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桐城市的东南方向三十多公里处,有一座突兀的小山。这小山横亘在安庆市与桐城市之间,就像是一座横摆的屏风,自古,人们把它叫做大横山。大横山在近代安庆历史上,有着不平凡的一章,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图一:大横山的指示牌 大横山很小,没有什么奇特之处。它的了不起,是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因为那突兀和横排的山峰,形成了南北屏障,成为了战争时期的兵家必争之地。大横山的背面紧傍着嬉子湖通向长江,它的正面是一马平川朝向桐城市,一条东西大道连接着安庆与桐城。在以前,这条大道又是通往武汉的要道,为此,大横山成了南守安庆、北护桐城的卫士,成了安庆与桐城东西大道的扼要咽喉。图二:从大横山顶部可远望桐城的双港镇和新渡镇 1938年日本鬼子占领安庆后,就开始向桐城方向扩张。想通过大横山扼守的东西大道,向武汉运送物资和伤员。在这之前,中国部队已经抢占了先机,在山顶上修了四道之字形战壕和四座碉堡,大横山成了中国军队居高临下的战斗据点。图三:航拍大横山抗日英雄纪念碑 日本侵略者为了打通这条要道,疯狂地向大横山据点发起猛烈攻击。到1938年9月,占驻在安庆的日军就有两次进犯大横山,两次激战,双方的伤亡都很惨重。后一次的战斗,据说鬼子伤亡有三百余人,没有得到便宜的日军,被迫撤退。图四:大横山的左侧战壕遗址 日军屡战屡败,但其狼子野心不死,又屡次发起疯狂报复。时至1944年,这其中又侵犯大横山多次,每次的战斗,双方都有伤亡,但鬼子的阴谋始终没有得逞。1944年3月2日,新四军七师沿江之队和国民党军队联起手来,共同设伏在大横山东北面的村庄里,阻击来侵的日军。据说,这次战斗非常惨烈,枪炮声整整响了一夜。图五:航拍大横山抗日英雄纪念碑 有位年轻的战士叫农有德(卒子后期单体介绍此人的安葬地),与日本鬼子同归于尽成为一位安庆的抗日英雄。这次的保卫战,进犯的二百多鬼子全部被歼灭,抗日战士们最终获得了胜利。自此日军再也不敢接近大横山。而在前后七次阻击日军疯狂进攻的战斗中,一千多中国官兵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用血肉之驱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谱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图六:大横山的野菊花 如今的大横山,已是树木葱葱、杂草丛生。战争时期的战壕碉堡已经坍塌,看不出曾经被硝烟战火洗礼过的痕迹了。安庆人民要记住大横山,记住那些为保卫祖国捐躯的热血青年。图七:大横山的树林很少 大横山在双港镇山明村境内,在广袤的平畴之上,这座海拔153米、长1500米,自东北至西南走向的孤峰拔地而起。这就是大横山,在当地人的心里,她是一座坚不可摧、护佑平安的屏障,是永远矗立不倒的丰碑。图八:大横山能远眺桐城多个乡镇 大横山因是一座孤峰,北傍嬉子湖、南临大沙河,在洪水泛滥成灾或江潮倒灌嬉子湖之时,它便成了人们躲灾避难之地。在科学不发达的远古时期,当地的先人便赋予它一个美丽的传说——图九:台湾籍网友黄先生同游大横山 那时秦灭六国后,秦始皇发动百万民工修筑长城。观音娘娘念民工服役之苦,便在民工的劳动工具上系上一根一缕拔千斤的红丝线,减轻他们肩上的压力。监工获知这个秘密后,立马报告了秦始皇。秦始皇想,如果将具有那么大神力的红丝线编成鞭子,就可以随意移山。恰在此时,有大臣报长江洪水已冲开枞阳口,涌入嬉子湖,良田被淹,黎民遭殃。秦始皇立即下令收缴红丝线,编成丝鞭,看能否移山堵住枞阳口。丝鞭果有神力,被始皇扬鞭一抽,一座大山拔地而起,直飞枞阳口。观音娘娘听到响声,朝下界一看,大惊失色。她知道此次虽能堵住江水倒灌,但日后山洪爆发,泄口被堵,桐国便成汪洋大海,于是赶紧作法,用假丝鞭换掉真丝鞭,正在飞行的山峰便横落在现在的山明村,即现在的大横山。 图十:仰望抗日英烈纪念碑 解放以前,桐城到安庆只有两条路,其一是西大路,从陶冲、高河、月山到安庆;其二是东大路,从白马庙、金神墩、大横山、集贤关到安庆。所以,大横山是南固安庆、北卫桐城的军事要地。图十一:抗日英烈纪念碑简介 在抗日战争时期,驻安庆日军300余人于1938年9月28日夜袭练潭镇,妄图攻占大横山,打通安庆至桐城的东大路,便于向武汉运送兵员和战略物资。国民政府军第48军176师和安徽省保安第5团驻守大横山,修“之”字环山战壕四道,筑碉堡四座。当日军进入伏击圈,我军凭借居高临下地形,用重机枪封锁敌军退路,再堵截包围,经一昼夜激战,歼敌200余人,并乘胜收复练潭镇。图十二:抗日英烈纪念碑简介局部 今天卒子介绍的抗日英雄纪念碑坐落于大横山南坡上。遍山树木葱茏,野草丛生,山势异常陡峭。纪念碑高耸的纪念碑十分耀眼,远远便能望见其上刻有“抗日英烈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纪念碑的下方,是抗日英雄农有德烈士的墓和碑。图十三:抗日英烈永垂不朽 2006年12月,为告慰先烈们的英灵,教育后人牢记抗战历史、勿忘国耻,双港镇党委、政府发动全镇干群捐资,修建了大横山抗日烈士墓园、抗日英烈纪念碑,并定该旧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图十四:抗日英烈的安息地
|