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过河-卒子

走遍安庆、宣传安庆——卒子走遍安庆

[复制链接]

836

主题

873

回帖

2310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310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7-1-3 11: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龙山将军峰——卒子走遍安庆

大龙山将军峰

——安庆风景
第1134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境内,有一处名为将军峰的地方,这是怎样的一个将军,能够让安庆市区最高山峰之一称为其名,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
图一:远望大龙山将军峰
  
     大龙山位于安庆市北郊十五公里处。整个风景区由大龙山和石塘湖两部分组成,总面积约132平方公里。(其中大龙山面积约122平方公里,石塘湖水面面积约10平方公里)。卒子介绍大龙山绝不亚于任何安庆人,今天同样再次介绍大龙山一处山峰。
图二:大龙山怪石林立
     大龙山分为日照峰、龙山第一刹、灵山石树、石塘湖、龙泉寺、洪桂山、龙湫七个景区。大龙山呈南北走向,绵亘起伏、层峦迭峰、蜿蜒如龙,故称“大龙山”,主峰日照峰海拔690米。古人赞其美为“独不类他山”。
图三:大龙山将军峰为一条小小的山脉
     大龙山屹立于安庆城北,离市区十五公里,为城廓之天然画屏。其山自西向东绵亘起伏,山势雄伟,秀嶂叠峙,蜿蜒似龙,而得名龙山。山周二十五公里,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呈南北走向,横跨市郊和怀宁、桐城、枞阳三县。龙山四面环水,东依石塘湖,南临长江,西饮石门湖,北靠菜子湖。
图四:大龙山将军峰对面的群山
  
     日照峰位于大龙山脉中段,是大龙山的主峰,又称三县尖。以日照峰为中心向周围扩展,共有四百米以上的山峰二十余座,古堡峰、含珠峰、莲花峰、将军峰奇峰竞秀、突兀耸峙于公路两旁,峰峦起伏重叠。景区内数十丈以上的悬崖举目可见,或壁崖如削,或陡峭嶙峋,或相互对峙,或悬空欲坠,千姿百态,均以险称奇。
图五:仰视大龙山将军峰
     据老城闲人在微博中称:一代书法大家邓石如有一方闲章:家在龙山凤水。其中的“龙山”,南北有二,一是小龙山,一是大龙山。两山环抱的,是包括石塘湖、石门湖、菱湖在内的“凤水”。 至于将军峰是何朝何代将军,卒子也很想去探索、了解。
图六:登山大龙山将军峰俯视群山
     安庆历代文人都以大龙山为傲。大画家萧谦中无论走到哪里,都称自己是“龙山萧愻”。它还有个别号,叫“大龙山樵”,简而呼之,就是“龙樵”。能悠闲地在大龙山腹砍柴度日,这是凡者难以达到的一种境界。
图七:游客登大龙山将军峰顶
      天色晴好时,立在大龙山之巅,能隐隐看见烟渚迷茫的长江。如果立在城东的振风塔上,前是“凭栏月涌三江上,解带风从万里来”长江,后是“巍然凌霄阁,豁达云天开”的大龙山。小小安庆城,因山之雄,因水之秀,接下来自然也就是人之杰,地之灵了。
图八:登顶后环视四周
     大龙山之西的的集贤关,一是安庆城北重要的战略门户。另据了解,大龙山最早的文字记载,出自于明景泰七年(1456年)的《寰宇通志》,其较早为明朝永乐十六年(1418)年开始修纂的《天下郡县志》。其中有关大龙山的文字大致为“在府城东北二十里,西接小龙山及芦塘,诸山绵亘五十余里,上有池,为蛟龙所处。”山之脊见露于驿道者,名脊见岭。
图九:大龙山将军峰巨石
(本篇完)
2016-12-31

836

主题

873

回帖

2310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310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7-1-3 11: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余家河余家老屋(人工挑挖青龙山)——卒子走遍安庆

余家河余家老屋(人工挑挖青龙山)
——安庆古宅
第1135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潜山县境内,有一处名为赵家冲龙潭口的地方,为什么老屋边有一座人工挑挖的小山?百年树木下青龙山作用真的那么大吗?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本文由过河卒子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转载均须通过过河卒子认可。
图一:远望余家老屋
     安庆各县均有余姓百姓。据了解,余姓世居徽州的婺源县的安乐乡。余姓早在明朝就迁入潜山县横中乡,横中乡现为横中村,就在这方水土上,流传着一段动人感人的故事,“余子珏报恩立庙谢贵人”,今天卒子讲一讲这个小小的故事。横冲位于潜山县水吼镇的西南面,东与高峰村交界,南临与太湖县,西与风光村接壤。
图二:近望余家老屋
据《水吼区志》记载,横中由原水吼区撤区设乡而立,横中名由横河(今老同心村湾子,茅屋河流,也称余家河之横河),中河(老同心村上屋,下屋,杨冲,庙咀河流也称余家中河)二地名之首字而成。
图三:余家老屋一进大门
    2017年元旦期间,卒子翻山越岭来到这里,并向大家介绍这里的故事与这段历史,在《李氏宗谱》、《余氏宗谱》以及民国九年修的县志中都有记载。
图四:余家老屋一进
  向赵家冲行走不远,有一处余氏老屋,老屋建于清朝,具体年代不详,建筑布局为两进四楹两厢,面阔约十多米,深约近二十米。建筑占地面积约四百平米。
图五:余家老屋正堂
    余氏老屋大门凹进一米,宽约三米。从建筑结构看,为典型的清朝三进老屋,二个天井,天井护坡有云纹,由于时代久远,长长的石条已经断裂。
图六:余家老屋天井
    第一进深约六、七米,地坪高出前面谷场约一米,前墙为青砖斗砌,其它为土垒或土砖。前檐高约三米,后檐高二米,厅脊高五、六米。第一进与笫二进之间相距约四米,天井宽约四米。
图七:余家老屋二进看大门
    第二进有天井,堂屋深度约六米,檐口高约三米。余氏老屋建筑结构不同于本土普通古民居,一是房屋座正西向正东,打破了民居忌座四正向的规矩;二是建筑开间尺寸超出了普通民居的常规模数。
图八:余家老屋使用的青砖
    据卒子实地勘察地理环境,余氏老屋地处山区的一块小盆地內,座西向东,余家河由北向南从前面流过。背后有靠山。前面对应也有山。按中国古代风水理论评析,该屋场文武当旺。但是由于左边青龙护山太远,前面的山离主屋太近,且右边的白虎也太近,似乎在窥窃老屋,有损丁之象,非旺族和大德之人不可久居。
图九:余家老屋
    根据卒子个人推测和据当地余姓百姓讲述,卒子猜测余氏老屋左边的小土坡由余家人挑挖而成,屋主人一定是一位权势显赫者,为了让子孙兴旺,稳住人丁,便采取多种措施调节居住环境,在左边(青龙方)加高了一个形如三角尖的小山坡,让左边青龙耸压白虎,以寓旺丁。余家老屋在历史上是否出过大人物,均说不同,余家老屋的人文历史有待挖掘——卒子语。
图十:余家老屋三进望大门
    余老屋左边有人工挑出的高高小土坡,当地百姓称为青龙山,四周用鹅卵石圶土而建,四周皆有百年以上的古树数棵护坡,在打听了这个土坡的来历时,不由赞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水学。
    图十一:余家老屋左侧的青龙山(实为人工挑挖的小土坡)
     据了解,余家河地方祖祖辈辈生活着一支余氏后裔,有着一段渊源。据记载明洪武丙辰年(1376年)生李道济,号悦海,潜山县人,妻余氏,就是今天卒子介绍的余家老屋人,李道济官任经历司加授奉政大夫,后升至太尉。曾执掌帅印统军平乱,后战死在长沙。明洪武皇帝朱元璋谥之为“有感尊神”。李道济官为太尉,为人正直,有大恩于余氏,与其妻舅余谷城同朝为官。后谷城遭谗犯事,处满门抄斩。危急关头,李道济冒死救出谷城幼余子珏,留下余氏一脉。为感李公救余氏一门千古之恩,余氏后裔遂在桥头建庙,塑其身像,以永祭祀。李公庙的匾额书“如响斯应”。李公像边,上联不存,下联“恩波此日涨龙潭”。为方便乡人祭祀,方便过往行人乘凉歇脚,余氏后人又依庙傍路修建了凉亭。卒子后期再介绍这里给大家。
    图十二:余家老屋三进墙壁上挂着的戏用狮子头
    余姓在清朝至民国期间出过余增化,余增化(1874—1947),号济川,横中乡人。他自幼聪颖好学,弱冠多病,遂立志从医。精勤研读,通晓内、难、伤寒及四大家之说,对《疡医大全》、《外科大成》、《外科全生集》等尤有研究。余良鳌(1881—1930),名鲲,字电球,安徽省潜山县横中乡人。其祖父、父亲、伯父、叔父、长兄,均为清朝秀才(父亲后补为廪生),并在当地设馆教书等等。
  图十三:青龙山
(本文完)
2017年01月03日

836

主题

873

回帖

2310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310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7-1-4 12:44: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宕石板古井——卒子走遍安庆

上宕石板古井
——安庆古井
第1136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太湖县境内,有一处池潭,池潭边有一处石板古井,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
图一:远望上宕古村落
     太湖县小池镇红旗村由原上宕、抱山两村合并,位于小池镇东北部,今天卒子介绍的就是合并前的一个叫上宕的村落,几年前卒子曾介绍过这里。
图二:远看上宕古井
    由于人口的减少,上宕村现有已经不复存在了,这个古老的村庄依然还有数幢老屋和一片池潭,村下是一个山冲和数亩的良田。
图三:上宕古井正面照
    卒子曾介绍上宕村的一种种植的烟叶,经过考证,不止上宕村种植,就是附近的另一个村庄抱山村也有村民沿袭着古老的种植烟叶。其中一种叫“抱山黄烟”全县闻名。
图四:近看上宕古井
    上宕村是一个古老的村庄,其历史大约有六百年以上。上宕村因附近的一条大峡谷而得名,上宕大峡谷是旅游者的天堂。上宕大峡谷在石霞西北角,与潜山县横冲乡及太湖县天台、罗溪接壤,为大别山区天然峡谷之一,这里原名石霞乡, 现也合并到小池镇境内,石霞四面环山,自然风光很美,有三条小水系河流,一条自抱山流向畈区潜山县境,另两条由红星村的刘河经上宕汇集流向畈区小池。
图五:上宕古井正上方
    卒子骑着摩托车绕到上宕村看一看这里的一口百年古井,真是“古老村庄有古井、斑驳石板载历史”。
图六:上宕古井侧照
  上宕村的池潭西北角,有一口水井,卒子到访时并不知此处有这么一口古井,村庄人口已经基本迁出,只剩下几位老人,从老人的口中卒子才得知这么一口古井。水井是被几块石头盖住沿口而成。中间是一块长石条挡起。
图七:上宕古井与池潭相连
    其中一块井台呈弧形,上有一块巨大石头,井台并没有井圈,而是使用了石板,这可能是方便村民取水、洗衣服使用的。古井应是清朝某个时期由村民打造的,距今已经一百多年,水井是谁挖的,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了。小池镇名从何来,是不是就是上宕这个小小的池潭,也只是一种猜测。
   
图八:上宕古井下游是一个兼洗衣和灌溉综合作用的小池潭
    我们都知道,太平军和湘军曾在太湖县扎寨对抗了数年,但过多少次大小战役,恐怕谁也没有办法统计。不可避免,当年上宕小村庄曾是太平军和湘军将士前往取粮、取水的重要补给站,这一口井中取得的水是否让太平军和湘军使用过,有待历史学专家考证。
图九:上宕古井上就是乌龟石(实为太平军的瞭望岗)  
    走进这口古井,依然能够看出其水质还是清澈见底。数百年来,上宕村当地百姓一直饮用这口井水。现在的古井已经渐渐失去作用,安庆有关方面是否在统计和普查中记载这口古井?有待进一步研究。
图十:上宕村通往外界的石板路
(本文完)
2017年01月04日

836

主题

873

回帖

2310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310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7-1-5 09: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眉山岭海天一色——卒子走遍安庆

眉山岭海天一色

——安庆风景
第1137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大龙山境内,有一处小山岭,因地处眉山村,无名小山岭故称眉山岭,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
图一:远望眉山岭
      眉山村位于大龙山镇的西南面,毗邻杨桥镇、五横乡,地处安庆北面,交通发达。
图二:近望眉山岭东南面
     眉山,在安庆城东北约十公里,属大桥办事处。明朝洪武赶散时期,有乡人集结在山间盆地上对抗义军,后村人以眉山为村名,现称眉山村。
图三:近望眉山岭西北面
   据眉山村老一辈人说,这个村的村民是大多是明朝至清朝迁徙而来,世居这里。
图四:近望眉山岭巨石
     在风景美丽的大龙山上,也有这样的风景秀美的小山坡,还有着流传着好媳妇苏六秀十五年如一日,无怨无悔细心照顾瘫痪丈夫,维系家庭的感人事迹。
图五:眉山岭巨石夹道
     感人事迹反映出大龙山眉山村民的淳朴,苏六秀现年45岁,大龙山镇眉山村人,1992年3月与鲍冲湖村四组曹和平喜结连理,与公公曹炳根一家三口和睦相处。公公当时已是六十多岁的人了,体弱多病,六秀每天坚持端盆送水,公公逢人就夸小媳妇贤惠善良。2001年清明节那天夜晚,丈夫曹和平在原郊区十里铺乡煤矿(现大观区十里铺乡煤矿)小煤窑跪着挖煤时,煤窑天板坍塌,一块巨石砸向背部,身受重伤。
图六:亿年形成的眉山岭
     丈夫出院后,从此腰部以下全无知觉,高位瘫痪了。可怜的妻子带着7岁的大女儿兰旗,3岁的小女儿诗韵,上扶持72岁公公,整个家庭的重担从此压到她柔弱的肩上了!在那阴霾般的日子里,六秀白天找小工做,抽空回来吃力的翻动丈夫的身体。
图七:从眉山岭巨石夹缝求生才是海天一色
     在以后的岁月里,苏六秀一边做家务,服侍丈夫,一边跟同村砖匠做小工,挣钱养家糊口。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这位在苦境中坚强起来的女人,村民们总惊讶她的贤惠善良,苦涩的泪水她流过多少。十五年如一日,支撑起一瘫三幼的家庭,把他们的苦难当做自己的苦难,把他们的快乐当自己的快乐。
图八:眉山岭的秀美
     本文如题,有人形容海天一色就是海和天成为一种颜色。比喻意思:海和天都很广阔,一眼望不到边,好像连在一起一样,所以说是海天一色。希望安庆的故事能够广为安庆人流传。
图九:近望眉山岭北面
(本文完)
2017年01月05日

836

主题

873

回帖

2310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310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7-1-6 16:4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道教火神庙佛教净土寺及碑刻——卒子走遍安庆
道教火神庙佛教净土寺及碑刻
——安庆寺庙与古刻
第1138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桐城市双港镇练潭村境内,有一处道教宫观火神庙,现为佛教净土寺,从过去的道教到如今的佛教,火神庙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
图一:火神庙大门
     走在练潭村这座古镇,来到练潭老街,感受这条老街承载的历史沧桑。练潭历史悠久,早在元明清时期,就是南方诸省北上京师古驿道必经之处,“昼夜羽骑不绝”,村落里保存尚好的多处塘口见证着练潭辉煌的驿站岁月。不仅是驿道发达,镇内练潭河自西向东流入菜子湖,再由菜子湖通至长江,水运兴旺致使练潭成为当时重要的水陆码头,物产丰富,人杰地灵。
图二:净土寺三佛殿
     练潭老街就已是小镇政治、经济、文化的所在地,热闹又繁华,街上商铺云集,光是给过路人歇脚的客栈就有十几家,杂货店更是多得数不清。因为繁华喧闹的样子每天都像在赶集。
图三:火神庙大门额民国期间的石额
    老街火神庙原是一幢保存良好的古建筑。相传火神庙又名火星宫,是练潭老街的标志性建筑群,堪称钟灵毓秀。宫观坐北面南,山门上悬匾“火神庙”石碑,耀眼夺目。
图四:火神庙现改名净土寺
图五:群友浏览火神庙
    火神庙原建筑在咸丰年间被太平军焚毁,据说原庙宽约三十米,长约四十米,正殿多尊神像慈颜安详,栩栩如生。后方有客室、禅房、道房。整个宫观翠柏成行、鲜花似锦、巍峨壮观、胜景宜人。
图六:火神庙大钟
图七:火神庙石井
    火神庙据说香火缭绕,方圆百里信众或乘舟或乘车跋山涉水、络绎不绝,朝拜者无不肃然起敬,恭致虔诚。练潭村被列入中国第三批传统村落名录,像火神庙这样的古建筑和传统历史文物,保留老街的历史原貌和传承文化底蕴。
图八:火神庙恩##阳碑刻
    原火神庙内有碑刻数块,据碑刻记载,这个古刹起于元代,盛于明、清。据民国十七年(1928年)重修“火神庙”捐碑记载,上有众多各方人士捐银重修火神庙,其中盛于桐城的“保甲”二字格外醒目,我们都去看过桐城的老街,很多就与保甲相关。

图九:火神庙捐款石碑
图十:火神庙捐款石碑局部
  
  火神庙毁后,在原址上重修了寺庙,经称净土寺,寺院巍峨宽敞,气宇轩昂。寺内花草满庭,四季争艳。殿内金身佛像,盘莲静坐,端庄慈祥,可敬可亲。
图十一:火神庙众宪张大爷勒石碑局部
图十二:火神庙众宪张大爷勒石碑
[size=0.83em]
20161112 054.jpg (316.11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url=]保存到相册[/url]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1 分钟前 上传



图十三:火神庙众宪张大爷勒石碑局部
(本篇完)
2017年01月06日

836

主题

873

回帖

2310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310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7-1-9 09: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铁铺岭战斗遗址——卒子走遍安庆
铁铺岭战斗遗址
——安庆近代战斗遗址
第1138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怀宁县月山镇境内,有一处小小的山包,这里曾发生了惊天动地的战斗,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
图一:铁铺岭位于月山重要交通要道上
     1938年10月的一天,新四军四支队七团三营为破坏日军一条重要补给线,在怀宁县月山镇境内伏击日军,炸毁日军军车,击毙日军分队长1名、士兵28名,取得了新四军在安庆抗日战场上的首场胜利。真是血溅皖山涯不许倭奴侵寸土的豪情往事。
图二:置身铁铺岭头
     铁铺岭战斗遗址位于怀宁县月山镇学田村红旗组学田包上,为一南北向的长条形山岗,东距206国道(月山段)仅数米,南紧临月山铜矿龙门山矿区。
图三:远望铁铺岭纪念碑
     1938年10月17日,新四军四支队在此伏击日军车队,毙敌分队长1人,士兵28人,缴枪29支和一批军用物资,怀宁县委、县政府将此处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此立碑纪念,面积6348平方米。1939年夏天,新四军四支队九团,在支队参谋长林维先指挥下,由大别山深入桐城县境,在菜子湖、花山、大龙山、石塘湖、月形山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在城郊月形山袭击日军,击毁汽车两辆、炸翻一辆,并活捉日军两名。
图四:近望铁铺岭纪念碑
     
    铁铺岭战斗,是抗战初期新四军四支队在怀宁月山地区设伏,重挫日本侵略军的一次伏击战,也是新四军四支队东进皖中以来在安(庆)合(肥)公路上进行的大小几十次伏击战等抗日斗争的一个组成部分。1938年6月,日军侵占了安庆、高河等周边地区,控制了交通要道。当日本侵略军步步进逼、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的危难时刻,1938年9月,新四军四支队开赴怀宁抗日前线。10月,打响铁铺岭伏击战。
图五:铁铺岭纪念碑背面介绍碑文
     卒子前往铁铺岭实地查看,这里位于月山北面,两侧是南北走向连绵起伏的群山,合安公路在两山间峡谷穿行而过,地形险要,易于隐蔽。当年新四军战士经过周密侦查和群众报告,四支队了解到战斗区域周边敌情,驻守安庆至高河埠一线的日军有1200多人,这些日军经常派出小部队四处骚扰,烧杀淫掠,气焰嚣张。为激发人民群众的抗日热情,新四军四支队七团三营经过研究,选定铁铺岭为作战地点,在此狠狠地打击敌人。
图六:站在铁铺岭上
    1938年10月17日拂晓前,部队经过战前准备,向狮子岭、张家山一带运动并迅速部署展开,战斗编为两个排,一个警戒班,两个便衣班。警戒班配备在大排山(上期卒子曾介绍过这里),封月山来路监视警戒。大排山与蟹子岗后一里多路布置两个排,排与排间隔距离约七百五十多米远。一个便衣班埋伏在路旁,另一个便衣班则埋伏于村子围墙前面,两班相距约六、七十米远。蟹子岗山顶配置瞭望岗哨(卒子也曾多次介绍类似文章)。规定的信号:鸣一枪表示可以打;挥动白手巾表示不打,并迅速撤退。指挥所设在蟹子岗”。
图七:站在铁铺岭并头远处就是月形山
    上午9时,由安庆驶来日军汽车200余辆,埋伏在大排山的警戒班紧急挥动白手巾,便衣班即撤回,伏于山脚田埂下。敌车相继而来,由岗子岭停下直至范家湾。部分日军下车,将稻草做成的十多个假人,安置在邓家凹,在我伏击区侦探,与我埋伏田埂的便衣班相隔仅十多米,以后便随敌车撤离。约经半小时,敌一辆军车开过来,乘我军不备,疾驰而过。又等了一个半小时,从安庆方向驶来3辆日军军车,第一辆开到距我便衣班约10米时,指挥所发射一枪,便衣班便猛掷手榴弹,炸坏了车轮,敌车翻倒在路左旁的水沟里。翻倒车内的敌人挣扎起来,爬出水沟。同时第二辆军车停下,蜂拥而下的敌人与从水沟爬起的敌人共20余人,窜至陈家老屋(下次卒子再介绍),负隅顽抗。日第三辆军车遭右翼排阻击,便调头南逃。蟹子岗排及路旁之便衣班,则迅速迂回到陈家老屋敌人背后,经过半小时激烈战斗,在中午12时将这股日军全部歼灭,并迅速撤出阵地回张家山集结。20分钟后,日军出动5辆装甲车占领大排山,无目标地打了一百多发炮弹,悻悻而回。
图八:默默守望着铁铺岭的两棵小树
    铁铺岭伏击战,是新四军推进到怀宁地区后的首次战斗,且首战告捷,它大振了怀宁民众的抗战士气,有力鼓舞了怀宁民众的抗日斗志,也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铁铺岭伏击战后,新四军在怀宁人民中赢得了崇高威望和广泛支持,广大青年农民和知识分子踊跃参加人民军队。
图九:铁铺岭
(本篇完)
2017-01-09

836

主题

873

回帖

2310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310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7-1-10 08:3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龙泉寺道光年间僧侣墓——卒子走遍安庆

   

龙泉寺道光年间僧侣墓
——安庆古墓
第1140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杨桥镇境内,有一座古寺名叫龙泉寺,因为寺庙的历史悠久,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的一座古代僧侣墓。
图一:龙泉寺位于大龙山山脉中
   在宜秀区杨桥镇境内有一座香火不绝的寺庙,为龙泉寺,该寺名称的由来自然和龙有关。
图二:龙泉寺僧侣墓
  相传在古时,一位高官路过杨桥镇,当其经过一座名为白路山的半山腰时,突然发现有一口长宽各有1.5米的四方井,他甚是奇怪。该官员细细打量周边环境后大吃一惊,原来,在该井上方两侧还各有两个小圆井,而且小圆井上方又各有两个天然石头露出地面。从整体上看,四方井如龙嘴,两个小圆井如龙眼,天然石头似龙角,俨然就是一个龙头。另外,随着“龙头”望去,其后山脉蜿蜒伸曲,犹如龙身。该官员见状立刻叩拜,并后来修建了一座龙泉寺。
  图三:龙泉寺僧侣墓碑
  龙泉寺依山而建,历史悠久,山门左边有三个泉眼,名曰“龙泉”,又名“龙井”,泉水甘甜。据桐城县志记载,龙泉寺建于宋朝(一说为明朝),清康熙、咸丰年间多次重建复新,其时殿宇辉煌,香火鼎盛。该寺曾于“文革”时期被毁,现已在原址重建。
图四:龙泉寺僧侣墓碑局部
     就在龙泉寺的背山小坡上,卒子发现了很多历代的僧侣墓,其中就有一座道光年间圆寂僧人的古墓,古墓的存在反映了寺庙有过僧人活动的见证。
图五:龙泉寺僧侣墓碑局部
    这块石墓碑呈长方形,为青石质地,拂去碑身上的灰尘和落叶,中间镌刻的字迹隐约可见,能辨认的有“十四世祖”等字样,最右边有“道光乙酉年(1825年)”的字样。碑一则写着徒某某等字样。
图六:龙泉寺僧侣墓碑
  在这片小山坡上,有多座古墓组成的古墓群,据文献记载,这里年代最久远的古墓距今有好几百年历史了。龙泉寺后面的一处深山老林,平时很少有人。龙泉寺在清朝时期香火旺盛,众多寺僧在此修行,时至今日,仍有香火供奉。山后的古墓群大多为清朝康熙至道光年间在此修行的僧人墓地,日久之后形成了一座座僧侣墓。
图七:龙泉寺僧侣墓碑局部
    龙泉寺僧侣墓规模宏大,集中分布安葬了僧人的古墓群,对研究安庆古代宗教、民俗文化有一定历史价值。
图八:龙泉寺山道
[size=0.83em]
20151219 025.jpg (774.58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url=]保存到相册[/url]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35 秒前 上传



(本篇完)
2017-01-10

836

主题

873

回帖

2310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310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 11: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史可法“最上一乘”石刻——卒子走遍安庆
史可法崖山石刻
——安庆著名石刻及军事遗址
第1141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大别山区境内,有一处著名石刻,这处石刻为什么能够挽救一支濒临崩溃的部队重新战胜强敌?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图一:站在崖山福地远看群山
   在历史上,比较著名的残存政权有三个:一个是永嘉之乱后,在江南建立的东晋政权;另一个则是靖康之变后,在江南建立的南宋政权;与东晋、南宋相似的还有南明政权(安庆桐城的戴名世因写南明政权而满门灭族),但是这个政权的知名度,比起东晋、南宋来要差很多,而历史地位上,东晋和南宋也都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的正式朝代,而南明则并没有这个历史地位,事实上,南明王朝基本上没有什么存在感。甚至于在中学教科书上,把东晋的灭亡视为晋朝的结束,把南宋的灭亡视为宋朝的结束,而对于明朝,则以崇祯死后为明朝的终结,南明则被排除在外,并不被视为明朝的一部分。图二:史可法相关资料
     南明政权在本质上,和东晋和南宋是不同的。不论是东晋还是南宋,虽然都丧失了北方的领土,但是东晋和南宋从建立那天起,便有着一个相对统一的中央政权,以及一个相对有着很大的号召力、凝聚力的首脑,可以指挥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对外敌进行有效抵抗,而南明从建立的那一天起,就没有一个有强大的号召力和权威性的首脑,始终处于一种一盘散沙的局面——政出多门、各自为战,朱明皇室之间互相内讧,南明各军阀之间互相火并,都是这方面的体现。而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南明灭亡为止,这就是造成安庆大别山多处南明皇室宗亲逃难的故事。图三:史可法称此处为崖山福地
    在明清之际的大三国政治博弈中,史可法为首的南明政权是其中一支重要的部队。史可法提出的政策是“但虏既能杀贼,即是为我复仇”,在自身存亡危险之际,史可法提出的对策是马上派遣使节带上财物去见顺治皇帝或者多尔衮,“灭寇在此一举”。北京陷落两个月,南明政权已决定偏安江南,以淮河为界,幻想着“两家一家,同心杀灭逆贼,共享太平。”图四:南明政权的区位图
    在史可法“和平使团”的安排下,清朝虽然客观上帮了明朝的忙,却不想真正和大明修和。清朝顺治三年(1646)十一月初二日,南明大学士苏观生、隆武辅臣何吾走等拥戴隆武帝之弟、唐王朱聿鐭监国于广州。但可惜绍武政权仅仅维持四十一天就覆灭了。图五:史可法书写的最上一乘石刻
    位于大别山的趾凤乡白崖山,是一座用片石依山垒起的石城山寨,迄今有600多年的历史。白崖山,原名白牙山,因产白牙茶而得名,古时有“名山风雨白牙青”之说。图六:史可法书写石刻
    元朝末年义民吴士杰始依山垒寨,率众御寇。此后,白崖寨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寨中辟有五座据险扼守的寨门:东名朝九,西名百花,南名听雨,北名乘风,西南名攀龙。五座寨门均有一夫当关,万人不敌之势。远眺古堡,迤逦起伏,峰壁摩天,堪与古万里长城媲美。图七:史可法画像
    在山腰处的山坡记功石上,有史可法书写的“最上一乘”石刻和“听涧底泉声呼天地,是歌是泣;看阶前月色问英雄,还死还生”的石刻对联,再现了烽火岁月的悲壮气概。还有石刻“凤卧龙栖”、旗杆石、蛤蟆石、信阳尖等诸多胜迹及士大夫宅第遗址“九曲居”等。图八:史可法石刻相关内容介绍
    史可法,字宪之,号道邻,河南祥符(今开封市)人。《明史》载:他身材矮小,面黑,目烁烁有光。自幼好学,顺天府试中第一名秀才。崇祯元年四月中进士,六月任陕西西安府推官,公正廉洁,赈灾救民,赢得好官声,崇祯五年入朝任户部主事,为官清正,办事干练,声名大噪。弘光政权建立,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史阁部不仅为官清正,而且身先士卒,与兵士同吃同住,深受将士们的拥护和爱戴。他虽身材不高,但喜好饮酒,而且酒量过人。图九:“最上一乘”石刻相关介绍
    南明政权昏庸腐败,史可法可称得上是一帜独耀,时刻以抗强虏收复国土为己任。当时内战纷乱,张献忠部队曾是收编的农民起义军,军纪松懈,老百姓对他们心有余悸唯恐避之不及,田园荒芜,满目是断壁残垣,宿松当时四十八寨很快便破了四十七寨。崇祯十年二月(1637年)史公与张献忠的起义军战于枫香驿,战局不利,便退守到白崖寨。他深知,“安庆为留都咽喉,宿松为安庆门户,无安庆则无留都,无宿松则无安庆”。所以他在奏请援军的同时,自己以拼死的决心坚守在白崖寨,取得了民心。援军一到,当地百姓又大力相助,张献忠部被打得溃不成军,大将闯达天战死在“听雨门”下的关门石旁。史可法转败为胜。登西营峰犒军,勒石记功。“最上一乘”这方摩崖石刻就是历史的见证。白崖寨高墙坚固,防守待援转败为胜这一战例,史可法是铭记在心的。图二:史可法“最上一乘”石刻全貌
(本篇完)
2017-01-11

836

主题

873

回帖

2310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310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 11:5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桃山百年古树三角枫——卒子走遍安庆

桃山百年古树三角枫

——安庆古树
第1142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原安庆市枞阳县金社乡境内,有一处名为桃山的小山村,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的一棵百年古树。图一:位于水潭田埂边的百年古树
    金社乡名源于境内金鸡岭、社崇河两大自然景观,其位于枞阳县中部,东依横埠、南濒白荡湖、与藕山隔湖相望,西与项铺接壤,北靠白梅、钱铺。图二:百年古树枝上挂着祈福的披条
    桃山村就位于金社乡依山伴水之畔,这里有一棵百年的古三角枫树。三角枫,学名Acer buergerianum。图三:百年古树下有祭祀的用品
    卒子前往此地实地勘察,古树高约二十米,直径约七十公分,生长在山坡小路边的水潭田埂上,由于树木高大又生长在坡上,这棵树下有当地百姓的祈福与祭祀用品,给这里增添一分神韵。图四:百年古树根深叶茂
    这棵古树,能够在战火与自然灾害中成长,离不开村民的保护。安徽省枞阳县现有古树数千棵,包括枫香、三角枫、银杏、苦槠、朴树、黄连木、榉树等,后期卒子再向大家介绍一些。图五:百年古树枝繁叶茂
     古树主要分布在村庄、荒野、路边、河岸和山坡,在村庄分布的古树以栽培和野生起源并重,其余地域分布型则以野生起源为主。图六:百年古树上缠绕着的杂树
    古树指生长百年以上的老树;名木指具有社会影响、闻名于世的树,树龄也往往超过百年。生长百年以上的古树已进入缓慢生长阶段,干径增粗极慢,形态上给人以饱经风霜、苍劲古拙之感。图七:百年古树三角形的树叶
   古树是历史文化遗产,要提高保护意识,在保护基础上适当开发,因地制宜,探索出行之有效的保护模式。但是老百姓对古树保护知识宣传普及不够,保护氛围不浓,有的地方对古树根本不知情,保护更是无从谈起。安庆各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没有担负起相关保护职责;少数群众由于保护措施不当、管理不善加速了古树消亡。希望得到全社会的重视与保护。图八:位于水潭田埂边的百年古树
(本篇完)
2017-01-12

836

主题

873

回帖

2310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310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7-1-13 11:5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先锋朱家面坊旧址——卒子走遍安庆

先锋朱家面坊旧址
——安庆古宅
第1142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某县境内,有一处名为朱家面坊的地名,出于好奇卒子前往这里采风,并向大家介绍这里。图一:远望左一树与左二树之间便是朱家面坊
     朱家面坊老屋原是一座三进三出十多间的农家大宅院。2013年左右全部坍塌,在这座老屋里,朱家祖祖辈辈以做面条为生计,远近闻名。图二:目前朱家面坊已经完全坍塌
    在物资极端匮乏的年代,能够吃一次米饭总是奢求,就算是一碗面条,通常也是逢年过节才有。记得卒子小时候,外公和外婆每逢周末包饺子,那真是童年美好的回忆。图三:朱家面坊一面青砖墙体
    据村里村民介绍,朱家面坊原是村里一座加工挂面的手工作坊。图四:朱家面坊的石门柱被挪作它用
    从小麦淘沙到挂面叠箩,要经过磨粉、和面、盘条、上筷、入箱、上架、晾晒近十道工序。道道工序都很有趣,特别是磨房。图五:朱家面坊的石门柱
    磨房的中央安装着一轮大石磨,石磨的上口是一个能装好几斗多麦子的蔑织漏斗。图六:朱家面坊的石门踏
    木框的这一头是一根与地面垂直的木杆,木杆的下面是平置地面的圆木段。图七:朱家面坊的石滚磨
    木段上横插着一块蹋板,两脚踩住蹋板的两端,左右依次用力,拨动连接罗筛的木框,来回猛烈撞击木桩,使罗筛震动,筛下面粉。图八:朱家面坊的木门
    朱家面坊做出的手工挂面曾远销安庆市区,据村里人介绍,朱家面坊的后人现在在高河做事,但不知道是否还继承了手工面坊。图九:朱家面坊的物品(须弥座有卷云纹石刻)
   在安庆的广大农村乡村里,吃挂面是过年的一种传统,也许在那个时代能够吃上一碗朱家的挂面,也是一种寄托。图十:朱家面坊的石柱墩
   如今朱家面坊无法再修复到原先的模样,老屋的石门柱也被村民做了洗衣的垫脚石在村头的水潭里。图十一:朱家面坊门朝向
   朱家面坊何时在村子在开始制作挂面,我们不得而知,但不可否认,朱家面坊曾在清末民国时期,乃至于解放后的很长时期里,都是村民们逢年过节食物中一道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图十二:安庆市面上经常见到的手工面坊制作的挂面
(本篇完)
2017-01-13
(安庆E网正在投票选举安庆网友心目中的网友,如果您心目中的网友吧,http://www.aqlif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10757&extra=page%3D1[百姓声音]2016安庆E网最佳网友投票正式开始啦~你提名过的人上榜了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