化的喜悦,只为文化修养的日益沦落,做着无谓的困苦与哀鸣。当各种信息渠道的炒作混乱了大众的思维判断能力时,究竟是谁、正在为社会犯下的愚蠢买单?
天涯浪子,己丑闰月,写于沈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