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过河-卒子

走遍安庆、宣传安庆——卒子走遍安庆

[复制链接]

836

主题

873

回帖

2310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310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7-1-16 09: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石桥胡氏享堂——卒子走遍安庆
石桥胡氏享堂
——安庆宗祠
第1144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岳西县天堂镇天桥村境内,有一处名为胡氏享堂的地方,数十年前卒子就到访此处今天特向大家介绍这里。图一:远望胡氏享堂
    石桥村属于岳西县县城城郊,位于天堂镇西南部,为典型低山丘陵区,属大别山脉南坡。图二:胡氏享堂右侧已经坍塌
    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最高峰钓鱼尖,海拔约七百米,最低处为李湾,海拔约二百多米。图三:从侧后远望胡氏享堂
    全村地形呈波状起伏,地表径流汇入衙前河,直达毛尖山水库,属于皖水水系。抱鼓石是礼制建筑等级的符号象征,也是“非贵即富”的门第符号。抱鼓石一般都是主人的身份象征。图四:胡氏享堂抱鼓石
   石桥村东临响肠镇,南与中关乡相连,西与木冲村交界,北临城南社区,距县城约近二公里,总面积四个多平方公里。图五:胡氏享堂门匾石
     
    享堂,又称祠堂。享堂是中国传统礼制的建筑,规模宏大,建筑规格较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石桥村这里曾用享堂这一地名,沿用至今。图六:胡氏享堂正厅
    胡氏享堂,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据村里的老人讲,明朝初年,为了充实皖西南等地的人口,从江西移民渐渐来到大别山区。天堂镇石桥村原属潜山县。图七:胡氏享堂
    这幢胡氏享堂就位于大别山南麓,建于清朝中晚期,高高的马头墙,青砖小瓦,但近年受到严重损毁;前不久卒子看到一进部分坍塌,石兽被盗,内部损毁严重。图八:胡氏享堂精美木雕
    胡氏享堂现存布局较完整的古建筑之一,为研究清朝宗祠建筑结构提供了珍贵的实物凭证。图九:胡氏享堂木这窗雕
    胡氏享堂是卒子见到安庆地区为数较少的享堂之一,另一个在桐城刘氏享堂。 图十:从屋后的小山远望胡氏享堂
[size=0.83em]
20130405 10.jpg (443.1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url=]保存到相册[/url]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48 秒前 上传



(本篇完)
2017-01-16

836

主题

873

回帖

2310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310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7-1-17 09: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龙珠山(石门秋泛)——卒子走遍安庆

龙珠山(石门秋泛)

——安庆风景
第1145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近郊原总铺乡境内,有一处名为石门秋泛的景点,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图一:航拍龙珠山及其石门湖水系
     凡是来到安庆市的人,总要逛一逛迎江寺,登临振风古塔,尝一尝具有独特风味的迎江寺素菜,才不虚此行。可是安庆不仅有迎江寺、振风塔。登塔远眺,无限风光,尽收眼底。图二:航拍龙珠山
    安庆北面龙山如黛,有一个小小的山头,却在晚清至民国赢利最美的声誉。图三:龙珠山地理图
     民国时期安庆城北有一条古道。它是三任省府官员畅游大龙山的主要线路,由龙珠山、龙珠寺(观音庙)、龙珠洞(观音洞)和石门秋泛等美景组成。图四:张大千关于龙珠山的书画作品
    龙珠山、龙珠洞和石门秋泛是天然形成,而龙珠寺则是清朝安徽三任省府亲自督办建造。安徽第一省立师范师生百年前的旅游照片和寺庙遗址见证了这一沉淀的历史。图五:近拍龙珠山
  清朝安庆城北的山区,是达官显宦祈神祭拜经常去的地方,也是当地文人墨客寻古访幽的地方,清朝康熙《怀宁县志》龙湫图,就印证了龙珠山以及大龙山各个著名景点的详细记录。图六:龙珠山近二三十年被疯狂开采矿石
    所谓石门泛秋是指在河、湖、江里的渔民在河、湖、江中钓鱼的情景,其身着一蓑衣、头戴一顶帽子、坐在一叶扁舟上、手持一钓鱼竿、边唱歌边钓鱼、一边还在喝酒,虽然单独钓起一条河流在秋季,这种美景被一旁的官员看到并记录下来。图七:龙珠山生态和景观遭到严重破坏
    宜秀区位于安庆市区东北部,东南与迎江区、大观区接壤,西北与桐城市、怀宁县相连。前身为安庆市郊区、城中区。2005年,安庆区划调整,撤销郊区,将原郊区的龙狮桥乡、长风乡、新洲乡和老峰镇划归迎江区,原郊区的十里铺乡(除眉山、象山、苏岗、砂桥、罗冲五个村)划归大观区,同时从怀宁县划入大龙山镇、五横乡,从桐城市划入罗岭镇,并设立大桥办、菱北办两个街道办事处,成立宜秀区和经开区。图八:龙珠山山顶
    宜秀区大龙山风景名胜区不但有大龙山、小龙山及花山等组成,还有附近的菜子湖、石塘湖、破罡湖环绕其间,山青、水秀、洞幽、石巧、树奇,自古便以龙山晓黛、碧湖夜月、石门秋泛、螺丝晨晖、灵山石树等胜景闻名。日照峰、百丈崖、万鹿洞、长毛洞、龙窝、龙湫等自然景观,以及无量塔、圆照庵、龙泉寺、张四墩新石器遗址、李鸿章仓房、邓石如故居、严凤英故居等历史文化遗存,均极具观瞻价值。图九:航拍龙珠山
[size=0.83em]
20161030_2091.jpg (229.66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url=]保存到相册[/url]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43 秒前 上传



(本篇完)
2017-01-17

836

主题

873

回帖

2310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310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7-1-18 08:2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安铜三官庙——卒子走遍安庆
安铜三官庙(道教宫观)
——安庆寺庙
第1146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近郊月山镇安庆铜太矿境内,有一个比较新的小寺庙,上面标注了二A级旅游景区,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图一:三官庙的指示牌
     三官庙位于安庆铜矿境内。三官庙也叫三元庙。三官也就是上元一品九气天官即赐福紫微大帝,中元二品七气地官即赦罪清虚大帝,下元三品五气水官即解厄洞阴大帝。他们的生日分别为上元正月十五日、中元七月十五日是、下元十月十五日。图二:三官庙大殿
    三官庙由大殿和后殿组成。面积约七、八百平方米。三官庙建在安铜的一处比较平坦的地面,气势宏伟。庙中奉祀民间信仰的三元大帝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庙创建无考,据说是明朝初期。图三:三官庙简介
    当时风水先生看中这里,头枕象狮岭,脚踏两马山。龟蛇锁洞门,凤凰在中央。起初只是几间茅房,后有人加上砖瓦形成小庙。民国期间茅草屋被毁,后得到资助,庙貌复新。图四:三官庙由来
    三官庙的资料相对来说很少,据了解,安铜三官庙供奉的是三官大帝,三官大帝指的是天官、地官和水官。中国上古就有祭天、祭地和祭水的礼仪。《仪礼》的《觐礼》篇称;「祭天燔柴,祭山丘陵升,祭川沉,祭地瘗」。不过,上古祭祀天地水是皇帝的权利,庶民百姓只能祭祖。东汉时,张陵创立天师道,就以祭祀天地水三官,上三官手书作为道教徒请祷治病的方法。“其一上之天,着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南北朝时天地水三官神和上中下三元神合二为一。图五:三官庙是经过有关部门审批的合法宗教场所
    天官赐福:天官名为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隶属玉清境。天官由青黄白三气结成,总主诸天帝王。每逢正月十五日,即下人间,校定人之罪福。故称天官赐福。图六:三官庙正殿
    地官赦罪:地官名为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隶属上清境。地官由元洞混灵之气和极黄之精结成,总主五帝五岳诸地神仙。每逢七月十五日,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赦罪。图七:三官庙供奉的神像
    水官解厄:水官名为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隶属玉清境。水官由风泽之气和晨浩之精结成,总主水中诸大神仙。每逢十月十五日,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消灾。奉祀:天地水三官以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和十月十五日为神诞之日,道教徒都进庙烧香奉祀,或建金□、黄□道场,以祈福消灾。图一:三官庙正殿
[size=0.83em]
20161204 014.jpg (279.75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url=]保存到相册[/url]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58 秒前 上传



(本篇完)
2017-01-18

836

主题

873

回帖

2310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310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7-1-19 09:0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横山抗日英雄纪念碑——卒子走遍安庆
大横山抗日英雄纪念碑
——安庆近代斗争系列
第1147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桐城市的东南方向三十多公里处,有一座突兀的小山。这小山横亘在安庆市与桐城市之间,就像是一座横摆的屏风,自古,人们把它叫做大横山。大横山在近代安庆历史上,有着不平凡的一章,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图一:大横山的指示牌
    大横山很小,没有什么奇特之处。它的了不起,是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因为那突兀和横排的山峰,形成了南北屏障,成为了战争时期的兵家必争之地。大横山的背面紧傍着嬉子湖通向长江,它的正面是一马平川朝向桐城市,一条东西大道连接着安庆与桐城。在以前,这条大道又是通往武汉的要道,为此,大横山成了南守安庆、北护桐城的卫士,成了安庆与桐城东西大道的扼要咽喉。图二:从大横山顶部可远望桐城的双港镇和新渡镇
    1938年日本鬼子占领安庆后,就开始向桐城方向扩张。想通过大横山扼守的东西大道,向武汉运送物资和伤员。在这之前,中国部队已经抢占了先机,在山顶上修了四道之字形战壕和四座碉堡,大横山成了中国军队居高临下的战斗据点。图三:航拍大横山抗日英雄纪念碑
    日本侵略者为了打通这条要道,疯狂地向大横山据点发起猛烈攻击。到1938年9月,占驻在安庆的日军就有两次进犯大横山,两次激战,双方的伤亡都很惨重。后一次的战斗,据说鬼子伤亡有三百余人,没有得到便宜的日军,被迫撤退。图四:大横山的左侧战壕遗址
    日军屡战屡败,但其狼子野心不死,又屡次发起疯狂报复。时至1944年,这其中又侵犯大横山多次,每次的战斗,双方都有伤亡,但鬼子的阴谋始终没有得逞。1944年3月2日,新四军七师沿江之队和国民党军队联起手来,共同设伏在大横山东北面的村庄里,阻击来侵的日军。据说,这次战斗非常惨烈,枪炮声整整响了一夜。图五:航拍大横山抗日英雄纪念碑
    有位年轻的战士叫农有德(卒子后期单体介绍此人的安葬地),与日本鬼子同归于尽成为一位安庆的抗日英雄。这次的保卫战,进犯的二百多鬼子全部被歼灭,抗日战士们最终获得了胜利。自此日军再也不敢接近大横山。而在前后七次阻击日军疯狂进攻的战斗中,一千多中国官兵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用血肉之驱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谱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图六:大横山的野菊花
    如今的大横山,已是树木葱葱、杂草丛生。战争时期的战壕碉堡已经坍塌,看不出曾经被硝烟战火洗礼过的痕迹了。安庆人民要记住大横山,记住那些为保卫祖国捐躯的热血青年。图七:大横山的树林很少
    大横山在双港镇山明村境内,在广袤的平畴之上,这座海拔153米、长1500米,自东北至西南走向的孤峰拔地而起。这就是大横山,在当地人的心里,她是一座坚不可摧、护佑平安的屏障,是永远矗立不倒的丰碑。图八:大横山能远眺桐城多个乡镇
  大横山因是一座孤峰,北傍嬉子湖、南临大沙河,在洪水泛滥成灾或江潮倒灌嬉子湖之时,它便成了人们躲灾避难之地。在科学不发达的远古时期,当地的先人便赋予它一个美丽的传说——图九:台湾籍网友黄先生同游大横山
  那时秦灭六国后,秦始皇发动百万民工修筑长城。观音娘娘念民工服役之苦,便在民工的劳动工具上系上一根一缕拔千斤的红丝线,减轻他们肩上的压力。监工获知这个秘密后,立马报告了秦始皇。秦始皇想,如果将具有那么大神力的红丝线编成鞭子,就可以随意移山。恰在此时,有大臣报长江洪水已冲开枞阳口,涌入嬉子湖,良田被淹,黎民遭殃。秦始皇立即下令收缴红丝线,编成丝鞭,看能否移山堵住枞阳口。丝鞭果有神力,被始皇扬鞭一抽,一座大山拔地而起,直飞枞阳口。观音娘娘听到响声,朝下界一看,大惊失色。她知道此次虽能堵住江水倒灌,但日后山洪爆发,泄口被堵,桐国便成汪洋大海,于是赶紧作法,用假丝鞭换掉真丝鞭,正在飞行的山峰便横落在现在的山明村,即现在的大横山。
图十:仰望抗日英烈纪念碑
  解放以前,桐城到安庆只有两条路,其一是西大路,从陶冲、高河、月山到安庆;其二是东大路,从白马庙、金神墩、大横山、集贤关到安庆。所以,大横山是南固安庆、北卫桐城的军事要地。图十一:抗日英烈纪念碑简介
  在抗日战争时期,驻安庆日军300余人于1938年9月28日夜袭练潭镇,妄图攻占大横山,打通安庆至桐城的东大路,便于向武汉运送兵员和战略物资。国民政府军第48军176师和安徽省保安第5团驻守大横山,修“之”字环山战壕四道,筑碉堡四座。当日军进入伏击圈,我军凭借居高临下地形,用重机枪封锁敌军退路,再堵截包围,经一昼夜激战,歼敌200余人,并乘胜收复练潭镇。图十二:抗日英烈纪念碑简介局部
  今天卒子介绍的抗日英雄纪念碑坐落于大横山南坡上。遍山树木葱茏,野草丛生,山势异常陡峭。纪念碑高耸的纪念碑十分耀眼,远远便能望见其上刻有“抗日英烈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纪念碑的下方,是抗日英雄农有德烈士的墓和碑。图十三:抗日英烈永垂不朽
  2006年12月,为告慰先烈们的英灵,教育后人牢记抗战历史、勿忘国耻,双港镇党委、政府发动全镇干群捐资,修建了大横山抗日烈士墓园、抗日英烈纪念碑,并定该旧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图十四:抗日英烈的安息地
(本篇完)
2017-01-19

836

主题

873

回帖

2310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310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7-1-20 08: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蔡公墓——卒子走遍安庆

   

明朝蔡公墓
——安庆古墓
第1148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某县某村的一片菜地间,有一棺明朝蔡氏的古墓,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
图一:远观左一为明朝古墓
    明朝古墓,现在在全市范围内已经越来越少。记得二十多年前,卒子与同窗同学爬山时,时常能够见到明朝古墓。在安庆某县的一条乡村小道的菜地边,有一棺明朝的蔡氏古墓。
图二:近观明朝古墓
    蔡公墓碑为当地青石石墓碑,石碑上正楷镌着几个文字——“明故蔡公墓”。蔡公即原名蔡某某我们现在一时无法辨析,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棺墓已经存在了数四五百年时间。
图三:明朝古墓整体
  明朝蔡氏古墓高约一米,依坡而筑,旁边又安葬了其后裔。
图四:明朝古墓局部
    这块明朝蔡氏古墓的碑角残缺一角,是一座明朝标准南方古墓。据该地村民介绍,古墓葬是蔡氏先祖迁居到安庆某县之后安葬的,这说明蔡氏本不是安庆本地人,为外乡迁徙而来的异地人士。
  图五:明朝古墓局部
    从明朝古墓的墓碑上看,还雕刻有一些云纹图案,在墓碑上面还装有像屋檐一样的门楼样式的造型,光是墓碑看起来就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
图六:明朝古墓局部
    卒子初步判断这是一处明代古墓,为外乡人迁徙到安庆某县的实物佐证。
图七:蔡氏后人看守着明朝古墓
(本文完)
2017-01-20

836

主题

873

回帖

2310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310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 09:3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雷水石板桥(车马河石板桥)——卒子走遍安庆
雷水石板桥(车马河石板桥)
——安庆古桥
第1149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宿松县二郎镇与隘口乡结合部的某村,有一座古石板桥,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图一:远望二郎河(古称雷水、车马河、长溪河等)
    二郎镇是安庆宿松县下辖的一个镇。位于皖鄂两省四县的结合部。北依大别山、南邻县城,东与太湖相望、西与黄梅相连。地势以浅山、丘陵、平畈为梯次呈现。二郎历史悠久,自古就是商贾云集之处,是宿松县县西北部最活跃的商品集散地。图二:远望二郎河(古称雷水、车马河、长溪河等)上架设的石板桥
    二郎河,长江支流华阳河水系龙湖的支流,发源于宿松县三面尖,流经陈汉乡、隘口乡、二郎镇、孚玉镇、五里乡、佐坝乡,注入龙湖。主干长66.3公里。流域面积597千方公里,年平均迳流总量38.522万立方米。隘口以上河段古称“雷水”。其支流有长溪河、车马河。图三:近看雷水石板桥
    历史上二郎河河坝低矮弯曲,遇山洪暴发,两岸一片汪洋,淹没农田数万余亩,洪水常毁村庄。人们无计可施。从源头起,流域地形基本自北向南渐次降低,分别为中山、低山、丘陵、冲积平原、沿湖洼地等地形。图四:另一侧近看雷水石板桥
    雷水石板桥,又称车马河石板桥,是位宿松县二郎河上游一座三墩石板桥。清朝以上原河上架有木桥,后毁。图五:近看雷水石板桥石桥墩局部
    据了解,清朝时期当地百姓富庶人家老来得子,孩儿满月时特在车马河(现名二郎河)架设一座石板桥,具体时代不详,为三石拼接三墩石板桥,桥为东西走向,长约十米、宽约一米。桥底设三个桥墩,离水面约一米多,每孔用三根阶条石铺面,每个桥墩用三根石柱支撑桥面,同时在桥墩的左右侧设立斜形抱条石,借以加固桥基。图六:数百年来坚固守望二郎河上的石板桥
    为了解石板桥的前世今生,卒子曾在2015年专程在此停驻,问询当地百姓。上了年纪的百姓也只是只言片语,没有形成系统和有价值的资料。当年湘军大将驻防二郎时,不知道是不是也经过了此桥?!更多的资料,需要更多人去研究、去分析、去寻找。图七:远望石板桥
(本篇完)
2017-01-22

836

主题

873

回帖

2310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310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 08: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源宫葛洪井——卒子走遍安庆

真源宫葛洪井
——安庆古井
第1150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潜山县天柱山脚下,有一座古井,这是怎么的一段离奇往事,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图一:道教渊源
    道教,是发源于古代本土中国春秋战国的方仙道,是一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济世救人。在古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现代世界的也积极发展。道家虽然从战国时代即为诸子百家之一,道教把原为道德哲学家神化了。直到汉朝后期才有教团产生,益州(今四川)的天师道奉老子为太上老君。至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唐朝尊老子为祖先,奉道教为国教,采取措施大力推崇道教,提高道士地位。唐高祖规定“道大佛小,先老后释”,唐太宗重申“朕之本系,起自柱下”,搜集晋魏时期隐流、秘传的道书,普传大道。唐高宗尊奉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图二:白鹤岗山坡
    真源宫位于潜山县天柱山镇,为南朝梁武帝时的寺庙遗址,后期卒子将陆续介绍其它景点供全国人民参考。因道人白鹤所建,又称“白鹤观”、“白鹤宫”。唐朝天宝九年(公元750年),玄宗李隆基敕建“司命真君祠”;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太宗赵匡义敕建“灵仙观”;时至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徽宗赵佶为求灵迹之地,赐匾御书:“真源万寿宫”,简称“真源宫”。自唐代至清道光时均有道士在此居观修炼。后因战乱等因素,逐渐衰废。图三:葛洪像
    卒子向大家介绍的这口井,据推测为晚唐至宋代古井,当地村民称为“葛洪井”,距今已有千年历史。葛洪井在天柱山白鹤岗一带,现有三眼古井,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其中一口。图四:真源宫道长指出葛洪井的位置
  民间口口相传的“葛洪井”。此井内的井圈由石块砌成,直径约一米,深不详,井圈内荆棘丛生。此井位于白鹤岗山坡上,常年有水,堪称神奇。虽然此井凿建年代已无法确考,井圈内壁有近石块斑驳,显示着该井古老的历史,此井被称“葛洪井”,现真源宫以战火中被毁,遗址中剩下这口古井诉说着曾经的历史。图五:葛洪井内由石块堆砌而成
    葛洪(公元284~364年)为东晋道教学者(今江苏句容)人、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汉族,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著有《肘后方》等。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 图六:葛洪井局部
    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是预防医学的介导者。著有《肘后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侯及诊治。“天行发斑疮”是全世界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其在炼丹方面也颇有心得,丹书《抱朴子·内篇》具体地描写了炼制金银丹药等多方面有关化学的知识,也介绍了许多物质性质和物质变化。例如“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即指加热红色硫化汞(丹砂),分解出汞,而汞加硫黄又能生成黑色硫化汞,再变为红色硫化汞。描述了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又如“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就描述了铁置换出铜的反应,等等。图七:葛洪井位于白鹤岗山坡
    葛洪出身江南士族。13岁时丧父,家境渐贫。他以砍柴所得,换回纸笔,在劳作之余抄书学习,常至深夜。乡人因而称其为抱朴之士,他遂以“抱朴子”为号。他性格内向,不善交游,只闭门读书,涉猎甚广。其祖在三国吴时,历任御史中丞、吏部尚书等要职,封寿县侯。其父悌,继续仕吴。吴亡以后, 初以故官仕晋,最后迁邵陵太守,卒于官。葛洪约16岁时拜郑为师,因潜心向学,深得郑隐器重。郑隐的神仙、遁世思想对葛洪一生影响很大,自此有意归隐山林炼丹修道、著书立说。葛洪一生的主要活动是从事炼丹和医学,既是一位儒道合一的宗教理论家,又是一位从事炼丹和医疗活动的医学家。他在行医实践中,总结治疗心得并搜集民间医疗经验,以此为基础,完成了百卷著作《玉函方》。由于卷帙浩繁,难于携带检索,便将其中有关临床常见疾病、急病及其治疗等摘要简编而成《肘后救卒方》3卷,使医者便于携带,以应临床急救检索之需,故此书堪称中医史上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图八:白鹤岗
[size=0.83em]
20170121 011.jpg (401.41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url=]保存到相册[/url]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59 秒前 上传



(本篇完)
2017-01-23

836

主题

873

回帖

2310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310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7-1-24 08:59: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薄原寨碉堡的门头额坊碑——卒子走遍安庆
主薄原寨碉堡的门头额坊碑
——安庆山寨
第1151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岳西县主簿乡,有一座古山寨,这是怎么的一山寨,成为数百年军事要塞,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图一:主薄原寨地处大别山腹地
    1934年月11月,红二十五军北上后,丢下指示信给给时任鄂豫皖省委、皖西北道委书记高敬亭,要他组建红二十八军,继续坚持鄂豫皖边区游击战争。1935年2月,高敬亭在凉亭坳(今岳西县河图镇境内)第三次重建了红二十八军。红二十八军的重建给国民党造成了极大的恐慌,国民党立即派重兵“清剿”。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4月22日蒋介石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做出了“2个月清剿”的部署,“限6月完全肃清”,把主要矛头直接指向红二十八军。“2个月清剿”计划破产后,蒋介石又相继布置了“三个月清剿”、“五个月清剿”。并采取修碉筑寨,移民并村的手段,妄图将红军一网打尽。图二:主薄原寨石碑
    当时,敌十一路军司令部驻六安,二十五路军司令部驻湖北罗田。负责“清剿”舒霍潜太边区的主要是国民党三十二师、六十四师和六十五师,三八一团驻包家,三八四团驻五河,主薄是一九一旅三八五团“驻剿”地。1935年秋在舒霍潜边驻剿部队有三个营,分别驻在主薄原、沈家桥、头陀河,主薄是二营营长阮子敬,与党史记载完全吻合。据老年人回忆,此碑是主薄中心碉堡上的门头额坊,碉堡为砖砌四方四门多层结构,每层都有了望孔和射击孔,周边还构筑了四个卫星碉。此碉旧址在现主薄小学院内。图三:近主薄原寨石碑局部
    强迫当地百姓拆民房、拆庙宇,日夜赶修碉堡封锁线。1936年仅在头陀、主薄两地就筑有碉堡33座,形成封锁线强迫当地百姓移民并村,实行乡、保、甲制度和“五户连坐”法,妄图将共产党人和支持红军的人民斩尽杀绝。敌人疯狂屠杀人民群众,在沈家桥半年之中就杀害红军和革命群众57人,主薄原驻敌将捉来的革命群众,挖眼睛、用铁丝穿下巴,一次就杀害27人。当地老人只要说到阮子敬,个个都咬牙切齿,因为他心狠手毒,杀人不眨眼,所以都叫他“阮屠夫”。老人们今天说到此碉仍不寒而栗,但不管敌人的手段如何残暴,都割不断人民群众和红军的联系,群众仍然为红军递情报,送粮食,护伤员,一直坚持到第二次国共合作。 图四:主薄原寨石碑简介
    此碑是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妄图以“堡垒推进”手段来达到消灭我红军的罪证;是红二十八军坚持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使革命红旗在大别山不倒的佐证;是岳西人民以生命为代价支持红军,养育红军,使红军最终能走向胜利的不容磨灭的物证。此碑现已被当作珍贵文物陈列于红二十八军展陈馆,是馆内所有展品中的一件珍品。图五:近主薄原寨石碑局部
    关于“主薄原寨”的位置,当地的村民有两种说法:有的说主薄小学后面的那个高台子,就是人们所说的“古寨”,古寨东西两条路;还有的老人说,在主薄乡西面的一座山峰上,曾经就是历朝守军的寨子,寨墙原是碎石砌成,那堵碎石墙不知是否就是古寨。不知道岳西县相关的专业人士可能进行解答。图六:主薄原寨碑介绍
  主簿原寨,无论是民国时期的军事碉堡,据猜测——主簿原寨可能是太平军山寨,此山寨与魏岭乡的太平寨、石关乡的铜安寨相互形成犄角之势,太平军在此驻寨,此寨近可御敌,远可统领附近数山寨,所辖几十平方公里。图七:近主薄原寨石碑整体
    主簿原寨,地处大别山腹地,此处四面环山,与外界隔离。自北向南逐渐倾斜,东北部与豫皖交界为大别山脉,主脊呈西北至东南走向,海拔多在千米以上的山峰,中部为丘陵区,高低起伏,谷宽丘广,冲、垅、塝、畈交错。图八:主薄原寨碑
[size=0.83em]
20160402 104.jpg (230.17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url=]保存到相册[/url]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35 秒前 上传



(本篇完)
2017-01-24

836

主题

873

回帖

2310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310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7-1-25 08: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浮山三级古树铁冬青——卒子走遍安庆

浮山三级古树铁冬青

——安庆古树
第1152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原安庆市枞阳县浮山中部,有一棵一百五十年的古树,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
图一:会圣寺宗教牌匾
    这棵有着一百五十年历史的古树就位于浮山会圣寺寺门前。会圣寺位于浮渡中部的云霄峰会圣岩下,依岩临洞而建,曾为江左名刹,起于晋梁、衰于五代、兴于赵宋,禅寺毁于太平天国时期的浮山之战,清宣统二年(1910年)重建瓦房三大间。全寺占地面积仅有1080平方米,分前后两殿,殿不大,前殿门外有方面积不超百平方米的石板平台,列有供奉的香火供桌。
图二:铁冬青全貌
    万紫千红形容春天百花盛开的情景,有一种树的名字也叫万紫千红。这种树叫铁冬青。万紫千红形容的不是它的花朵,而是其秋后的累累红果。铁冬青因其观赏价值高而显得珍贵,上百年的非常少见。据卒子了解,全安庆目前上百年的铁冬青也很少,这棵有着一百五十年历史的古树上挂上了国家三级古树的牌子。
图三:铁冬青树冠
  这棵百岁的铁冬青树造型特别,初看起来还像一条游龙。寺中僧人告诉大家,这棵铁冬青果实成熟期在每年10月至12月。果实先是青色的、再转黄色、最后就成了红色的,经历三种颜色的变换。而这棵铁冬青结果成熟的情景是一串串累累红果缀满每个枝条,密密麻麻,整棵树都透出红艳艳的景色,有一种万紫千红的感觉,非常好看。
图四:铁冬青造型别致
  铁冬青因为叶子是深绿色,枝条是紫色的,果实是鲜红色,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在园林应用上被称为万紫千红,上百岁的铁冬青非常少见,目前已经纳入国家古树保护范围。会圣寺铁冬青又名万紫千红,树龄约在150年以上,其高约八至九米、胸围六十至七十公分、冠幅约十米,树叶厚而密,树干粗壮枝丫若游龙。
图五:铁冬青为三级古树保护牌
    冬青科亚热带常绿灌木或乔木,是理想的园林观赏树种。树皮为灰白色,可以萃取出鸟胶等鞣料(birdlime),其质量并不会很好,不过曾经也有应用于染剂上的功用。
图六:巨大的铁冬青
  铁冬青亦有人称为“救必应”,在民间有治疗的功效,据说树皮还有根与叶可以入药,可以治疗感冒高热以及各种炎症,一般制为凉茶饮用。1998年香港中文大学的中医学院曾研制出“三冬茶”,铁冬青就是其中的用料之一。目前栽植大多以播种或扦插的方式,生长快速,在特性上比较耐旱与耐温,最适的栽植环境温度约在摄氏18℃-30℃左右。阳光充足、排水性良好的地点最佳。
图七:铁冬青为三级古树保护牌
(本篇完)
2017-01-25

836

主题

873

回帖

2310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310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7-1-26 08: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趾凤老屋——卒子走遍安庆

趾凤老屋
——安庆古宅
第1153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宿松县大别山腹地,有一幢有着二百多年的古宅,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
图一:大别山梯田
图二:远观趾凤老屋
     趾凤乡是安庆市宿松县下辖的一个乡,地处宿松西北部,位于大别山余脉,是典型的山区乡镇,境内群山环绕,风景秀丽,距今七百多年始建于元朝的白崖寨被誉为“天下第一寨”。
图三:老屋一进门厅
图四:石门墩上雕刻双钱纹
    趾凤乡是一个美丽的山区小乡,东、南接本县凉亭镇,西接本县隘口乡,北与太湖县天华镇(原大山乡)接壤,距县城二十七公里。趾凤乡地处宿松北部,位于大别山余脉,是典型的山区乡镇。
图五:老屋青砖
图六:高高的封火墙
    趾凤乡境内最高峰猴鹿尖938.8米,是文客骚客观光、采风、抒怀的乐土。境内还有九井沟等景点,风景独好,九井天然作合,形状各异,气象万千,飞瀑流泉,奇峰怪石,随处可见,既是“天然的氧吧”又是“景点一绝”。
图七:老屋石门额
图八:老屋石门墩
    今天卒子介绍的趾凤老屋位于群山间一幢三面环山一面环水的老屋。这幢青砖黑瓦的五间大瓦房,就是保存较为完好、规模最大的趾凤乡趾凤村老屋。
图九:老屋正堂
图十:老屋石梯
    走进老屋,一种清朝老屋风情就会扑鼻而来。
图十一:老屋为木质结构
图十二:老屋石柱墩
  据了解到,这幢老屋建于18**年,迄今已有近二百年历史,房上是青色小泥瓦,历经近两个世纪风雨仍严丝合缝,屋脊两端,还塑上了飞燕。从前面看,窗棂在外,且雕有有规则的图形,老屋随处都是雕龙画凤,古香古色。
图十三:老屋门牌
图十四:老屋堂厅
  老屋的主人早已做古,这幢老屋能够留存如今很不容易,据说当时雇用了百余名工匠,整整干了一年才建成。这幢老屋留下报清朝老屋的建筑风格。
图十三:老屋堂厅
图十四:老屋铜钱纹阴沟盖板
(本篇完)
2017-01-26今天是腊月二十九,祝全球安庆人新春快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